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史:杨秀清处事不公平,被杖责50大板

太平天国史:杨秀清处事不公平,被杖责50大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渝美食 访问量:1996 更新时间:2024/1/26 16:21:39

1854年,陈宗扬、谢婉妹押赴刑场,死前痛斥:“东王不公平,卢丞相为何逍遥法外。”杨秀清无奈,只好让士兵当众杖责自己50大板,给民众一个交代。

杨秀清凭借“天父下凡”,任意杖责韦昌辉等诸侯王,连洪秀全都被欺负,可谓是嚣张。那么,为何杨秀清连“本人”都要杖责呢?这事说来话长。

金田起义时,包括家属在内,太平军才2万余人,而清军却有6万。太平军遭受围追堵截,处境艰难,随时可能被歼灭。

为了凝聚人心,保持士兵的战斗力,杨秀清以“天父下凡”推广一项制度:“分营制”,将不一样的人群单独列入“营”或“馆”,便于管理。

“分营制度”下,即便是夫妻、父女、母子也要分开居住,普通士兵不能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士兵的职责是打仗,是赢得胜利,不能为了“小家”而忽视了“大家”。

客观看待,太平天国初期,“分营制度”的作用很大,是太平军能顺利抵达南京的保障。但是,随着军事局势的变化,尤其是定都后,该项制度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家庭生活,人之常情,岂能人为去阻止呢?每隔一个礼拜,士兵与妻子才能见一次面,且隔着十几米距离,连悄悄话都说不了,也是相当憋屈。

士兵遵守规则,诸侯王就“例外”,洪秀全、杨秀清等“首义诸王”不但过上正常的生活,妻妾还一大堆。其中,洪秀全妃子88人,杨秀清48人,石达开也有十几人,生活相当滋润。

太平天国宣称:“天下男子都是兄弟,女子都是姐妹,人人平等”。实际呢?诸侯王享受特权,却让士兵过着苦行僧的日子,谁能受得了。

人心难以违背,“分营制度”下,许多士兵都是偷偷进行“约会”,破坏杨秀清定下的规则。因为,除了洪秀全等8户人家,即便是“侯爵”或者“丞相”,都不能有家庭,他们自然不满意。

陈宗扬,太平天国悍将,是杨秀清的直属部下,也是重点栽培对象。陈宗扬的职务是“冬官丞相”,多次带兵西征,在湖南屡次击败湘军,能力没得说。

“丞相”又如何?陈宗扬也不能过家庭生活。金田起义之前,陈宗扬已经迎娶了谢婉妹,两人感情很好。再则,谢婉妹也是东王府的官员,负责文书往来,并管理东王府后宫的杂活。

陈宗扬、谢婉妹在一起工作,却不能见面,心情是可想而知。一天,陈宗扬巡视东王府,正好遇见值班的谢婉妹,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违背了规则。

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宗扬、谢婉妹的“好事”被东王府的婢女逮个正着。更不幸的是,这个婢女之前因“约会”而遭到谢婉妹斥责,便怀恨在心,将事情告诉了杨秀清。

“是可忍,孰不可忍”,陈宗扬、谢婉妹居然在东王府“违规”,岂不是打了自己脸吗?杨秀清怒不可而,当即下令捉拿他们两人,按照太平天国“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条例,陈宗扬夫妇被斩首。

“破罐子破摔”,陈宗扬自知难逃一死,在刑场上将“卢贤拔违规”的事情说了出来,掀起了一阵大波,杨秀清欲哭无泪。

卢贤拔,杨秀清的铁杆亲信,又是亲戚,官至丞相,地位显赫。卢贤拔也犯了“天条”,跟自己的妻子私底下联系,被他人告发,杨秀清很难堪。

杨秀清不想杀卢贤拔,仅让他“游街”,而陈宗扬夫妻却被处死,这怎么说都是不公平。杨秀清这么做,舆论压力很大,大家都说东王处事不公,偏袒自己人。

根据《李秀成自述书》所言,杨秀清执法严明,令行禁止,方才人心服从。此时公开偏袒卢贤拔,对自己的信誉是一种挑战与践踏。

杨秀清知道“民心难违”,便表演“天父下凡”,斥责东王办事不公平,偏袒自己亲戚,愧对“天父”,需要杖责五十大板,以示惩罚。

“天父”回去后,杨秀清让亲信动手,当众杖责,不要留情面。不得不说,杨秀清确实够狠,连自己都敢打。杨秀清“打自己”,众人无话可说,陈宗扬夫妇被处死,卢贤拔继续“游街”。

也许是杖责把自己打疼了,杨秀清醒悟过来:“分营制度弊端太大,人们怨气太重,且私底下往来很多,也控制不住,不如顺应民意算了。”

陈宗扬死后两个月,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公开宣布废除“分营制度”,允许普通民众家庭团结。不久,杨秀清再次“下凡”,宣布可以结婚,太平天国一下子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张贴“囍”字。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标签: 杨秀清

更多文章

  • 杨秀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洪秀全起了杀心?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秀清

    在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当中,东王杨秀清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杨秀清,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在冯云山被捕入狱之时,早已经土崩瓦解。更为重要的是杨秀清的军事才华,对稳固太平天国政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1853年,清政府为了剿灭刚刚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政权,在南京的南北两个方向设置江北大营和

  • 杨秀清是烧炭工,他的军事才能到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杨秀清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重要领袖之一,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的指挥能力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他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为何军事才能会如此高超呢?有人猜测,杨秀清虽然出身不是很好,但是他可能喜欢读书,对兵法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用兵如神。可尴尬的是,根据史料记载,杨秀清不但不读书,对兵法也不是很了解。即虽不读书,罔

  • 从老实烧炭工到欺君罔上之徒,杨秀清经历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杨秀清

    时至今日,史学界对“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还未达成共识,但杨秀清的专权跋扈,目无王法,欺君罔上则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则毫无争议。事实也的确如此,若不是杨秀清锋芒毕露,处处得罪人,还经常藐视天王权威,很难想象一场兄弟相残的“天京事变”会爆发。其实,早年的杨秀清并非如此,他是一个非常和善之人,内心充满着

  • 李秀成对曾国藩说的这些话,杨秀清很高兴,陈玉成很不服气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杨秀清

    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后,硬气十足,对九帅曾国荃的严刑拷打毫无畏惧,但却非常欣赏两江总督曾国藩。应曾国藩之请求,李秀成在狱中用七天时间写下了近五万字的自述,比较详细地道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对于《自述》内容,历来备受各历史爱好者关注,争议也很大,尤其是他对其他诸王的评论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极力赞颂。那么,若

  • 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他的军事才能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杨秀清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太平天国诞生自洪秀全的一场怪梦。洪秀全才能不高却自诩甚高,考秀才考了十几年。在第三次考秀才失败后,他大病一场,做了个怪梦,梦里他是天父的儿子,耶稣的弟弟,要下界拯救万民。他的个人梦荒唐而怪诞,却十分恐怖地一步步走向现实,终究成了全中国的一场梦魇。而这场怪梦的首席策划师,当属杨

  • 杨秀清是烧炭工,高超的军事才能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杨秀清

    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金山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长大后在深山烧炭卖炭为生,接触到很多穷苦的烧炭工,也在附近的城市卖炭,见到一些世面。杨秀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在战争实践中自学成才的优秀军事人才。杨秀清是农民出身,后因无地可种去烧炭为生,这就从狭小

  • 杨秀清如何成为天平天国的二把手,原来靠的是装神弄鬼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杨秀清

    清朝末期爆发的天平天国农民运动,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虽然其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但是其为清政府腐朽统治的垮台具有推动作用。很多人都对太平天国的领袖们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杨秀清这个人。杨秀清原名叫杨嗣龙,祖籍在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一带),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

  • 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杨秀清

    说起太平天国,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农民起义。而且这次起义和其他起义不同的地方是这次起义有宗教色彩。在整个太平天国的前期有个很重要的领导人就是东王杨秀清,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被天王洪秀全的处死。那么这么重要的人物为什么会被老大给弄死呢,看了这哥们的简历就知道

  • 天京叛乱的爆发与东王杨秀清的特殊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杨秀清

    中国历史上声势最浩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851—1964)为何会在1856年,爆发天京叛乱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天京叛乱的爆发与东王杨秀清在太平天国的特殊地位有着密切关系。杨秀清一、杨秀清在拜上帝教的特殊宗教地位——“天父上帝”下凡附体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并且自称是上帝的次子,耶稣之弟

  • 是麻痹大意了?为什么杨秀清对洪秀全的“诛杨行动”毫无察觉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杨秀清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他实际掌控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并且拥有“天父下凡”的特权。在天京事变爆发前,洪秀全对待杨秀清十分的尊敬,杨秀清甚至还假借天父的名义殴打洪秀全,洪秀全也不敢反抗。因为无人能够制衡自己,杨秀清才会在天京事变前麻痹大意。杨秀清的实力虽然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建者,但是在金田起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