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后期秦国丞相应侯:范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后期秦国丞相应侯:范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46 更新时间:2024/1/4 12:19:11

范雎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谋略家,为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使得秦国结交齐楚,蚕食韩魏,更击败赵国,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范雎是如何辅佐秦昭襄王的呢

一,魏国受辱

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早年在中大夫须贾手下效力。一天,魏昭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行。结果须贾出使数月,一直不受齐襄王重视,反而范雎受到齐王赏识,获赠黄金美酒。虽然范雎不敢擅自接受齐王的礼物而将此事告诉须贾,但须贾仍然怀疑范雎,认为他是出卖魏国才获得齐王的赏赐,因此对范雎十分怨恨。

须贾返回魏国,将此事告诉宰相魏齐。魏齐大怒,令人鞭打范雎,把他打个半死。范雎知道魏齐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于是假死以求活命。魏齐误以为范雎死了,便让人把他扔在茅厕里面,还让宾客在范雎身上小便,以震慑企图出卖魏国的人。

范雎对看守的人说:“先生如果能救我一命,那我以后肯定会重重报答。”看守可怜范雎,为了救他一命,便向魏齐请示将范雎扔到荒郊野外。魏齐喝的醉了,便答应了看守的请求。范雎因此得以逃过一劫。后来魏齐酒醒后悔,便派人追寻范雎。郑安平得知,急忙将范雎藏匿起来。范雎为了掩人耳目,于是改名为张禄。

二,前往秦国

秦昭襄王派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便混入他身边服侍。王稽问郑安平说:“魏国可有愿意为秦国效劳的贤人吗?”郑安平回答:“有一位张禄先生,他很有才能,大人可以一见。”于是夜里郑安平偷偷地带范雎去见王稽,双方见面不久,王稽就认为范雎是人才,准备带他入秦。

王稽带着范雎入秦,很快到达秦国边境。范雎见到有大队人马向他们走来,便问王稽是那是什么人。王稽回答是宰相穰侯在巡视郡县。范雎说:“我听说穰侯在秦国专权,最讨厌六国的说客入秦。此番相见一定会羞辱我,不如我隐藏起来较好。”

不久穰侯前来,见到王稽便问他六国的情势,然后又问他有没有带六国说客入秦。王稽说不敢,穰侯于是离开。范雎对王稽说:“我听说穰侯很有谋略,为人也十分多疑。刚才他怀疑车里有人,只是忘记搜查了。不久他一定会过来搜查,不如你我先暂时分开。”果然穰侯后悔,派人前来搜查,但没有找见说客,只得离去。范雎这才跟着王稽到了咸阳。

三,游说秦王

王稽向秦昭襄王复命并推荐贤人张禄,称赞他是大才,可以帮助秦国富强。秦昭襄王认为张禄是个夸夸其谈的人,对王稽的话不以为意,使得范雎苦等了一年。

当时宣太后与穰侯等人专权,使得秦昭襄王有名无实。范雎便向秦昭襄王上书称:臣听说贤君治国,那有才能的人一定会得到重用,劳苦功高的人也会位高权重,没有才能的人也会遭到贬黜。贤君也了解国事的成败,有益的政策就实行,有害的政策就舍弃,有疑惑的政策也会去试一试。臣有一些肺腑之言想对大王说,希望大王见臣一面,如果臣的话没有用,那就请大王立即处死臣。秦昭襄王看了很高兴,便立即派人召见范雎。

范雎入宫见秦王,故意走错道路与宫人发生争执,还对秦昭襄王大声说:“秦国哪里有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想以此来激怒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听了很有感触,急忙向范雎道歉赔罪,说自己政务繁忙,并非故意冷落他。

秦昭襄王带范雎前往密室,向他请教。范雎说:“臣与大王交情不深,但臣说的确是大王与至亲骨肉间的事。臣知道这番话说出来有可能明天就会身首异处,但臣也得冒死直言。大王如果按臣的话去做,那臣也就死而无憾了。臣只是担心天下的人只看到臣尽忠为主却惨遭杀害,再也没有人敢为秦国效劳。大王对上畏惧太后,对下被群臣迷惑,处于深宫之中而孤立无援,恐怕早晚有一天会被奸人所害,国破家亡。”秦昭襄王听了十分震惊,急忙向范雎行礼说:“先生是上天派来辅佐寡人的,希望先生一定要教教寡人。”

四,远交近攻

范雎说:“秦国是四塞之国,四周皆有天险,易守难攻,是王者之地。秦民勇于公战而畏惧私斗是王者之民。大王拥有这么好的条件,早就能称霸天下。但是秦国却龟缩在函谷关不敢东出,一方面是因为穰侯不肯尽力,一方面是大王的计策失误。”秦昭襄王听了说:“请先生继续教寡人。”

范雎说:“齐闵王同韩魏攻打楚国获胜,拓地千里,但齐国却没有获得一寸土地。不是齐国不想获得,而是那些土地离韩魏近而离齐国远,使得齐国无法长期占有。所以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得到的土地都与秦接壤,秦国也能长期据有。现在韩魏处于天下中心,大王若想成就霸业一定要控制韩魏。秦若控制韩魏,赵楚就会畏惧,燕齐也会臣服。”秦昭襄王说:“那应该如何控制魏国?”范雎说:“伐魏。”秦昭襄王于是派范雎伐魏,获得许多土地。随后范雎又劝秦王伐韩,迫使韩国向秦臣服。

五,睚眦必报

秦昭襄王与范雎日益亲近,范雎便对他说:“臣在山东时,只知道秦国有太后,不知道有秦王。现在秦国由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等人专权,大王却没有多少权力。夏商周三代都是因为君主大权旁落,奸臣专权而亡。现在秦国朝堂都是穰侯的亲信,恐怕过不了多久秦国就不是大王的了。”秦昭襄王听了十分震惊,于是不让太后干政,将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赶出咸阳,彻底控制了秦国大权,范雎也因此得封应侯,担任宰相。

魏国听闻秦国要伐魏,急忙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听闻须贾前来,故意穿着破衣烂衫去见他。须贾见范雎穷困,心生怜悯,便赠他衣物。须贾又问范雎秦相张禄如何,范雎称自己的主人与张禄交好,可以代为引荐。须贾便随范雎去见张禄,到了相府门口,范雎称要先行禀告,让须贾在门外等待。

须贾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范雎出来,便问相府门人,得知范雎就是张禄,十分害怕,只能负荆请罪求见范雎。范雎见到须贾,责备他陷害自己,让手下喂他吃马料以示羞辱。然后范雎又命须贾回去告诉魏王,送魏齐的人头谢罪,不然灭了魏国。魏齐知道范雎不会放过自己,于是自杀而亡。

范雎感谢王稽、郑安平帮过自己,便为二人向秦昭襄王请赏。秦昭襄王感念范雎辅佐自己有功,便封王稽为河东郡守,郑安平为将军。在范雎的辅佐下,秦国屡次伐韩,夺取众多土地。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范雎设计使赵国将廉颇撤换为赵括,为长平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事后范雎与白起不合,便在秦昭襄王面前进谗害死了白起。

郑安平率军伐赵,结果被赵军围困投降,范雎为此十分忧虑。后来王稽又因为与诸侯勾结,谋叛秦国被处死,范雎更加忧虑。秦昭襄王害怕范雎愧疚,便想办法激励范雎像以前一样继续为他出谋划策。但是范雎却更加愧疚,害怕秦昭襄王治罪,不久忧惧而亡。

总的来说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巨大功劳,使秦国对六国蚕食鲸吞,日益强大,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他为人过于睚眦必报,害死白起,误用郑安平、王稽,最后郁郁而终。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东晋军事家、民族英雄镇西将军:祖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1]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率领亲党避乱于江淮,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

  • 西晋宗室晋惠帝之子皇太子:司马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遹

    司马遹,晋惠帝司马衷的庶子,也是唯一的儿子。跟着一起探寻。因为他自幼聪明,所以很得晋武帝喜爱,成为晋武帝心目中晋惠帝的理想皇储。可惜司马遹还没有等到继承晋惠帝的皇位,就被贾后害死了。那么司马遹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拯救西晋一,武帝爱孙司马遹是晋惠帝与谢玖之子,因为自幼聪明伶俐,因此很得其祖父晋武帝的喜

  • 三国曹魏大臣西晋宗室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孚

    司马孚是曹魏、西晋时的重臣,既协助其兄司马懿夺取曹魏大权,也眼睁睁的看着侄孙司马炎篡魏建晋,但他在西晋时期却一直以曹魏忠臣自居。那么司马孚身为西晋皇亲,为何至死以曹魏忠臣自居呢一,依靠曹植司马孚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之子,自幼温和谦让,博览群书,很有才能,与哥哥司马懿等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

  • 隋唐时期大臣岭南割据者左武卫大将军:冯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冯盎

    冯盎(?~646年),字明达,高州良德(今广东省高州市)人。隋唐时期大臣,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之孙,石龙太守冯仆之子。少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门荫,授宋康县令。平定王仲宣起义,授任高州刺史,陆续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獠人叛乱,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随隋炀帝出征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朝灭亡

  • 除了画家阎立本还有别的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立本

    阎立本(601年673年),雍州万年人,唐朝时期宰相、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阎立本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绘画历史上,阎立本是能够排进前十的顶级大画家。他所创作的《步辇图》,更是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

  • 西汉外戚大臣大司马:王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商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这一期起源于汉宣帝时期的宫女王政君。王商,西汉外戚、大臣,是涿郡蠡吾人,后来跟随父母迁徙到杜陵。与上一任丞相匡衡的身份相比,王商更最尊贵,他是皇室外戚出身,是汉宣帝母亲王翁须之兄王武的儿子,汉元帝刘奭侍妃王政君的哥哥,与汉宣帝刘询也是表兄弟,在元成时期地位仅次于大

  • 东晋北府兵将领龙骧将军武冈县男:刘牢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牢之

    刘牢之是东晋时期的名将,既在淝水之战击退秦军拯救了东晋,也曾经手握北府兵大权,连叛三主,背上反复无常的恶名。最终被迫自杀身亡。那么刘牢之是如何影响东晋局势的呢一,对抗前秦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早年从军,因为骁勇得以入选北府兵,担任参军。刘牢之率领北府兵中的精锐为先锋,多次击败秦军,使得

  • 十六国后赵谋士功臣大执法:张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宾

    张宾,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元勋、政治家,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宾是十六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辅佐后赵君主石勒立足河北,吞并幽并。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从四处游击变为立足襄国,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得以发展壮大,建立后赵。那么张宾是如何辅佐石勒的呢一,少有大志张宾是中山太守

  •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李广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广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

  • 西汉学者丞相安昌候:张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禹

    张禹,字子文。他本是河内轵县人,之后与父亲一起移居到了莲勺。他年少时对卜卦、占卜之术颇有了解,每每在集市上看到卦相摊上有人卜卦时还能从旁参言。长大后的张禹去长安拜师学习了《易经》与《论语》等书。在名家的指点下,聪明好学的张禹学问日进,也渐渐有了些名气,也慢慢有了不少学生,在众人的推荐下他被推荐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