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绰一生有哪些成就?对苏绰的评价如何?

苏绰一生有哪些成就?对苏绰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25 更新时间:2024/1/19 5:25:56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愈发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信任,被拜为大行台左丞,参与机密,助其改革制度。曾创制计账、户籍等法,精简冗员,设置屯田、乡官,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累升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封美阳伯。 大统十二年(546年),苏绰因积劳成疾而病逝,年四十九。周明帝二年(558年),配享周太祖(宇文泰)庙庭。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追赠邳国公。

主要成就

六条诏书

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这六条是:

“先治心”。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这样,邪恶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与之相关,治民者要治身,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先治心”这一条就是要求执政者端正认识,以身作则。

“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尽地利”。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而且,精简机构,罢黜冗员。

“恤狱讼”。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均赋役”。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令百官习诵,规定各地郡守令长不通晓六条诏书者不许当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六条诏书”的实施,对西魏政治的整饬及国力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使原来弱于东魏的西魏迅速转弱为强,从而为承继西魏的北周统一北方以及隋统一全中国创造了条件。

朱出墨入

“朱出墨入”的始祖

苏绰不仅改革了户籍与记账法则,也因为提出“朱出墨入”而成为这一记账方法的始祖。

苏绰制定的记账﹑户籍之法早已失传。但其创始的“方案程式”统一了记账与户籍的内容与规格,并为隋唐所继承发展。从敦煌出土的《大统十三年瓜州效谷县计帐》残卷可以看出,当时是按户统计,在每户户主之后,逐一登记户内成员以及依附人口(奴婢等)之名,每人名下记载性别、年龄、丁中等情况,并登记受田数字、应纳租调数。然后一户作一总计,分类统计应交纳的租调数。大约以若干户或按行政区划为单位,再作一总的统计。由于这种记账户籍之法,对于做好国计、资助军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宇文泰十分重视,并把这一记账方法规定为做官的条件之一,要求官员熟练掌握。不过,制订记账是在实行均田制及租庸调制的情况下推行的。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以后,“不以丁身为本”,这种主要以人口变化为内容的记账大约就废弛了。

然而,“朱出墨入”却至今能找到其身影。苏绰提出,用红色与墨色区别收支情况。这一记账方法也演变为“红头文件”,成为后世乃至今日的文案程式。“红头文件”中,“朱出墨入”指的是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标。至今,这一格式沿用了近1500年。只是墨标在今天的下级上呈文书中已不复见,所用的也是“红头文件”了,“红头文件”的格式也由此沿用至今。

人物评价

宇文泰:

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北史》引)

苏尚书平生谦退,敦尚俭约。(《周书》引)

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 (《周书》引)

麻瑶:“绰既操履清白,谦挹自居,愚谓宜从俭约,以彰其美。” (《周书》引)

杨坚:“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魏故度支尚书、美阳伯苏绰,文雅政事,遗迹可称。展力前王;垂声著绩。宜开土宇,用旌善人。”(《追封苏绰为邳国公诏》)

令狐德棻:“太祖(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治定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场屡扰,而内亲外附。斯盖苏令绰之力也。名冠当时,庆流后嗣,宜哉。” (《周书》)

李延寿:“周文(宇文泰)提剑而起,百度草创,施约法之制于竞逐之辰,修太平之礼于鼎峙之日,终能斫雕为朴,变奢从俭,风化既被,而下肃上尊,疆埸屡动,而内安外附,斯盖苏绰之力也。” (《北史》)

朱敬则:“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诸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王导)之经理琅琊,景略(王猛)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杨愔)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隋高祖论》)

杜佑:“历观制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兴也得太公,齐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强也得商鞅,后周有苏绰,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通典》)

司马光:“性忠俭,常以丧乱未平为己任,荐贤拔能,纪纲庶政;丞相泰推心任之,人莫能间。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有须处分,随事施行,及还,知而已。……每与公卿论议,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劳成疾而卒。” (《资治通鉴》)

朱熹:“三代而下,制度稍可观者,唯宇文氏耳。苏绰一代之奇才,今那得一人如此!”(《朱子语类》)

标签: 苏绰

更多文章

  • 西魏政治家支尚书兼司农卿美阳伯:苏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绰

    苏绰(498年-546年),字令绰,京兆郡武功县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名臣,三国时曹魏侍中苏则九世孙,与从兄苏亮并称为“二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绰年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早年担任行台郎中。后得仆射周惠达的举荐,被任为著作佐郎。此后

  • 北周大臣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高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高宾

    高宾(504571年),字号不详,渤海郡蓚县人,北周时期大臣,隋朝名相高颎之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聪颖,文武双全。初仕东魏,历任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立义都督。大统六年(540年),投奔西魏,官至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大都督。北周世宗即位后,担任咸阳郡守,政

  • 如何评价高颎?有哪些与高颎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颎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

  • 在政治、军事方面高颎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颎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颎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注意保护有功之臣。为人谦逊,不居功自傲。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为相执政近二十年,竭诚尽

  • 西魏北周名将大将军:贺若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贺若谊

    贺若谊(520-596年),字道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到隋朝名将,右卫将军贺若统第三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刚烈果断,有才干谋略。西魏时,门荫入仕,赐爵容城县男,累迁通直散骑常侍。支持宇文泰占据关中,结盟茹茹王庭,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秦州长史。北周建立

  • 有哪些与贺若弼相关的轶事典故?对贺若弼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

  • 北周隋朝名将右武候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贺若弼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

  • 北周隋朝大臣内史令:杨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约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58

  • 北周大臣载师下大夫、骠骑大将军:杨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敷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通直散

  • 隋朝权臣杨素嫡长子:杨玄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玄感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大业九年(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