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声势最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851—1964)为何会在1856年,爆发天京叛乱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天京叛乱的爆发与东王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关系。
一、杨秀清在拜上帝教的特殊宗教地位——“天父上帝”下凡附体
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并且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之弟,是“真命之子”,受命下凡“斩邪留正”。
1844年1月,拜上帝教的核心人物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被捕,洪秀全闻讯赶往桂平,随后又赴广州设法营救。
紧要关头,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在广东,故此,杨秀清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传言群众,安定人心。
“天父”是上帝教信仰的最高主宰,它的体现者是洪秀全。杨秀清代“天父”传言,在宗教地位上凌驾于洪秀全之上,给日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埋下隐患。
洪秀全
二、杨秀清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岁生日当天,洪秀全于广西桂平金田宣布起义。
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杨秀清实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
三、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杨秀清专横跋扈
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进入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迅速腐化。如洪秀全在民间选秀入宫等。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由“寝食必俱,情同骨肉”转变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杨秀清专横跋扈对太平军将士随意加以杖责或者处死。洪秀全粗暴对待妃嫔,竟被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要予杖责。
1856年,天京之围被解,杨秀清为扩大个人权势竟然逼洪秀全到其府上封其为“万岁”。洪秀全表面答应,却暗中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天京。
四、天京叛乱
1856年9月1日深夜,韦昌辉带兵包围东王府,次晨,诛杀杨秀清,接着天京发生混战,死伤达两万多人。随后,韦昌辉在天京进行恐怖统治。
后来,洪秀全又处死了韦昌辉,猜忌石达开,石达开被迫出走。
太平天国经过天京叛乱由盛转衰。
韦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