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把张廷玉的家抄了,不过又给乖乖送回去了,原来乾隆上当了

乾隆把张廷玉的家抄了,不过又给乖乖送回去了,原来乾隆上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风一史 访问量:4020 更新时间:2024/3/1 17:48:27

1749年张廷玉再次告老还乡,不成想竟然被乾隆抄家了,不过之后乾隆又把从张廷玉家查获的东西全都送了回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一切都是张廷玉的故意的,乾隆上当了而已。

张廷玉是一个汉人,在满清那个时代,除了康熙雍正能够稍微的努力执行满汉一家亲,有能力都可进入朝廷内部做官,但是到了乾隆时,就有些不同了,乾隆特别强调满族人的特权,对于汉人则选择疏远,就算是汉人在朝廷里做官,也不会进入权力的核心。

张廷玉就是那个受到了康熙和雍正很重视的大臣,而且在雍正时期,帮助雍正处理了很多国家大事,是雍正的左膀右臂,因此雍正在去世的时候,留下了话,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这可是极高的殊荣啊,可是乾隆却看不上张廷玉,对他言冷语的。

1748年,76岁的张廷玉决定上书乾隆告老还乡,这个年龄在当时告老还乡,皇帝一般都会批准的,毕竟年龄有那么大了,但是乾隆却以雍正的遗命为借口,说:“先皇让你配享太庙,怎么能够让你归老田园呢?”拒绝之后,让张廷玉都没有话讲了。

没办法,张廷玉只能回到家中,继续做他不痛不痒的工作。过了一年张廷玉觉得实在是干不动了,再次告老还乡,只不过这一次的张廷玉不知道是搭错筋了,还是故意的,对乾隆说:“皇帝啊!雍正皇帝答应我配享太庙,现在我要告老还乡了,希望你能答应我的请求,最好给我写个字据。”

这话怎么听都是在逼迫乾隆啊,怎么能有这样的大臣呢?还是一个汉人,竟然敢威逼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乾隆看在雍正的面子上,在加上这也是经历了三朝的老臣,就没有跟他计较,也就照准了他的请求。只是这个张廷玉实在是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难道说你真的走不动道了吗?竟然让自己的儿子去宫里见乾隆谢恩,乾隆这次可真的是忍无可忍了。

正在此时乾隆的儿子永璜病逝,本来乾隆心里就不好受,张廷玉还在这个时候搞这么一出,生气的乾隆二话没说,直接下旨把张廷玉的所有爵位全都罢免了,之后又派人去抄了张廷玉的家。乾隆这么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就是要让你张廷玉好看,外面不都说你两袖清风吗?我要是把你家抄了,找出来一些对大清不满的只字片语,或者是巨额财富,就是你的死期。

正如乾隆所料,确实从张廷玉家里抄出来不少的白银,足足有36万两之多,还有不少皇家赏赐的物品。但结果似乎没有着乾隆所想的那样发展,从张廷玉家除了抄出来这些东西,其他乾隆想要的那些,一个也没有抄出来,特别是和朝廷大臣往来的书信等,这些乾隆傻眼了,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自己预判错误,只能把一切罪名全都扣在查抄张廷玉家的大臣身上。

至于乾隆为没有从张廷玉家找到他想要的东西,其实这个很简单。对于张廷玉来说,这就是一个人精,能够历任康雍乾三朝,没有两把刷子还怎么混呢?

从张廷玉入朝为官开始,他就知道做官要自身清白才能做得久,做的稳。特别是陪伴皇帝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张廷玉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甚至对于家人的言行也十分严格,能够安然无恙的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这可是不容有失的,不然后果必定会凄惨。

张廷玉也正是因为此种原因受到了皇帝的赏赐,特别是雍正的,而乾隆抄张廷玉的家所搜出来的这些银两,全都是雍正时期赏赐的,这让乾隆的吃相很难看,对于自己父亲的赏赐,他又能说什么呢?只能让人乖乖地把钱和御赐之物给送回去,本来是想整治张廷玉,不成想成为了一场闹剧。

面对着这样的结局,乾隆也不想再为难张廷玉了,只能是答应他的请求,让他安安稳稳的告老还乡了。5年之后,张廷玉在老家去世,尽管张廷玉曾经得罪了乾隆,但是雍正的遗命,乾隆也是不敢不从,不得不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在雍正驾崩,乾隆登基之后,张廷玉其实就知道了这位皇帝和雍正是完全不同的,也知道了此时的他已经不能受到重用了,而乾隆又不想让他这么安稳的告老还乡,因此张廷玉才想出了这个办法来激怒乾隆,虽然危险,但是却能远离朝廷,保住自己的晚节,保住自己的家族,也真的是难为张廷玉了。

标签: 张廷玉

更多文章

  • 乾隆百般戏耍张廷玉,死后还不肯放过,多年后给了一个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张廷玉

    乾隆和张廷玉这对君臣的博弈,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后,落下了帷幕,三朝元老被雍正视为左膀右臂的张廷玉最终成了落汤鸡,经过几番失败和羞辱后,他写下了这份请罪折子:“臣老耄神昏,不自度量,于太庙配享大典,妄行陈奏。皇上详加训示,如梦方觉,惶惧难安......臣即无开疆汗马之力,又无经国赞襄之益..

  • 张廷玉为何能成为三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是满清康雍乾三朝宰相,字衡臣,是大学士张英次子。是满清第一对父子宰相。28岁授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帝即位后,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乾隆二十年病逝,终年八十

  • 乾隆为什么要抄张廷玉的家?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张廷玉

    1、张廷玉在行为处事上比较自我,这让乾隆对他有了惩治之心。2、平时乾隆看不惯张廷玉那种功高盖主的样子。3、张廷玉不仅仅为汉臣,而且有权倾朝野的心,乾隆怕他结党营私。张廷玉到了乾隆继位的时候,已经是三朝元老了。早年时期张廷玉有超群的能力,得到历任皇帝的赏识。这让他在无形中有了一种无恐皇帝的心态,说话做

  • 怎样评价《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张廷玉

    作为康雍乾三朝宰相,而雍正一朝无疑就是张廷玉的政治巅峰。当时无异于满清第一汉臣,我们不说正史里的张廷玉。就仅以《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评价一下他是如何地老谋深算的,在政治上又是如何地圆滑的。又是如何在雍正一朝成为第一人。张廷玉最大的特点就是寡言,真正做到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再就是不党不群,无派无系。

  • 年羹尧和张廷玉皆一时之重臣,雍正杀了年羹尧,为何放过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和年羹尧二人恰好一文一武,是康熙皇帝为了拉拢汉臣所捧起来的两个标杆人物,乃一时之重臣。可是,雍正皇帝即位之后,雍正为何收拾了年羹尧,却放过了张廷玉呢?先说说雍正为何要铲除年羹尧。年羹尧自21岁中了进士之后,便一直深受康熙的器重,仅仅过了九年的时间,他就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进士升到了四川巡抚,并且还

  • 图说清史:康熙年间的张廷玉已初展才华,曾经伴君行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张廷玉

    在清代安徽桐城的名门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一家祖孙三代,均曾侍值大清内廷,颇受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其中承上启下的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是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上图为张廷玉画像。曾经广为流传的桐城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指当时

  • 《雍正王朝》雍正帝决定杀科场舞弊的张廷璐,为何等张廷玉奏折?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98期)雍正皇帝的手段是真厉害,决定杀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还要张廷玉上奏折说支持雍正皇帝的决定,张廷玉又不能不上这个“杀弟”的奏折,这让张廷玉心理在滴血,不但孙嘉诚代表督察院的御史们来找过张廷玉,据说雍正帝也在等着张廷玉的奏折,看来是躲不过去了。【雍正帝在等张廷玉

  • 雍正给张廷玉放了3个月的假,张廷玉带着弟弟和儿子,衣锦返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张廷玉

    在安徽桐城的西南,有一条长约100米,宽2米的古巷,两侧是青砖院墙,巷子的两端,石碑上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这条巷子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桐城著名的景点,名叫“六尺巷”。六尺巷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为礼让邻居而形成,在康熙年间曾轰动一时。到了雍正十一年冬天,六尺巷则见证了桐城张氏最辉煌的时刻。 桐城

  • 《雍正王朝》张廷璐被斩,为何雍正帝表彰其哥哥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廷玉

    (日尧居k古史侃谈《雍正王朝》——第105期)康熙、雍正两朝的这一对父子皇帝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康熙对惩治贪官污吏始终没有采取“重典惩贪”措施,而是按刑律判刑甚至对有些官员有一定的宽纵,其次,从“满汉一体”论指出康熙皇帝始终是以“天下共主”的面目出现的,康熙帝注重讲究仁孝治天下。雍正皇帝则不同;雍正

  • 在康熙、雍正两朝步步高升的张廷玉,为什么乾隆容不下?不会做人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张廷玉

    康熙年间,29岁的张廷玉学业学业有成,高中进士。他的父亲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器重。张廷玉沾了父亲的光,提前入了康熙的眼,不用像普通学子一样,一步一步的从底层往上爬,而是直接成为了康熙的秘书,伴随皇帝左右。张廷玉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步步升迁这个职位不高,但是作用很大。虽然是伺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