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图说清史:康熙年间的张廷玉已初展才华,曾经伴君行遍天下

图说清史:康熙年间的张廷玉已初展才华,曾经伴君行遍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4/1/4 2:33:14

在清代安徽桐城的名门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一家祖孙三代,均曾侍值大清内廷,颇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

其中承上下的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是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上图为张廷玉画像。

曾经广为流传的桐城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指当时任大学士的张英。

因为家学渊源,张廷玉平和儒雅,学问优长,立身唯谨,理政以慎,刑尚宽平,所以为官长达50年,经历三朝,是清代最强盛时期的太平宰相。

据相关史料记载,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七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

康熙十一年九月九日,张廷玉生于京师。

康熙三十六年,26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其父张英奉命为会试正考官而回避不试,一等就是三年后。

康熙三十八年,其父张英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康熙皇帝画像。

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中庚辰科三甲第152名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同年的进士还有著名的年羹

康熙四十二年,张廷玉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一书的纂修官。

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奉命入值南书房,从此进入大清的权力中枢。

据史料记载,这次是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并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

后来据张廷玉自己的记载:

“辰入戌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张廷玉伴随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皆洱笔以从”。

张廷玉从此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康熙四十四年后,张廷玉多次随康熙南巡及巡行蒙古诸部。

康熙四十七年六月,张廷玉母亲离世。九月,父亲张英离世。服阕,仍原官。

▲图为题有张廷玉款识的一方松花石砚台。这种砚台还是比较稀见的。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充会试同考官。四月,授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

司经局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官署名,其历史悠久。南朝梁太子官署有典经局,北齐时有典经坊,隋朝称司经局,唐朝时一度改名桂坊,有洗马等官,掌太子宫中图书,初唐名臣魏征就曾任职于太子李建成宫中洗马官。辽代时仍称司经局,金代詹事院有司经官。明、清两朝司经局洗马官属詹事府,为翰林官迁转之阶,可入阁拜相或者外放封疆大员。在清朝,此机构掌经籍、典制、图书、公文的印刷与收藏,类似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通常设满汉洗马各一,汉者也兼翰林院编修。清初,为了满汉文校译,还曾设汉正字二人,掌管缮写讲章之事。20世纪初,清朝灭亡后,后继政府中该机构遂废除不存。

▲图为张廷玉任司经局洗马时的书法作品。

康熙五十五年,授张廷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内阁学士,清代官职,为内阁大学士的属官。其员额于康熙十二年后定为满洲六人、汉族四人,其品级于雍正八年以后定为从二品,一度兼礼部侍郎衔。

▲图为张廷玉书法。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张廷玉充经筵讲官。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明清两朝定制,侍读、侍讲学士等为翰林院职官之名称,因以实际进讲之官为经筵讲官,由翰林出身之大臣兼充。

▲图为张廷玉行书书法。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张廷玉充武英殿试读卷官,十一月,充纂修《省方盛典》副总裁官。

▲图为张廷玉书法中堂。题首为“亮工词丈”,意思是是请亮工学长指正的意思,亮工是年羹尧的字,张廷玉与年羹尧为同科进士,曾经交好。不知此中堂是否是张廷玉为年羹尧所书,存疑。

▲图为张廷玉为亮工撰写的另一幅中堂,这个亮工先生是否也为年羹尧,同样存疑。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授张廷玉刑部左侍郎。次年授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

▲图为张廷玉行书书法。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入承大统。

▲图为张廷玉的两方印章印文。

此后,曾经被康熙皇帝欣赏的张廷玉,由于其才华,仍旧得到十分挑剔的雍正皇帝器重,成为雍正朝重臣。笔者另有文专述张廷玉与雍正皇帝事,敬请期待。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雍正帝决定杀科场舞弊的张廷璐,为何等张廷玉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98期)雍正皇帝的手段是真厉害,决定杀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还要张廷玉上奏折说支持雍正皇帝的决定,张廷玉又不能不上这个“杀弟”的奏折,这让张廷玉心理在滴血,不但孙嘉诚代表督察院的御史们来找过张廷玉,据说雍正帝也在等着张廷玉的奏折,看来是躲不过去了。【雍正帝在等张廷玉

  • 雍正给张廷玉放了3个月的假,张廷玉带着弟弟和儿子,衣锦返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张廷玉

    在安徽桐城的西南,有一条长约100米,宽2米的古巷,两侧是青砖院墙,巷子的两端,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这条巷子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桐城著名的景点,名叫“六尺巷”。六尺巷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礼让邻居而形成,在康熙年间曾轰动一时。到了雍正十一年冬天,六尺巷则见证了桐城张氏最辉煌的时刻。 桐城

  • 《雍正王朝》张廷璐被斩,为何雍正帝表彰其哥哥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5期)康熙、雍正两朝的这一对父子皇帝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康熙对惩治贪官污吏始终没有采取“重典惩贪”措施,而是按刑律判刑甚至对有些官员有一定的宽纵,其次,从“满汉一体”论指出康熙皇帝始终是以“天下共主”的面目出现的,康熙帝注重讲究仁孝治天下。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

  • 在康熙、雍正两朝步步高升的张廷玉,为什么乾隆容不下?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张廷玉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熙的秘书,伴随皇帝左右。张廷玉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步步升迁这个职位不高,但是作用很大。虽然是伺候人的

  • 为何清朝官场上这对父子能如鱼得水?谈谈张英、张廷玉的为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张廷玉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臣贤相萧何,权臣——张居正等等,但是为什么同样有过人才华的这些能臣,结局却大相庭径呢,有的下场凄凉,有的郁郁不得志,有的富贵一生。人们常常说,官场如战场,稍稍不谨慎就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且官场之上

  • 《雍正王朝》佟国维骂张廷玉是奸臣,反而张廷玉被康熙帝升职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7期)说对了,在康熙朝;佟国维、张廷玉都是高级职场老手,他们之间的举手投足都是套路。按照经历佟国维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劳都在张廷玉之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佟国维是正宗皇亲国戚的“国舅爷加国丈”,所以佟国维号称佟半朝!这也许不是历史的历史,也可能就是历史!二月河的作品

  • 张廷玉被乾隆打击的体无完肤,乾隆为何如此对待张廷玉?让人心塞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被乾隆打击的体无完肤,乾隆为何如此对待张廷玉?让人心塞张廷玉是满清三朝元老,尽心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任各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位极人臣。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雍正曾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在清朝体现的更加明显,

  • 雍正去世后,乾隆正准备登基,张廷玉突然喊道:慢,还有一道密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张廷玉

    皇帝做为一国之君,既有着无上的荣耀,又有着至高的权力。君王的权力高高在上,很多人为之向往,这也是历史上对于皇位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过的原因。为了争得皇位,兄弟、父子、叔侄乃至母子之间都会反目为仇。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最多的便是清朝时期皇宫内对于皇位的争斗,历史上皇位争夺最惨烈的也当属清朝。在雍正即位前

  • 曾国藩功劳不输张廷玉,张廷玉能配享太庙,曾国藩为何却不能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张廷玉

    导言《清史稿》论曰:世宗初即位,擢鄂尔泰於郎署,不数年至总督。廷玉已贰礼部,内直称旨,不数年遂大拜。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鄂尔泰稍后,委寄与相埒。张廷玉是康雍干三朝的名臣,但确切而言的话,张廷玉的职业顶峰应该是在雍正阶段。当时的雍正手底下良臣尽管也很多,但具体他所仰仗的还是仅仅只有这两个,一个

  • 乾隆打压张廷玉,张廷玉的得意门生说了6个字,堪称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张廷玉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各有一位名气很大的汉臣,他们分别是张廷玉和于敏中,而且,于敏中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乾隆时期,张廷玉逐渐失宠,乾隆打压张廷玉,于敏中说了6个字,堪称聪明。 张廷玉在清朝汉臣中的地位非常高,不仅是雍正朝的第一宠臣,而且被封为伯爵,配享太庙。张廷玉在康熙时期中了进士,因为他是大学士张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