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韦孝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韦孝宽?

有哪些与韦孝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韦孝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19 更新时间:2023/12/13 13:51:45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尉迟迥叛乱。580年12月19日,韦孝宽在长安去世。

个人评价

李延寿:“韦孝宽奇材异度,纬武经文,居要害之地,受干城之托。东人怙恃其众,悉力来攻,将欲酾酒未央,饮马清渭。孝宽乃冯兹雉堞,抗彼仇雠,事甚析骸,势危负户,终能奋其智勇,应变无方,城守六旬,竟摧大敌。齐人既焚营宵遁,高氏遂愤恚而殂。虽即墨破燕,晋阳存赵,何以能尚?若使平阳不守,邺城无众人之师;玉壁关,函谷失封泥之固。斯岂一城之得丧,实亦二国之兴亡者欤。”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张预:“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以字行。沈敏和正,涉猎经史。孙子曰:‘亲而离之。孝宽诈为手书而间段琛,伪作谣言而诛明月。又曰:‘守而必固。孝宽守玉壁而高欢不能拔。又曰:‘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孝宽以金货啖齐人而知其动静。又曰:‘动如雷震。孝宽谓雷骇电激,所向摧殄。又曰:‘佚而劳之。孝宽欲使齐人有奔命之劳。又曰:‘城有所不攻。孝宽不攻永桥是也。”

余阙:“男子当生为韦孝宽,死为张巡。”

王应麟:“韦孝宽知兵而不知义。尉迟迥之讨杨坚,所以存周也。孝宽受周厚恩,乃党坚而灭迥。坚之篡也,孝宽实成之,难以逭春秋之诛矣。”

朱熹:”韦孝宽智略如此,当杨坚篡周时,尉迟迥等皆死,孝宽乃献金熨斗。始尝疑之:既不与它为异,亦何必如此附结之?元来到这地位,便不与辨,亦不免死。既不能死,便只得失节耳。“

陈元靓:“瞻彼郧公,蔼为国器。玉壁坚兵,江陵揽辔。谋猷既立,风不坠。清庙载登,历载旡愧。”

轶事典故

植树便民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韦孝宽任雍州刺史。此前,雍州路旁每隔一里设置一个土堠(古代在路侧堆起的土堆,用来标记里程),但一下雨,土堠就被损坏,所以经常要修复。韦孝宽上任后,便下令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堠,既免去不断修复之劳,又让行人得以在树下乘凉休息。朝廷闻知此事,很是赞赏。于是令诸州夹道每隔一里种植一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则种五棵。

传谣杀敌

北周韦孝宽为人多智善谋,善于使用间谍,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他从北齐收买过来的间谍,都很尽职。北齐有位战功卓著的将军叫斛律光,能征善战,英武无畏。韦孝宽为了除掉这个敌手,先让参军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这里的升,原指旧时的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歌谣里的百升暗指斛律光的“斛”字。北齐皇室姓高,歌谣中的“高山”.影射北齐王。“槲树”影射斛律光。这两句歌谣的意思是说:斛律光想要当皇帝,北齐将要垮台了。韦孝宽令间谍们把写有这些歌谣的传单散发到北齐京城邺(今河北临漳)。当时任北齐宰相的祖珽,恰与斛律光有私仇。祖珽见有这样的传单,又添枝加叶渲染扩大,并让小孩子在大街小巷传唱,传得满城风雨,然后将情况汇报给北齐后主高纬。后主不辨真伪.怀疑斛律光要造反,立即下令杀了斛律光。韦孝宽没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一名劲敌。

摆筵脱身

隋国公杨坚被封为左大丞相后,权大震主,野心勃勃。相州总管尉迟迥看出杨坚心怀叵测,想出兵攻打他。杨坚也觉得尉迟迥对自己存在威胁,就派亲信韦孝宽去替换尉迟迥。韦孝宽素知尉迟迥的为人,深知此行可能遭到不测,故而边赶路边思索应对之策。尉迟迥果然对韦孝宽来替换自己十分不满。准备致韦孝宽于死地,于是派人去催促韦孝宽上任。韦孝宽假托有病,故意行程缓慢,拖延时间,并派人以求医找药为名,去尉迟迥所在地暗中探察情况。当时,韦孝宽的侄子韦艺任魏郡太守,受尉迟迥统领,两人结为死党。尉迟迥派他催促韦孝宽上任。

韦孝宽知道尉迟迥心怀鬼胎,便追问韦艺此行的真实目的,见韦艺不肯说实话,便以死相威胁。韦艺胆小,只得吐露真情。韦孝宽意识到尉迟迥很快就会派人来追杀他,便立即西逃。在逃与追的过程中,韦孝宽使出了一条妙计。他根据尉迟迥好酒贪杯的毛病,来了个盛宴滞敌的对策。韦孝宽每到一驿站,都对驿站的管事说:“蜀公尉迟迥大人将要到来,你们赶快准备好酒好菜迎接他。”并在临走时将驿站的好马全部牵走。尉迟迥果然派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带着几百人马来追韦孝宽。他们看到每个驿站都有好酒好菜招待,还以为尉迟大人威震四方,连驿站也诚惶诚恐,庆幸自己口福不浅,哪知道这是对手备下的酒肉计,当下便尽情地吃了一顿又一顿,这样就大大地迟滞了追击韦孝宽的时间。当他们酒足饭饱,准备换马时.驿站的好马又都被韦孝宽带走,他们只得慢慢地行走。韦孝宽则趁机逃得远远的。

标签: 韦孝宽

更多文章

  • 韦孝宽是如何治军的?韦孝宽又是如何抵御东魏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

  • 西魏、北周军事家大司空、上柱国:韦孝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平定

  • 北周隋朝大臣骠骑将军:李子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子雄

    李子雄(?~613年),本名李雄,渤海蓚县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冀州刺史李桃枝之子。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格豪爽,胸怀大志。跟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授帅都督。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开府、建昌县公。隋朝建立后,迁骠骑将军,参加隋灭陈之战,拜大将军、江州刺史。平定汉王杨谅造

  • 隋唐名将兵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屈突通

    屈突通(557年~628年),复姓屈突,字坦豆拔,昌黎徒何,奚族。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北周时期,起家司卫都中士。隋朝初期,任左卫司马,袭封邑川县公,迁左勋卫车骑将军。开皇十七年,迁左亲卫府大都督、

  • 明朝名将掌中军都督府事务太师英国公:张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辅

    张辅(1375年-1449年9月1日[1]),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将,河间王张玉长子。张辅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以右副将军随成国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帅,屡战告捷,于次年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

  • 三国曹魏宗室名将大司马:曹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休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黄巾起义期间,跑到吴郡讨生活

  • 严世蕃为何被誉为“鬼才”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世蕃

    严世蕃(1513年4月27日~1565年4月24日),汉族,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江西袁州府分宜人,明代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严世藩的脑子,其实至少可以占据小半功劳。这话

  • 北周宗室齐王宇文宪立下了哪些战功?如何评价宇文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宪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

  • 北周宗室名将齐王大司马:宇文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宪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母为宇文泰妃达步干氏。周孝闵帝、周明帝、周武帝异母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宪初封涪城县公,后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即位,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即位,授任大

  • 王翦有哪些功绩?对王翦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翦

    中国古代的四大良将,他们不仅战绩辉煌,最后还都得到善终1、秦国名将王翦的韩国王翦没参与意外其他五国的统一都与他有莫大的联系,不是他本人带兵攻下就是他儿子攻下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攻下楚国都城邯郸。在历史的记载中他在攻破燕国以后就告老还乡了,这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总的来说他是秦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