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造反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造反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近灵说历史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4/2/18 20:02:32

曾国藩造反?别扯淡了!打仗打得就是钱,曾国藩在财力人力上,根本没办法与满清抗衡,如果选择割据自立,最后的结果必定和洪秀全一样,只剩下败亡一途。更何况,曾国藩的膝盖已经习惯了跪拜,没有了主子他会精神崩溃的!

曾国藩在剿灭了洪秀全之后,的确有不少人劝他格局称王,这其中有他的弟弟、部将、幕僚等等人,其中表现最激烈的就是号称“挥金如土,杀人如麻”的曾国荃,他带着湘军的骄兵悍将们把曾国藩堵在房间里,意图上演“黄袍加身”的戏码。曾国藩思虑良久之后,送给大家两句诗: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的意思是自己的境界很高,已经看空了这世界的繁华,面对君临天下的诱惑对他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曾国荃和湘军将领们看着老大牛13的高大背影,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同时,也就断了称量天下的心思。

另外左宗棠彭玉麟等等大佬们也觉得时机成熟了,同样不停试探曾国藩。老学究王闿运不停地在曾国藩耳边吹风,让他趁机格局东南半壁当皇帝,曾国藩表面敷衍,却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他,一边用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妄人”二字,认为这样的老学究根本就是不通世务、痴心妄想之人。

湘军头领胡林翼在1861年就逝世了,但他在没死之前就看清了太平天国必将灭亡,湘军肯定建功立业,于是很直白地问曾国藩: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而这里面最狡猾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左宗棠了。这位老兄给曾国藩送来一封密信,信中只有十六个字: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自从大禹治水铸九鼎后,鼎就成了政权的象征,左宗棠的意思很明显:大哥你现在德高望重兵多将广,南方又是这样一个混乱的局面,你似乎可以考虑一下政权的问题了!左宗棠用了一个“似”字,仍然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同时试探曾国藩的真实想法。

曾国藩回了一封信,同样十六个字,所有的语句丝毫未动,只是把“似可问焉”改成了“未可问焉”,这一字之差却是大有学问,他不仅表明了自己没有割据称王的想法,同样也说出了其中的原因:建立政权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

曾国藩这时候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内忧外患功高震主,能全身而退就算是祖宗显灵了,如果要造反,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走上对手洪秀全的老路,只有败亡一个下场。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洪秀全在东南数省折腾了十多年,还施行所谓的“圣库”制度,而清兵和湘军等部队也往往是以战养战,动辄屠城劫财,数省之地饱受战火之患,民生一片凋敝,曾国藩如果这时候造反,根本没有庞大的财力支撑,在物质上就不是满清朝廷的对手;

其次,我们看上去支持曾国藩造反的人不少,但满清入主中国二百多年,知识分子和普通老百姓,早就已经认为其是正统所在,曾国藩如果造反,即便打出“驱除鞑虏,恢复汉家天下”的口号,响应者也是寥寥无几,在民心方面也不占优势;

另外,“曾剃头”的名声也不太好,湘军剿灭了太平天国的同时,对百姓的荼毒为祸不小,更何况太平天国虽然已经灭亡,但其散兵游勇仍不在少数,如果曾国藩造反,这些人就变成了“敌后武工队”,到那时曾国藩内部不靖外有强敌,局面必定十分被动。

最主要的是,曾国藩一向立志做“忠臣孝子”,膝盖已经习惯跪在皇帝宝座之前,想要造反首先就要过自己的心理关,这就让造反这件事更难上加难了!

人力、物力、民心等等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造反注定是死路一条。所以曾国藩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只能明哲保身,做他的忠臣了!

标签: 曾国荃

更多文章

  • 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曾国荃

    1864年6月,人在苏浙的李鸿章接到一道朝廷的谕旨,谕旨云:李鸿章所部兵勇攻城夺隘,所向有功,炮队尤为得力。现在金陵功在垂成,发捻蓄意东趋,迟恐制动全局,李鸿章岂能坐视,著即迅调劲旅数千及得力炮队前赴金陵,会合曾国荃围师相机进取······著该抚酌度情形,一面奏闻,一面迅速办理等因。钦此。曾国荃对太

  •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太平天国都城后,却被曾国藩请求开缺回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曾国荃

    清朝末期,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带领下,一时间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最后更是定都天京,也就是南京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朝的八旗子弟还有一些其他的士兵根本没有反抗之力,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先辈们的雄风,被太平军打的落花流水。这个时候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开始崭露头角。曾国藩被很多人称之为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若是听取了弟弟曾国荃的建议直接造反当皇帝了。不能说曾国藩肯定可以成功,但是,想要和清朝廷分长江而治,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还是那一句话,汉人还是希望让汉人当皇帝的。女真人当皇帝,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服气,现在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好不容易闹出一点浪花来了。若是想要造反,肯定比太平军给清朝带来的破坏力要大

  • 若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结局会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出生时,祖父曾经梦到有一只巨蟒缠在他家的柱子上,所以认为曾国藩就是巨蟒转世。凑巧的是曾国藩患有类似“牛皮癣”一类的皮肤病,浑身上下都是像蛇的鳞片一样的癣,所以曾国藩也相信了巨蟒转世这一梦语。在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其弟曾国荃率湘军合围天京(今南京)。7月,湘军攻破天京,已经攻占大半个中国

  • 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曾剃头”宠爱有加,结局却有一丝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曾国荃

    众所周知,曾国藩一手创建的湘军,历经无数惨烈战役,最终一举攻下天京,为摇摇欲坠的腐朽清朝又续命了几十年。而在湘军众多悍将中,曾国藩其弟曾国荃的地位可以说是举重轻足,这可并不是因为他是曾国藩弟弟这一特殊身份,而就是论战功,曾国荃也是让众人所信服的湘军第一悍将。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

  • 曾国荃救命恩人,攻克天京第一功臣暴毙,曾国藩:死因不可外泄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曾国荃

    每当人们提到谁是当年湘军中攻克天平天国都城南京的第一功臣时,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曾国荃。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湘军当年之所以最后能攻破南京城跟一个人关系密切,此人就是攻克金陵第一功臣李臣典。李臣典,1838年生,湖南邵阳人。由于家境贫寒,李臣典自幼靠割卖马草为生。1855年5月,曾国荃领兵经过邵阳偶

  • 曾国藩四弟曾国荃的能力如何,最终下场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曾国荃

    曾国藩一家五兄弟,为清朝的中兴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曾国藩不仅创立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叛乱,后来还在平定捻军的时候做出巨大贡献,不仅如此,曾国藩还被称之为“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圣人,足以说明他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曾家五兄弟中,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十分出名,他就是曾国藩的四弟曾国荃,

  • 曾国荃志得意满时,曾国藩多次敲打,数次警告,最终字字验证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曾国荃

    文/赵立波曾国藩的书斋叫做“求阙斋”,按照他的想法就是世间上不要追求圆满,一旦如此下去势必走向滑落得深渊,因此他宁愿抱守残缺,永远不走上名位的巅峰。曾国藩:出大名者更要懂得谦虚,否则容易跌下来,摔得粉碎。通过他的家书和日记,表达最多的就是时刻保持清醒,不膨胀,不贪图名利。在兄弟二人拿下天京后,名望和

  • 曾国荃为将残忍又贪财,做官却为灾民做了件好事,当得起挥金如土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曾国荃

    #打开眼界##坚持每日读史#俗话说“打虎亲兄弟,战场父子兵。”曾国藩是湘军的祖师爷,在灭太平军中立了大功,而他的弟弟们也多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中,曾国荃一生所立功业是最高的。曾国荃在任两江总督之时,左宗棠有求于他,专程赶到南京与他会晤。曾国荃这人喜好被吹捧,左宗棠故作夸张地问他成

  • 曾国荃帐下吉字营为何战斗力爆表,连李秀成都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曾国荃

    曾国荃是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弟弟,早年随兄长曾国藩筹建湘军,招募三千乡勇,救援江西省吉安,对太平军作战,因为刚开始是在吉安作战,故称吉字营,后成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太子少保曾国荃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荃虽然是儒生出身,但是性格与其兄曾国藩截然不同,曾国荃以刚烈倔强著称,并且把湖湘人特有的倔强霸蛮精神带入到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