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大臣西晋宗室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大臣西晋宗室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3/12/24 21:59:25

司马孚是曹魏、西晋时的重臣,既协助其兄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也眼睁睁的看着侄孙司马炎篡魏建晋,但他在西晋时期却一直以曹魏忠臣自居。那么司马孚身为西晋皇亲,为何至死以曹魏忠臣自居呢

一,依靠曹植

司马孚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自幼温和谦让,博览群书,很有才能,与哥哥司马懿等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达”。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司马孚依旧刻苦学习,宽和待人。曹操在汉末群雄中崛起,统一北方,其子曹植很有才能,招贤纳士,司马孚便前往依附曹植。曹植恃才傲物,因此行为放荡,司马孚曾多次劝谏,但曹植都没有听从。结果曹丕在储位争夺战中获胜,成为曹操的继承人。

二,入仕曹魏

建安二十五年(220),魏王曹操去世,其子曹丕十分悲痛。司马孚对曹丕进谏说:“先王驾崩,殿下应该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以江山社稷为重。”曹丕于是停止哭泣。群臣听闻曹操去世,也十分悲痛。司马孚大声说:“先王去世,天下震动,应该早些拜见新君,使得天下安定,怎能只是哭泣呢?”群臣于是向曹丕朝拜,恭贺他即位魏王。不久曹丕篡汉,自立为帝,建立曹魏。曹丕刚即位,下令选拔贤才。曹丕的旧部便暗示主管的官吏,先任用他们。司马孚听了,便对曹丕说:“陛下刚即位,应该选择天下贤才。如果任用的故旧不称职,那让他们得到官位又有什么用呢?”曹丕听从,于是任命司马孚为中书郎、给事常侍,让他推举贤才。

孙权畏惧刘备,向曹丕称臣,为了表示诚意,愿意送子为质及归还魏将于禁。孙权的儿子与于禁迟迟没有入魏,曹丕有些怀疑孙权的诚意,便问司马孚怎么看。司马孚回答说:“陛下刚即位,孙权就称藩臣服。陛下更应该以宽厚对待孙权,不应心生猜忌。孙权久据江东,不会在乎一个于禁。于禁迟迟不来,应该是路上拖延。”不久于禁回到曹魏,但孙权却没派儿子入朝。曹丕大怒,于是讨伐孙吴,自此魏吴决裂。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子曹叡即位,任命司马孚为度支尚书,管理财政。司马孚见诸葛亮屡次伐魏,便提前做了准备,一方面选两万精兵,作为抵御蜀汉的预备队;一方面又将冀州百姓迁往关中作为军屯,实行兵农合一。自此关中一带富足,足以抵御蜀汉。

三,相助兄侄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死,子曹芳即位,由曹爽辅政。曹爽独揽大权,任人唯亲,打压司马懿等元老重臣,引起了群臣的不满。正始十年(249年),司马孚跟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消灭了曹爽集团,升任侍中。

嘉平五年(253年),东吴大将诸葛恪率军伐魏,围攻合肥新城。曹魏权臣司马师于是派叔叔司马孚带领20万魏军抵御。司马孚到达寿春,派毋丘俭救援合肥。众将想要迅速攻打吴军,司马孚说:“进攻这种事要凭借对方的力量取得成功,而且要狡诈,不能力战。”魏军于是停留一个多月,诸葛恪则因为久攻合肥不下,只得退兵。

四,晋朝魏臣

孚虽见尊宠,不以为荣,常有忧色。临终,遗令曰:“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晋书·列传七)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权,起兵讨伐司马昭,但因为势力弱小,被司马昭部下成济杀死。曹魏群臣见皇帝被害,不知司马昭的态度,不敢前往哀悼。司马孚则直接趴在曹髦的身体旁边哭泣说:“杀害陛下是臣的罪过。”司马孚迫使侄儿司马昭缉拿凶手,司马昭于是将成济处死抵罪。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强迫魏帝曹奂禅让,建立西晋。司马孚十分悲痛,拉着曹奂的手说:“臣到死的那一天,都是大魏的忠臣。”司马炎则封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孚虽接受侄孙司马炎的封赏,但不以西晋臣子自居,反而以曹魏忠臣自居。泰始八年(272年),司马孚逝世,临死前命人在墓碑上刻上他是魏臣。

总的来说司马孚担任曹魏大臣多年,对曹魏有深厚的归属感。但他又是司马家的人,也必须为司马家族的前途考虑。当曹魏与司马家爆发强烈冲突时,他进退两难,既不想看到曹魏灭亡,也不能阻止司马家篡魏,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所以一直以曹魏忠臣自居。

标签: 司马孚

更多文章

  • 隋唐时期大臣岭南割据者左武卫大将军:冯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盎

    冯盎(?~646年),字明达,高州良德(今广东省高州市)人。隋唐时期大臣,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少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门荫,授宋康县令。平定王仲宣起义,授任高州刺史,陆续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獠人叛乱,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随隋炀帝出征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

  • 除了画家阎立本还有别的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立本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

  • 西汉外戚大臣大司马:王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商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这一期起源于汉宣帝时期的宫女王政君。王商,西汉外戚、大臣,是涿郡蠡吾人,后来跟随父母迁徙到杜陵。与上一任丞相匡衡的身份相比,王商更最尊贵,他是皇室外戚出身,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汉元帝刘奭侍妃王政君的哥哥,与汉宣帝刘询也是表兄弟,在元成时期地位仅次于大

  • 东晋北府兵将领龙骧将军武冈县男:刘牢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牢之

    刘牢之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既在淝水之战击退秦军拯救了东晋,也曾经手握北府兵大权,连叛三主,背上反复无常的恶名。最终被迫自杀身亡。那么刘牢之是如何影响东晋局势的呢一,对抗前秦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早年从军,因为骁勇得以入选北府兵,担任参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中的精锐为先锋,多次击败秦军,使得

  • 十六国后赵谋士功臣大执法:张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宾

    张宾,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宾是十六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辅佐后赵君主石勒立足河北,吞并幽并。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从四处游击变为立足襄国,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建立后赵。那么张宾是如何辅佐石勒的呢一,少有大志张宾是中山太守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李广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

  • 西汉学者丞相安昌候:张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禹

    张禹,字子文。他本是河内轵县人,之后与父亲一起移居到了莲勺。他年少时对卜卦、占卜之术颇有了解,每每在集市上看到卦相摊上有人卜卦时还能从旁参言。长大后的张禹去长安拜师学习了《易经》与《论语》等书。在名家的指点下,聪明好学的张禹学问日进,也渐渐有了些名气,也慢慢有了不少学生,在众人的推荐下他被推荐为郡

  • 三国蜀汉外戚将领左将军高阳乡侯:吴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懿

    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记载,吴懿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早年吴懿的父亲和刘焉关系很好,因此在刘焉被任命为益州牧后,吴懿带着全家随刘焉一起入蜀。汉朝时期谶纬学十分流行,当时刘焉有自立为帝的想法,又有相面之人说吴懿的妹妹日后是极贵之相,便让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建

  • 三国蜀汉大臣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严

    三国中,有一位大将,武力被严重低估,刘备取益州的时候,他与黄忠大战五十回合,居然战平,此人无力不在黄忠之下,他后来被收降,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深受刘备器重,此人是谁呢?他最终是怎么被收降的呢?这位大将不是别人,是李严。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在正史中,李严深受刘备重用,刘

  • 唐太宗正妻长孙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高宗之母。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