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太平军西征:石达开两破湘军,曾国藩跳水未成,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绣虎读书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1/10 12:34:12

1853年,洪秀全定都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太平天国。为了打破南京四面受敌的绝境,太平军主动出击,于当年派遣3万精锐北伐。北伐战争前后历时两年,转战六省,拖住了清朝20万大军。同时,北伐又刺激了北方的大起义,此后捻军兴起,继续拖住清朝的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得以放开手脚,发动西征。

一,赖汉英南昌围困战的失利

1853年5月19日,也就是北伐军出动后的第11天,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带领千艘战舰开始发动了西征。赖汉英是太平天国的众多的名将之一,他是广东花县人,是洪秀全妻赖莲英之弟,最初在广西行医。1851年,他和兄弟五人一起参加金田起义,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

赖汉英

胡以晃是广西平南人,原本是广西山区罕见的大地主。胡以晃读书不成,转而习武,考中了武秀才。在一次参加省里的武举考试时,他用力过猛,拉断了硬弓,以至落榜。胡以晃落榜后又遭到当地其他地主的欺凌侮辱,于是在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火种。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一带传教时结识了胡以晃,胡以晃为拜上帝教提供活动经费,胡家院落成为了拜上帝教的活动场所。1851年,胡以晃将自己的田产房屋全部卖掉,支持洪秀全起义。

胡以晃

可见,赖汉英和胡以晃都是拜上帝会的骨干,反映了杨秀清对西征大业的重视。当时长江上太平军千艘往来,飘忽莫测,而清军却没有一舟一筏可以应战。6月10日,西征军攻陷了安徽省会——安庆。随后,西征军兵分两路行动,一路由胡以晃带领,负责镇守安庆,夺取皖北全境;一路由赖汉英带领,继续西征。赖汉英的部队到达了南康府时,这里的百姓逮捕了知府等官员来响应,西征部队得到了扩充。

6月24日,赖汉英的军队到达南昌城下,开始围攻第二座省会城市。然而,西征军这次又遇到了老对手——江忠源。此人原本是湘南一带的团练,有勇有谋。1851年6月,太平军攻克全州后沿着湘江北上,而江忠源则在全州以北的蓑衣渡进行伏击,击杀了冯云山,导致太平军损失万余人。此后,江忠源又参加了长沙之战,保住了长沙的安全。太平军西征后,清朝立即任命张亮基为湖广总督,江忠源为湖北按察使。

张忠源听说南昌被围困,于是请求支援江西。他率1300人到南昌,江西巡抚张芾让张忠源全权指挥所有战事。江忠源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焚烧了南昌城外的所有民居,著名的滕王阁也在这次大火中被焚毁。赖汉英到达南昌后,先下令灭火,接着掘濠起堑,连营数里,围困南昌。

然而,南昌的坚韧程度远超想象,这可能是中国最难攻破的城池之一。早在700年,陈友谅带领几十万军队围攻南昌,也是久攻不下,最终拖到了朱元璋20万军队的增援,于是出现了鄱阳湖之战。赖汉英为了攻破南昌城,使用了挖地道、埋地雷、放毒烟等手段,然而依然没能成功。南昌围困战,前前后后打了三个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无独有偶,北伐军在围攻沁阳时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二,石达开得志于安徽

9月,赖汉英无奈选择放弃围困南昌,带领大军北上进攻九江。撤出江西后,赖汉英的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曾天养带领,负责增援安徽战场,另一部分由石祥祯、韦俊,去攻打湖北。而赖汉英则被调回天京,因久攻南昌不下而被革职。随后,石达开和罗大纲被委以重任,负责西征大事。

石达开是太平军中的军事天才,广西贵县人,从小家境贫困,以烧炭为生。石达开为了谋生,在外奔波,结识了不少的人物,包括罗大纲。1847年,洪秀全和冯云山慕名来访,石达开欣然加入了拜上帝会。萧朝贵在长沙阵亡后,石达开带领军队西渡湘江,开辟湘西战场,取得“水陆洲大捷”。从此,石达开成为太平军先锋,他战无不胜,号称“石敢当”。

石达开

罗大纲,广东丰顺县人,早年为“三合会”首领,后来加入“天地会”。1851年,洪秀全起义,罗大纲带领2000天地会人员在桂平江口投入太平军,被任为左二军军帅。从此,罗大纲转战广西,牵制了大量的清军。太平军在永安被围后,罗大纲带军北上救援,一举攻破“铁打天下第一闸”古苏冲,为突围立首功。攻破全州后,罗大纲和秦日纲共同掌握天国水军。

石达开到达安庆后,改变了围攻城池的战略,选择稳扎稳打。10月份,石祥祯、韦俊已经杀入湖北,进攻田家镇。江中源又立即带领2000人赶往田家镇增援。结果,田家镇还是陷落,江忠源被降四级留任。1853年12月,石达开命令胡以晃、曾天养进攻安徽的新省会庐州,清朝又赶紧任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让他全权负责安徽战场。

胡以晃将庐州城团团围住,陕甘总督舒兴阿和江忠源等清朝的增援部队又驻扎于庐州城外,对太平军形成了反包围。胡以晃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修建堡垒,切断庐州的内外联系。随后,胡以晃击败了玉山的滁州兵、舒兴阿的西北军、音德布的滇军。12月16日,胡以晃以地雷破城,太平军蜂拥而入,庐州城陷。江忠源在睡梦中惊醒,被部下背着逃亡。逃到水关桥时,太平军突然杀来,部下慌忙逃走,江忠源跌落水中淹死。一代名将,竟然死得如此不堪。

随后,胡以晃继续在皖北攻城略地,占领了庐江、六安、潜山、无为等州县。石达开则在安徽去除弊政,选举官员,开科举试,整顿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征收赋税,使得安徽稳定了下来,成为了天京的大后方。1854年初,石达开回京述职,劝说洪秀全放弃了天朝田亩制度。

三,太平军大战湘军

庐州的战事结束后,胡以晃继续经营安徽,曾天养则带领军队进入湖北,和石祥祯会师,继续西征。2月12日,西征军攻破黄州,击毙湖广总督吴文镕。随后,太平军攻陷了武汉三镇,开始向鄂北、湖南挺进。曾天养带领北路大军攻陷了孝感、随州、宜昌等城,但遭遇清军围堵,于是选择南下,攻入岳阳。石祥祯带领南路大军攻入了湖南,直奔太平军的伤心地——长沙。

湘军

在湖南,太平军遇到清朝新式军队——湘军。湘军和清朝过去的八旗、绿营不同,也和传统的地方团练有区别,这是一支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的军队,将帅在军中有绝对的权威。这支军队战斗力强,作战理念先进,人才辈出。石祥祯杀入湖南后,被湘军当头一棒,石祥祯被迫退回湖北。

随后,天国派遣春官右副丞相林绍璋来增援。大军汇合后,再次进攻湖南,夹攻长沙。曾国藩派遣湘军反扑,太平军再次失利。有意思的林绍璋留下小股军队在靖港,自己撤退。曾国藩则亲自带领部队进攻,没想到遭到了惨败,湘军损失了40多艘船只,曾国藩吓到跳水自杀,还好被部下拉起(自导自演)。5月份,太平军和湘军在岳阳一带交战,太平军失败。随后,湘军一路东进,太平军被迫放弃武汉。11月,湘军收复湖北,进逼九江,燕王秦日纲等自焚营垒,东退黄梅。

曾国藩

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石达开、罗大纲再次出师。湘军围攻九江为成,于是“舍坚而攻瑕”,转攻梅家洲和湖口。湘军此次出征,基本上是全军出动,除了曾国藩之外,还有陆师提督塔齐布、湖北按察使胡林翼、道元罗泽南、李孟群、知府李续宾、彭玉麟、副将杨载福等。太平军分别驻扎于湖口、九江,将湘军封锁在鄱阳湖之内。此次大战,湘军一旦失败,则有可能全军覆没。而太平军失败,则天国灭亡。

1855年1月29日,湘军进攻湖口,其中一支轻便善战的小舟部队冲入了鄱阳湖。太平军趁机出动,将湘军的小舟部队拦在湖中,将湘军大船挡在江外。随后,太平军的小艇冲入火攻湘军大船,焚毁湘军40艘船只,湘军被迫退守九江城外的大营。罗大纲则立即在九江小池口驻扎,与之对峙。2月11日,石达开和罗大纲偷袭湘军,湘军损失上百艘船只,“辎重丧失,不复成军”,曾国藩第二次跳水自杀,再次被部下救起。

经过湖口和九江大捷,太平军由守转攻。秦日纲、陈玉成从安徽杀到湖北,于4月3日攻占武汉,打败湖广总督杨霈万余军队,湖北巡抚陶恩培投水自杀。5月31日,陈玉成部在随州击毙了西安将军札拉芬。为了扭转败局,清朝以文代为湖广总督,胡林翼为湖北巡抚,双方呈现对峙局面。为了缓解九江之围的压力,曾国藩派遣湘军道员罗泽南增援湖北,石达开也立即带领2万军队杀入湖北,击败罗泽南。

11月,曾国藩调集更多湘军增援湖北。石达开认为江西必定空虚,于是掉头攻入江西,围困南昌。曾国藩赶紧九江周围的军队救援南昌。于是石达开又分兵扫荡江西其他州府,连下七府四十七县,江西的百姓大量来参军,石达开的部队从1万扩充到了10万。曾国藩哀叹“民心全变,大势已去”。1856年3月,曾国藩将湘军主力聚集于樟树,但是被石达开击溃,曾国藩被石达开围困于南昌。曾国藩赶紧让罗泽南回援,但是罗泽南深陷湖北战场,无法撤退。这时候,曾国藩陷入了绝望。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清朝的江北、江南大营对天京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于是天京方面立即诏令西征大军救援。1856年4月5日,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攻克扬州,攻破江北大营的120多座堡垒。6月,石达开又和秦日纲攻破了江南大营,清军统帅向荣自杀。此战后,三年的天京之围解。

而经过三年的西征,太平军拥有了安徽和江西两大后方基地,扩大了财政和兵源,使得太平天国达到了全胜局面。当然,太平军未能在江西全歼湘军,这又留下了后患。太平军撤退后,清军再次收复武昌,而天国内部则爆发了“天京之变”,天国骨干死亡过半,由盛转衰。

标签: 石达开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宝藏今何在?专家:解开石达开藏宝八个字,一切将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石达开

    如果要从太平天国中找一个值得尊敬的将领,非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不仅文韬武略,而且形象上佳,时人赞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短暂的人生迸发出了耀眼闪光点,被后人所铭记。1857年5月,因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天京,先后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当石达开进入四川

  • 石达开血战宝庆,左宗棠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早期,天王洪秀全麾下五大王中,除东王杨秀清,便数翼王石达开的文韬武略、战力最强,自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到天京之变,石达开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神、"常胜"之王。然而,脱离洪秀全的领导后,石达开却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另一个事实一一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搞分裂绝对不会有好结果。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 太平天国叛变的最高将领,能力不输石达开,晚年为何却到芜湖养老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1856年9月1日,咸丰6年八月初三,同时也是太平天国丙辰6年7月26。这天,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里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件大事不仅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转折点,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中国历史的命运。那就是北王韦昌辉率3000余人,奉洪秀全密诏突然进入南京成将东王杨秀清杀死在府中。随后的两个月内

  • 石达开亲率20万大军北征,4员悍将中途离开,他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石达开

    太平天国,是清末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农民运动。它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摇摇欲坠的晚清彻底拉入深渊。1850年,清王朝沉浸在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悦,距离京城万里之遥的广西金田,以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为首的农民义军头领,举起反抗腐朽满清的大旗。事业未成,忙于争权夺势,核心力量瓦解不到

  • 石达开被凌迟的时候真的是一声不吭吗?已经没有力气惨叫了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石达开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我们都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十足的封建社会,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帝是绝对的权威。从秦朝便可以看出,皇帝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子民能够无条件的服从自己,除了给予甜枣,还会稍加棍棒。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就诞生了很多的刑

  • 山穷水尽时,石达开偷偷留下了唯一血脉,如今他的后人已有上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石达开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对于石达开绝对不会感到陌生,石达开也算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刚开始清政府是不以为然的,但后来太平军却一路高歌,多次击败了清军,清政府这才重视起他们。那时的太平军势力庞大,兵强马壮,说不准可能会灭了清政府。但此时的太平军却从内部产生了矛盾,我们先暂且不提洪秀全那些

  • 洪秀全两兄, 被封王参政,仗势逼走石达开后惨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石达开

    安王洪仁发: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人。早年在家乡种田。未受过教育,不通文墨 。道光三十年(1850),在洪秀全的召唤下,全家从广东赴广西桂平参加金田团营 。后参加太平天国起义。永安封王时,天王长兄洪仁发被封国宗(天王宗室贵戚)。1856年(咸丰6年)因杨秀清、韦昌辉内讧,爆发了“天京事变

  •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他与洪秀全之间到底是矛盾,还是误会?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石达开

    不是负气出走,而是逃命。传说中的神奇谶书《推背图》里说到太平天国:“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可见“王杀王”是太平天国十四年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什么是“王杀王”?简单来说,就是太平天国统治阶层的一次内讧:洪秀全利用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然后又自己动手,杀害了韦昌辉及其

  • 是谁想出用石灰将石达开的儿子杀死这一办法的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石达开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石达开因为体恤百姓民生而被后世所传颂。但就是这样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名誉的人,最终却落得一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甚至他五岁的儿子石定忠都被用石灰堵口鼻而死。先不论清朝对起义将领石达开的处置结果,仅谈其对无辜之子的处置方法,就足够用残忍一词来形容

  •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石达开

    石达开手下4大悍将,抛弃石达开,率20万士兵北上,结局如何?导语:1857年,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翼王石达开对洪秀全失去了信任。在和心腹大将一番商议之后,他当即选择出逃。石达开一路向西打去,并抢到了一些地盘。洪秀全得知后气恼万分,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跑。不过,在石达开逃跑中途,他们遇到了湘军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