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书生如何成悍将第一仗~曾国荃奇袭安福县

书生如何成悍将第一仗~曾国荃奇袭安福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意青春梦 访问量:2024 更新时间:2024/1/19 0:58:03

曾国荃画像

1856年4月,在湖南老家办团练的曾国荃突然接到他大哥曾国藩的一封急信,来信大意是他现被石达开围困于江西南昌,南昌现在缺兵少粮,防守薄弱,随时有被石达开攻破的危险,而湘军主力罗泽南又深陷湖北战场无法救援,希望他会同新任吉安知府黄冕一起募兵3000,快速开赴江西战场,先取吉安,再救南昌。

4月底,心急火燎的曾国荃终于等来了黄冕,而这个黄冕比曾国荃还急。其实他早在1855年12月就已经被朝廷任命为吉安知府,但石达开11月已经开始扫荡江西,连下七府四十七县,其中就包括黄冕的吉安府。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个肥缺已经到了嘴边,偏偏还吃不到,黄冕那叫一个憋屈。他本想请老朋友曾国藩出兵救吉安,但他已自身难保,无力救援。

黄冕一到湘乡,就马上与火烧眉的曾国荃达成协议,第一步由曾国荃出面募兵3000,军费由黄冕全额筹措。第二步进军江西,拿下吉安府。第三步自吉安出兵,救援南昌。计划一定,两人次日即奔赴长沙,奏请湖南巡抚张亮基同意,在长沙募得兵勇3000,稍加整训后开赴江西。

曾国荃与黄冕率3000湘军从长沙出发,经株洲、醴陵,到达江西萍乡。一边安营扎寨休整,一边熟悉周边地形。

武功山

黄冕告诉曾国荃,如果从南面赣州方向进入吉安,不但路途遥远,沿途还有太平军重兵布防。如从北面走,需从樟树过吉水,虽然地势平坦但太平军固守严密,即便攻下樟树,湘军自身也会损失过半,而且东面是湘江,河宽水急,一时间也无法征调到大船。但如果从萍乡翻越武功山拿下安福,至吉安只有百里地,而且一路地势平坦,只是难度在于翻越武功山,山高路险,又不熟路。

安福 吉安 所处地理位置

曾国荃虽然第一次领兵作战,但也明白爬山总比和敌人硬拼来得划算,于是要求黄冕想办法找到翻越武功山的向导,并联络安福城里内线准备接应。

武功山地处江西中西部,方圆五百里,覆盖安福,萍乡,宜春,莲花数府县,山高林密,道路曲折。而武功山下的安福城,则是吉安通往湖南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安福城城墙高大,护城河水流湍急,想要凭这几千新兵蛋子攻下安福谈何容易。黄冕派出探子四处联络,举人赵砚香自发秘密串联各乡团练,并派人到萍乡接应湘军,为湘军带路并提供情报。据他们报告,驻守安福县城的太平军将领叫韦有房,人此虽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但他只知道曾国藩的部队在北面南昌方向,根本没想到曾国荃会翻越武功山来攻打安福,所以防守松懈,他本人天天喝的烂醉如泥。

一切情况了解清楚,曾国荃一声令下,3000湘军只用了2天时间便越过武功山,来到严田,此地离安福县城只有40里地。

为鼓舞士气,做到首战必胜,曾国荃发布战斗前动员,许诺一旦攻下安福县城,战利品全部分给部下,自己分文不取。这招激励机制果然有效,湘军兵勇个个摩拳擦掌,士气大振。

而在此时,安福城内太平军才觉察湘军已然逼近,匆忙起兵赶来拦截。曾国荃兵分三路向太平军发起进攻,两军顿时爆发激烈枪战,一番恶战下来太平军渐渐不敌,丢下300多士兵尸体后败退,回城后一边闭门坚守,一边向吉安太平军总制求援。湘军一路追至城下,观察好地形,做好围城准备。

这安福建城已有1500多年历史,城墙底部都为条石铺就,上部都是大块青砖砌成,城墙外围有深达5米的护城河,而且护城河与外河联通,沟深水急,城墙四面有吊桥,的确是一座坚城。

曾国荃第一次带兵便亲上战场督战,强攻数天,不但未能攻下反而自身损失不少。曾国荃正看着护城河望河兴叹,突然想起大哥曾国藩曾来信详细说过太平军作战方法,破城都为穴地爆破,屡试不爽。

主意打定,曾国荃随即命令部队分成小股四处骚扰以吸引太平军注意,一边以营寨做掩护开挖地道,数天后地道成功穿过护城河,然后运送大量炸药至城墙底部,点燃火线,只听得一声巨响,西门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太平军猝不及防,顿时慌了手脚,湘军一路冲杀进城 ,这时湘军周凤山率部3000人也赶来增援,太平军一看力量相差悬殊,为避免全军覆没,韦有房留下小股部队牵制湘军,其余从东南面突围而出,撤退至吉安。

曾国荃初次带兵,便已体现出超高的作战天赋。战略上曾国荃果断决策,摒弃从北面和南面进军吉安的方案,而是从西面翻越武功山,出奇制胜,打了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战术上曾国荃亲自拟定作战方案,最后决定以挖地道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成功拿下安福城,打开了通往吉安府的必经通道。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造反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造反?别扯淡了!打仗打得就是钱,曾国藩在财力人力上,根本没办法与满清抗衡,如果选择割据自立,最后的结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样,只剩下败亡一途。更何况,曾国藩的膝盖已经习惯了跪拜,没有了主子他会精神崩溃的!曾国藩在剿灭了洪秀全之后,的确有不少人劝他格局称王,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将、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现

  • 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曾国荃

    1864年6月,人在苏浙的李鸿章接到一道朝廷的谕旨,谕旨云:李鸿章所部兵勇攻城夺隘,所向有功,炮队尤为得力。现在金陵功在垂成,发捻蓄意东趋,迟恐制动全局,李鸿章岂能坐视,著即迅调劲旅数千及得力炮队前赴金陵,会合曾国荃围师相机进取······著该抚酌度情形,一面奏闻,一面迅速办理等因。钦此。曾国荃对太

  •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后,却被曾国藩请求开缺回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曾国荃

    清朝末期,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带领下,一时间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最后更是定都天京,也就是南京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的八旗子弟还有一些其他的士兵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先辈们的雄风,被太平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个时候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开始崭露头角。曾国藩被很多人称之为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若是听取了弟弟曾国荃的建议直接造反当皇帝了。不能说曾国藩肯定可以成功,但是,想要和清朝廷分长江而治,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还是那一句话,汉人还是希望让汉人当皇帝的。女真人当皇帝,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服气,现在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好不容易闹出一点浪花来了。若是想要造反,肯定比太平军给清朝带来的破坏力要大

  • 若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出生时,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就是巨蟒转世。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国荃率湘军合围天京(今南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已经攻占大半个中国

  • 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曾剃头”宠爱有加,结局却有一丝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曾国荃

    众所周知,曾国藩一手创建的湘军,历经无数惨烈战役,最终一举攻下天京,为摇摇欲坠的腐朽清朝又续命了几十年。而在湘军众多悍将中,曾国藩其弟曾国荃的地位可以说是举重轻足,这可并不是因为他是曾国藩弟弟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论战功,曾国荃也是让众人所信服的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

  • 曾国荃救命恩人,攻克天京第一功臣暴毙,曾国藩:死因不可外泄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曾国荃

    每当人们提到谁是当年湘军中攻克天平天国都城南京的第一功臣时,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曾国荃。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湘军当年之所以最后能攻破南京城跟一个人关系密切,此人就是攻克金陵第一功臣李臣典。李臣典,1838年生,湖南邵阳人。由于家境贫寒,李臣典自幼靠割卖马草为生。1855年5月,曾国荃领兵经过邵阳偶

  • 曾国藩四弟曾国荃的能力如何,最终下场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一家五兄弟,为清朝的中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国藩不仅创立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后来还在平定捻军的时候做出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曾国藩还被称之为“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圣人,足以说明他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曾家五兄弟中,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十分出名,他就是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

  • 曾国荃志得意满时,曾国藩多次敲打,数次警告,最终字字验证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曾国荃

    文/赵立波曾国藩的书斋叫做“求阙斋”,按照他的想法就是世间上不要追求圆满,一旦如此下去势必走向滑落得深渊,因此他宁愿抱守残缺,永远不走上名位的巅峰。曾国藩:出大名者更要懂得谦虚,否则容易跌下来,摔得粉碎。通过他的家书和日记,表达最多的就是时刻保持清醒,不膨胀,不贪图名利。在兄弟二人拿下天京后,名望和

  • 曾国荃为将残忍又贪财,做官却为灾民做了件好事,当得起挥金如土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曾国荃

    #打开眼界##坚持每日读史#俗话说“打虎亲兄弟,战场父子兵。”曾国藩是湘军的祖师爷,在灭太平军中立了大功,而他的弟弟们也多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中,曾国荃一生所立功业是最高的。曾国荃在任两江总督之时,左宗棠有求于他,专程赶到南京与他会晤。曾国荃这人喜好被吹捧,左宗棠故作夸张地问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