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汤和墓一件陪葬品幸运躲过盗墓贼数次盗掘,面世后成为镇馆之宝

汤和墓一件陪葬品幸运躲过盗墓贼数次盗掘,面世后成为镇馆之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述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4/1/18 13:05:21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

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历任统军元帅、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封为中山侯、信国公。

1395年,汤和病逝于安徽凤阳。汤和病逝后,皇帝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即今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街道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古迹园,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

1973年11月,蚌埠市因修公路,路基经过汤和墓,文物部门上报后遂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考古人员打开墓室后室发现该墓已被盗挖,后室顶部有两个明显的盗洞,可以断定,该墓室早期至少有两拨盗贼光顾。当时发掘时墓室内满是从盗洞浸入的泥水,在乱土中还发现盗墓工具。

考古人员将泥水清理后发现,棺已被推倒,棺壁有斧砍圆洞,棺盖被撬开,搬到盗洞旁。

上图为汤和墓地宫后室

后室为主棺室,左、右、后壁,各砌壁龛一个。左右壁为壸门式;后壁龛较大,为拱券式。

室中间用方条石砌成长方形棺池,上面铺盖木板,板上置棺,铺地砖与前室相同。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绝大部分随葬品已经被盗走,但还是出土了《墓志铭》和一批陶瓷器、木佣、铜器、金银器及玉器100余件。所出土的陶瓷器有4件:陶胎大灯油缸1件、陶胎瓶1件、白釉荷叶边瓷盖罐1件,还有一件是青花盖罐。

汤和墓出土的这件青花盖罐,通高47.5、口径15.6厘米,工艺精湛,盖罐青花发色浓艳,主体纹样是缠枝牡丹纹。

据当时参加发掘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件青花大罐就躺在泥水里,是他从淤泥里抱起来的。

由于此件大罐是从明初墓葬内发掘出土的,故而将它视为明初洪武瓷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后来经过专家的确认,最终被定为元青花大罐,属一级甲等文物,是国内目前保存的少数几件元青花大罐之一,堪称元青花瓷珍品。

如今,这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已是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标签: 汤和

更多文章

  • 汤和63岁辞官上交兵权,厚脸皮要赏赐,朱元璋听后无话可说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汤和

    汤和作为一位明朝开国名将,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就跟随在左右为他南征北战,而且他们两个人还是发小,据说当时两个人穿一条裤子,因为汤和自幼失去双亲,所以她的性格孤独,胆子大,史书中记载:“举止洒脱、沉重敏捷。”我过我们根据记载,我们都知道,他为大明朝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却因为喜欢喝酒,常常酒后

  • 冬季进补,我家喜欢一鸡两吃的做法,汤和菜都有了,滋补又美味

    历史人物编辑:小小爱美味标签:汤和

    越到年边,好像市场里的菜也都涨价了~今天去买了一只鸡鲜活的土鸡,特别小的一只,都要六十几块钱,再买些菜,一百块都不够了吧~想着今天也就两三个人吃饭,就不打算整太多花样了~寻思着老规矩一只鸡分两种做法,汤喝菜都有了,再炒个时蔬,又是既简单,还营养丰富一餐家常便饭。鸡肉作为日常餐桌上的常客,我们家是非常

  • 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想要一样赏赐,朱元璋听后十分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叶公说史标签:汤和

    自古帝王登基必将是经历一番磨难,要说历朝历代中哪位皇帝最为艰辛,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一介布衣,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不得不出家当和尚来解决温饱,而他一步步登上皇位,他的身边少不了得力的帮手。然而登上皇位之后的朱元璋开始大肆屠杀功臣,陪着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兄弟都被他杀了,但有一人却幸免于难,这个人便是汤和

  • 大明王朝厚黑学王者信国公汤和,他才是历史上“人间清醒”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汤和

    保持“人间清醒”,可以让你逃脱死神的“青睐”,“学会示弱”可以给你带来一生的荣华富贵,你觉得可能吗?完全有可能!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把“人间清醒”,“学会示弱”运用得“淋漓尽致”,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智慧”!他是谁呢?他就是朱元璋屠杀功臣中的唯一幸存者---信国公汤河!信国公汤和出生在濠州的凤阳县

  • 63岁的汤和交出兵权,厚着脸皮说出一个请求,让朱元璋都无语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汤和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国封建王朝诸多皇帝中可谓是一位传奇的帝王,草根出身,却能够在乱世之中谋得一席之地,甚至还依靠自己的能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放眼中国历史长河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就只有朱元璋,所以身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他一直作为一个典范备受后世之人的尊敬和敬仰。所以朱元璋越来越生性多疑,也时常猜忌

  • 汤和找朱元璋聊天,聊到兴头上突然要辞官,给子孙带来200年富贵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汤和

    1388年,63岁的信国公汤和故意找朱元璋聊天,聊到兴头上,汤和突然说道:“臣老了,不能再上阵杀敌了,想辞官回乡,为将来死去找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大喜,马上解除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1388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已经61岁,做了21年皇帝了,大明王朝也已经稳固,没有什么大

  • 鲁王朱檀:朱元璋之子,信国公汤和女婿,为何死后被父亲赐予恶谥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汤和

    1969年冬的一天,山东邹城村民在九龙山修建防空洞的时候,竟然惊扰了一位“明朝王爷”的好梦,他就是1390年去世的朱元璋儿子朱檀。挖到了传说中的一代鲁王墓,文物部门很快得到消息,1970年山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来到现场进行发掘和清理。鲁王墓葬出土了各类文物1100件,有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尤其是保存

  • 朱元璋杀尽功臣,为何汤和能够善终?不是他不想杀,而是没有必要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汤和

    伴君如伴虎,这是一句老话,可说的又无比正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们,却很难能善终。历史上对开国功臣大打出手的皇帝,数不胜数,比如刘邦、李世民等人都干过。 在所有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中,残暴的朱元璋经常被人提及。未做皇帝前,朱元璋和追随自己的将领们,恨不得天天睡在

  • 朱元璋发小汤和墓被盗,盗墓者遗留一文物,结果让考古人员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汤和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朱元璋发小汤和墓地的故事。汤和,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战功他很快便被封了千户之职。就在此时,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来参加义军,最后汤和追随朱元璋并屡建奇功,最终官至信国公。相对比于其他功臣

  • 汤和退休后花天酒地,朱元璋为何不杀他,还让他子孙享福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汤和

    朱元璋当然想杀汤和,然而汤和早已看穿这一切,他聪明的选择隐忍退让,才让他的子孙得以安稳度日。到底咋回事?咱往下面看。当年朱元璋见到晚年的汤和时,他惊愕于眼前的这幅场景,当年英勇无畏的大将军如今却只能斜斜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艰难地向他行礼。而汤和似乎也知道了朱元璋的来意,他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