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是不是有点儿戏?

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是不是有点儿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瞿凯明 访问量:1121 更新时间:2023/12/19 4:11:10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洪秀全随即改南京为“天京”,以此为首都,同年5月,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经过商讨,决定派兵北伐,同时西征,双管齐下。

于是,太平军猛将林凤祥李开芳二人被洪秀全和杨秀清紧急召回天京,洪、杨二人命他们率九军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

杨秀清给太平军北伐队伍明确指示: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糜时日。

也就是说,让北伐将士们不分昼夜,也不分大道小道,突袭到北京,给敌人的心脏狠狠地插上一刀,来个致命一击,千万不要因为攻占城池而耽误了时间。

于是,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位将领为此玩了命了,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队伍,一路高歌猛进,擂响了进军鼓,同时,也敲响了命运的丧钟。

最终,这支太平军北伐队伍,因为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支援,也没有后勤补给,更没有稳定的后方根据地,缺衣少食,弹尽粮绝,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被清军重兵包围,林凤祥和李开芳突围失败,最终被擒,遭凌迟处死。

这支两万多人的太平军北伐队伍,尽管拼尽全力,还是全军覆没了。

那么,杨秀清和洪秀全派林凤祥和李开芳率军北伐,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此外,仅让两万人北伐,是不是太儿戏了?

从太平天国打下南京,并定都南京,仅仅两个月,就开始北伐与西征。

从时间上看,太紧了,也太急了。在南京还没站稳脚跟,就开始北伐,一切准备工作还没完善呢!

太平军费尽全力攻下南京,已经非常疲惫了,需要休整,需要兵力补充,需要稳定根据地,再寻机北伐,这是可以的。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林凤祥和李开芳所部的两万多人,都是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原属西王萧朝贵的部下,这支部队久经战阵,千锤百炼,战斗力极强,因此,从出发开始,五个月后,这支北伐队伍,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直逼北京。

在当年的10月底,太平军北伐队伍已经杀到天津静海,即将到达北京,为此,清廷上下震动。

可以说,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在五个月的时间内,一路杀到北京附近,足以证明这支北伐队伍的战斗力之强悍。

历史上从南方北伐,成功的唯有一次,即明朝朱元璋北伐,其余所有的北伐都失败了,包括诸葛亮北伐在内。

太平天国北伐,距离北伐成功仅仅一步之遥,却最终失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太平天国北伐,也注定了要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北伐太仓促了,缺少精心准备。

在太平军刚攻下南京就北伐,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了。

要知道,诸葛亮北伐,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甚至是几年的准备。

其二,北伐军兵力太少。

北伐队伍只有两万人,如果后面再加个零还差不多,就是达不到二十万人,最起码也得个十万八万的兵力吧?

诸葛亮北伐,最起码也是四五万的兵力,太少了,只能是寡不敌众,清军在北京,肯定是重兵防守,毫无疑问。

其三,北伐军没有援军。

北伐军失利后,太平天国曾派了援军去救援,然而,援军也只有七千多人,同样是杯水车薪。

所以,这支援军还没到,就被清军击败了。如果是七万人去救援,肯定不会被清军轻易击败。

其四,北伐军后勤跟不上,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

一开始,从杨秀清给北伐军下的指令就能看出,这简直是自杀式的北伐。

杨秀清明确命令北伐军,突袭北京,不要纠结攻占城池,基本等于放弃了根据地,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后勤也跟不上,没有粮草,缺衣少食,肯定是兵家大忌,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太平天国北伐,注定是要失败的,几乎没有悬念。

标签: 杨秀清

更多文章

  • 杨秀清靠跳大神跻身拜上帝教高层,后成太平天国实际核心领导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杨秀清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初,以落魄才子洪秀全为主导,采取政教合一制度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太平天国中期实际上的领导者,东王杨秀清。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荆山一个普通农村人家,他家小时候就非常贫困,后来,父母早逝,杨秀清家没有土地耕种,遂以卖炭为生,他经常上山砍树,将砍来的

  • 洪秀全被杨秀清打了板子,一气之下除了杨秀清,没想到这一举措使得太平天国迅速

    历史人物编辑:张桃子标签:杨秀清

    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在他为太平天国建立宗教理论中,天王是上帝次子,是上帝派来解救人间的最高代表,他的地位神圣而不可动摇。杨秀清,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依靠天父下凡的伎俩,使自己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杨秀清手搞了“天父”下凡的把戏,摇身一

  • 曾国藩负气辞官,手握湘军要官位,却被杨秀清洪秀全一架给打没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杨秀清

    晚清有一段很奇怪的历史,那就是太平军曾几乎和清廷划江而治,但最后却被镇压平定,清廷因而续命了长达半个世纪,中国也因此维持了统一的局面。而说到这场绵延十几年的战争,太平天国能被平定,首功当属曾国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战争中,曾国藩也并非一开始就牛逼哄哄,在镇压太平天国这个大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能

  • 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杨秀清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杨秀清

    说到杨秀清如果对这个人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以前是做什么的其实他以前竟然是烧炭的,通俗的说就是耕山烧炭了,那么这样的工作其实是个人都是能做的,所以不需要什么聪明才智,但是最后杨秀清带兵打仗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说起来,杨秀清其实只是一个烧炭工,也没有什么文化,没有读过什么书,打仗对于他来说,也

  • 杨秀清不是被灭门了吗?百年后,杨秀清后世在美国报纸上寻亲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杨秀清

    1998年,美国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华人寻亲启事。《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后裔寻找宗族亲人启事》,并且署名为杨秀清、傅善祥曾孙屠天恩、杨颖(屠丽美)等8人。本来寻亲这种事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但是,寻亲者却自称是杨秀清,傅善祥的后人。要知道,在我们的认知里杨秀清被韦昌辉灭门以后便绝后了。那么这个突然冒

  • 杨秀清能力如何?如果洪秀全带兵出征,留杨秀清镇守南京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杨秀清

    让洪秀全出征,杨秀清镇守南京,估计太平天国会亡得更快。洪秀全没有带兵出征的本事太平天国是从宗教组织发展起来的,其宗教领袖是学了半罐子水基督教的洪秀全,他创建“拜上帝教”的动机很单纯——刷存在感。找找被人认可,畏惧的感觉,洪秀全自身从来没有考虑过把这么一个邪教组织带上造反的道路,更没有考虑过进行社会革

  • 洪秀全害死杨秀清,杨秀清弟弟为何不报仇,却还继续为洪秀全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温存标签:杨秀清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对杨秀清评价说:"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太平天国应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农民起义,而且当初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可谓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许多备受压迫的老百姓们一呼百应,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席卷半个中国,和大清分庭抗礼,针对清廷产生了极大的威

  • 天下第一巡抚田文镜,为什么被河南百姓骂得体无全肤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田文镜

    因为田文镜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名声,把河南的老百姓坑惨了!田文镜在雍正年间最受宠的重臣,他与鄂尔泰、李卫是雍正驾下的三座马车,极受雍正倚重,短短几年,便将它由一个从四品的侍读提拔为一品地方大员,恩宠无比。那么,为什么乾隆年间,田文镜却成为被攻讦的对象呢?田文镜坑惨了河南百姓田文镜被河南巡抚弹劾,是因为他

  • 乾隆命人平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坟墓,是“阴差阳错”的闹剧吗?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田文镜

    乾隆年间的平墓风波,究竟是“阴差阳错”的闹剧,还是一场“杀鸡儆猴”的作秀表演,又或者是一场“寓意深刻”的推陈出新呢?田文镜还是那样清廉,刚正不阿,但是在两任帝王心中,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待遇。阴差阳错的平墓风波闹剧时值公元1378年,也就是在乾隆上任不久之后,为了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乾隆就带领着群臣,前

  • 田文镜为官正直,是清朝的“模范疆吏”,为何却被百姓怨恨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田文镜

    田文镜是清朝著名清官,他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虽然21岁就开始踏入仕途,但却在基层担任县官长达二十多年之久,他勤勤恳恳工作,终于被康熙帝所注意到,康熙帝在他对于“征收商人税收”这一看法上觉得说的很在理,立马升他做了内阁侍读学士。田文镜估计心里也憋屈,在基层工作那么久还不如一个观点,但倒霉归倒霉,终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