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韦孝宽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韦孝宽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78 更新时间:2024/1/16 9:46:52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尉迟迥叛乱。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去世。

主要成就

抵御东魏

  • 巧战潼关

  • 韦孝宽在年纪轻轻之时,就显示出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西魏文帝年间,他一直率军在边境与东魏作战,而且“每战有功”。周武帝即位后,韦孝宽也是他手下重要的戍边将领。

    韦孝宽在战争中勇谋兼备,善于以巧胜敌。东西魏之间的潼关之战就是一例。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正月,东魏统帅高欢率十余万人军西征,兵临黄河,威逼潼关,高欢搭起三座浮桥准备强渡黄河。西魏统帅宇文泰率军前出潼关拒敌,部众仅一两万人,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宇文泰决定采取出其不意、击敌要害的战术。为了欺骗敌人,他自己大张旗鼓地返回长安、声言援助陇右战场,而把主力交给年仅二十八岁的韦孝宽指挥,命他集中兵力,消灭东魏的前锋主力窦泰的部队。

    韦孝宽领命后率军进至潼关地区的小关。经侦察确定利用小关沟深树密的特点设伏。待作好准备后,窦泰已经率部渡过黄河。韦孝宽派出少数兵马前往迎战,佯装败逃把骄横的窦泰部引入西魏军队的埋伏圈儿。待敌人中计之后,韦孝宽死死封住敌人的退路,在西魏其他部队的支援下,全歼窦泰部队。因为事变突然,歼敌时间短,东魏统帅高欢虽然得知窦泰中了埋伏被敌包围,但却来不及渡河解围了,致使窦泰部众遭彻底覆灭之灾。西魏潼关战役的胜利,韦孝宽当居首功。

  • 智胜高欢

  • 韦孝宽因功不断升迁。西魏大统八年(542年)韦孝宽被派驻守玉壁(今山西稷山境内)。这是一处战略要地。大统十二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倾国之兵攻打玉壁。攻下玉壁,东魏可长驱直入西魏境内。东魏大军连营数十里,声势浩大,军威雄壮。韦孝宽奉命坚守玉壁。东魏军队依仗兵多势众,堆起土山,企图居高临下向玉壁城中的西魏军队攻击,但韦孝宽却以木代土,在城中搭起木楼,超出敌人土山的高度,使高欢的第一招失败。

    东魏军队挖地道,企图通过地道进入城中,地道分四路二十一道。韦孝宽针锋相对,他立即命土兵挖壕沟,城外挖地道的东魏士兵,每当挖至沟壕之处就遭西魏兵将擒杀。东魏高欢发怒,增派士兵钻入地道,企图强行攻入,韦孝宽立即命士卒在地道口堆起柴草,又用风车对准洞口吹风,把浓烟排入洞中,使钻入地道的东魏士兵被烟熏死。高欢第二招又告失败。

    高欢又生新计,命令部众绑起草捆,灌入油脂,点燃火焰,抛入城中,企图烧毁城中建筑,但韦孝宽立即命人制作众多铁钩,挂于城墙外围,草捆向城中投掷时,统统被铁钩挂住,燃于城外,高欢的第三招仍告失败。

    高欢苦战五十余天,智穷力尽,营中发生传染病,由于连日劳苦,士兵战死、病死者高达七万余人,损失总兵力的近一半。高欢无计可施,只好乘夜撤军而去。韦孝宽以少量军队坚守玉壁,保卫了边境的安全,挫败了敌人的西进企图。朝廷嘉其功,特授大将军职。

    治军策略

    韦孝宽善于掌握人心,从间谍、士卒到皇帝,对他都很信任。韦孝宽镇守边城,善于抚慰边民,尤其注意不使士卒侵扰对方的百姓。不仅如此,他还用重金收买了许多北齐的人充当间谍。凡有事需要这些间谍去完成,他们都愿意替韦孝宽效力。所以,韦孝宽守边,北齐的重大行动、出兵计划、朝中变故等,他都能及时得知。韦孝宽任用的间谍不仅能通风报信,也能做大事。

    韦孝宽深得周武帝的信任。周武帝一心想消灭北齐,韦孝宽献上三策:第一策是:欲出轵关,厚集诸军,百道齐发;第二策:欲广储蓄,募勇悍以观变;第三策:欲结邻好,待时而动。这些策略多被采纳。

    标签: 韦孝宽

    更多文章

    • 西魏、北周军事家大司空、上柱国:韦孝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

    • 北周隋朝大臣骠骑将军:李子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子雄

      李子雄(?~613年),本名李雄,渤海蓚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格豪爽,胸怀大志。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授帅都督。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开府、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迁骠骑将军,参加隋灭陈之战,拜大将军、江州刺史。平定汉王杨谅造

    • 隋唐名将兵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字坦豆拔,昌黎徒何,奚族。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北周时期,起家司卫都中士。隋朝初期,任左卫司马,袭封邑川县公,迁左勋卫车骑将军。开皇十七年,迁左亲卫府大都督、

    • 明朝名将掌中军都督府事务太师英国公:张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辅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1]),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大司马:曹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休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黄巾起义期间,跑到吴郡讨生活

    • 严世蕃为何被誉为“鬼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1513年4月27日~1565年4月24日),汉族,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江西袁州府分宜人,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严世藩的脑子,其实至少可以占据小半功劳。这话

    • 北周宗室齐王宇文宪立下了哪些战功?如何评价宇文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宪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

    • 北周宗室名将齐王大司马:宇文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宪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

    • 王翦有哪些功绩?对王翦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翦

      中国古代的四大良将,他们不仅战绩辉煌,最后还都得到善终1、秦国名将王翦的韩国王翦没参与意外其他五国的统一都与他有莫大的联系,不是他本人带兵攻下就是他儿子攻下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攻下楚国都城邯郸。在历史的记载中他在攻破燕国以后就告老还乡了,这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总的来说他是秦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在

    • 蜀汉大臣永安都督:陈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到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也有诸葛亮、庞统等谋士。但看过演义的读者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