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百般戏耍张廷玉,死后还不肯放过,多年后给了一个评价

乾隆百般戏耍张廷玉,死后还不肯放过,多年后给了一个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2/25 4:15:58

乾隆张廷玉这对君臣的博弈,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后,落下了帷幕,三朝元老被雍正视为左膀右臂的张廷玉最终成了落汤鸡,经过几番失败和羞辱后,他写下了这份请罪折子:

“臣老耄神昏,不自度量,于太庙配享大典,妄行陈奏。皇上详加训示,如梦方觉,惶惧难安......臣即无开疆汗马之力,又无经国赞襄之益......如此负恩,必加严谴,岂容更侍庙廷?敢恳明示廷臣,罢臣配享,并治臣罪。”

在张廷玉写下如此忏悔之词后,乾隆召集群臣商议,讨论张廷玉的配享问题,就此修改雍正遗诏之事。朝臣对于君臣之间的过节已经非清楚,一致奏请就此罢免张廷玉配享的资格。

就这样,张廷玉孜孜以求的荣誉,与他擦肩而过,他只得回到老家。地方大员也很清楚前后情况,为了避嫌,纷纷避而不见,只有几位家人出面,将其接回老屋。

张廷玉的伯爵被削,配享被夺,回到老家的他只求安心度过残年。此后,他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没想到的是,噩运还不肯放过这位老臣。不久之后,他的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因为隐瞒丧事不报等不端行为而被告发,再次牵连到张廷玉。

朱荃能够在仕途平步青云,就是因为张廷玉的举荐之力,况二人结为儿女亲家。乾隆将张廷玉牵连治罪,下令收回三代皇帝给予张廷玉的一切赏赐,以示惩罚。

很快,乾隆的亲信德保率领两百兵丁来到张家。张廷玉早已率领全家,跪在门口迎接,并且将三朝皇帝赏赐给他的字画、珠宝统统聚集起来,准备交给德保。德保不给这位昔日军机大臣任何情面,不仅照单全收,还以查找遗漏为名,开箱砸锁,掘地三尺,将张家闹腾的鸡犬不宁。

除了自己受罚之外,在军机处行走的由敦也受到了乾隆的严厉惩罚。乾隆认定汪由敦犯有包庇朱荃之罪,被降职为侍郎。因为张廷玉名誉扫地,门生故吏各寻出路,乾隆打击张党的行动,至此已经取得全胜。

经过这场变故之后,张廷玉变得更加沉默,经常独自坐在家中发呆,终日不发一语,终于病逝。得到这一消息,乾隆又摆出了眷恋之态,除了宣布宽恕其一切过失之外,还宣布张廷玉可以配享太庙,谥和。

当然,对张廷玉的宽容,不代表张党分子也可以获得宽恕,恰恰相反,张党此后持续得到清剿。张党和鄂党一样,虽是百足之虫,也最终在乾隆的打击之下,渐渐从政坛消失,甚至张廷玉的后代也都受到排挤和打击,最终从官场完全隐迹。

其实张廷玉晚年所纠结的,就是一个配享太庙的荣誉问题,没想到因此遭到乾隆的百般戏耍。如果张廷玉能够超脱一些,把配享看的淡一些,晚景肯定会发生很大变化,至少不会遭到如此不堪的羞辱。

很多年以后,乾隆对张廷玉有这样一句评价:“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张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张廷玉惜之。”很明显,乾隆对张廷玉“贪得”的性格特点太过了解,但他如此戏耍老臣的做法,显然也是非常过分之举,与其贵为人君的身份很不符合。

乾隆还曾在一首怀旧诗中提及张廷玉,认为张廷玉虽有过失,自己仍然没有做出严厉惩处,甚至在他去世以后,仍允许他配享太庙。自己对张廷玉如此优容宽厚,如果他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怎么样感激涕零?

配享太庙的荣誉,张廷玉果真能在地下有所感知吗?乾隆透露出的是自信,但地下的张廷玉却未必领情。张廷玉一度位极人臣,也在军机处任上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操劳一生,却在人生暮年收获无尽的凄凉。

而乾隆在打压张廷玉的过程中始终驾轻就熟,自信从容,完全不顾这位耄耋之年老臣的感受,无外乎是因为掌握了无上的皇权。

不管如何,身为三朝元老和军机元勋,张廷玉用一生谨小慎微,只是换得一段卑微屈膝的晚景,乾隆处置手段无论多么高明,都为自己留下一段话柄。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张廷玉为何能成为三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是满清康雍乾三朝宰相,字衡臣,是大学士张英次子。是满清第一对父子宰相。28岁授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帝即位后,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乾隆二十年病逝,终年八十

  • 乾隆为什么要抄张廷玉的家?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张廷玉

    1、张廷玉在行为处事上比较自我,这让乾隆对他有了惩治之心。2、平时乾隆看不惯张廷玉那种功高盖主的样子。3、张廷玉不仅仅为汉臣,而且有权倾朝野的心,乾隆怕他结党营私。张廷玉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已经是三朝元老了。早年时期张廷玉有超群的能力,得到历任皇帝的赏识。这让他在无形中有了一种无恐皇帝的心态,说话做

  • 怎样评价《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张廷玉

    作为康雍乾三朝宰相,而雍正一朝无疑就是张廷玉的政治巅峰。当时无异于满清第一汉臣,我们不说正史里的张廷玉。就仅以《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评价一下他是如何地老谋深算的,在政治上又是如何地圆滑的。又是如何在雍正一朝成为第一人。张廷玉最大的特点就是寡言,真正做到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再就是不党不群,无派无系。

  • 年羹尧和张廷玉皆一时之重臣,雍正杀了年羹尧,为何放过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和年羹尧二人恰好一文一武,是康熙皇帝为了拉拢汉臣所捧起来的两个标杆人物,乃一时之重臣。可是,雍正皇帝即位之后,雍正为何收拾了年羹尧,却放过了张廷玉呢?先说说雍正为何要铲除年羹尧。年羹尧自21岁中了进士之后,便一直深受康熙的器重,仅仅过了九年的时间,他就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进士升到了四川巡抚,并且还

  • 图说清史:康熙年间的张廷玉已初展才华,曾经伴君行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张廷玉

    在清代安徽桐城的名门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一家祖孙三代,均曾侍值大清内廷,颇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其中承上启下的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是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上图为张廷玉画像。曾经广为流传的桐城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指当时

  • 《雍正王朝》雍正帝决定杀科场舞弊的张廷璐,为何等张廷玉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98期)雍正皇帝的手段是真厉害,决定杀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还要张廷玉上奏折说支持雍正皇帝的决定,张廷玉又不能不上这个“杀弟”的奏折,这让张廷玉心理在滴血,不但孙嘉诚代表督察院的御史们来找过张廷玉,据说雍正帝也在等着张廷玉的奏折,看来是躲不过去了。【雍正帝在等张廷玉

  • 雍正给张廷玉放了3个月的假,张廷玉带着弟弟和儿子,衣锦返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张廷玉

    在安徽桐城的西南,有一条长约100米,宽2米的古巷,两侧是青砖院墙,巷子的两端,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这条巷子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桐城著名的景点,名叫“六尺巷”。六尺巷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礼让邻居而形成,在康熙年间曾轰动一时。到了雍正十一年冬天,六尺巷则见证了桐城张氏最辉煌的时刻。 桐城

  • 《雍正王朝》张廷璐被斩,为何雍正帝表彰其哥哥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5期)康熙、雍正两朝的这一对父子皇帝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康熙对惩治贪官污吏始终没有采取“重典惩贪”措施,而是按刑律判刑甚至对有些官员有一定的宽纵,其次,从“满汉一体”论指出康熙皇帝始终是以“天下共主”的面目出现的,康熙帝注重讲究仁孝治天下。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

  • 在康熙、雍正两朝步步高升的张廷玉,为什么乾隆容不下?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张廷玉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熙的秘书,伴随皇帝左右。张廷玉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步步升迁这个职位不高,但是作用很大。虽然是伺候人的

  • 为何清朝官场上这对父子能如鱼得水?谈谈张英、张廷玉的为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张廷玉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为后人所铭记,例如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商鞅,一代名臣贤相萧何,权臣——张居正等等,但是为什么同样有过人才华的这些能臣,结局却大相庭径呢,有的下场凄凉,有的郁郁不得志,有的富贵一生。人们常常说,官场如战场,稍稍不谨慎就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且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