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周瑜的历史功绩

如何评价周瑜的历史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11 更新时间:2024/1/2 8:59:12

在汉末三国时期,周瑜无疑是一位顶级名将。提到周瑜这位名将的战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

对此,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占据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周瑜的一生,除了赤壁之战,还有哪些战绩值得一提?对此,在笔者看来,除了赤壁之战,周瑜短暂的一生还屡立战功,为东吴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孙策平江东之战

首先,对于周瑜来说,还参加了孙策平江之战。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 。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兴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正好孙策率军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长江,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

在此基础上,周瑜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六郡。具体来说,周瑜随从孙策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在周瑜的辅佐之下,孙策不仅攻占了多个郡县,更将自己的大军扩张到数万人规模。而这,自然促使孙策成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

在拥有一定的兵力和地盘之后,孙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才华横溢的周瑜,袁术当然也希望招揽。不过,周瑜看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拒绝了袁术的征召。

二、两次征讨荆州江夏太守黄祖

其次,就江夏太守黄祖来说,可以说是江东孙氏在初期的头号敌人。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而这,自然也意味着在孙策、孙权心目中,黄祖和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

于是,不管是孙策生前,还是孙权掌权之后,都没有停止攻打黄祖的战役。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黄祖的将领甘宁前来归降,周瑜和吕蒙一起推荐他,因此受到了孙权的重用。因此,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斩杀了黄祖麾下的部将邓龙,更俘获了日后大有作为的甘宁,这无疑增强了江东的武将实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征讨江夏的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抓获黄祖。孙权下令斩首黄祖。对于这场战役,也被称之为江夏之战。此战之后,孙权将江夏战俘押走后,刘表长子刘琦试图接替黄祖,率部东迁。但是,荆州牧刘表病亡后不久,曹操就大军南下了,荆州北部未经太多抵抗就落入曹操之手。无法控制江夏的刘琦驻军汉津,遇见逃避曹操追杀的刘备,合兵去夏口求助于孙权。

因为江夏以黄氏发源地闻名,在得知曹操夺取荆州北部后,孙权放弃了控制江夏的想法。刘表部将文聘在刘表死后投降曹操,成为新的江夏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江夏之战中,虽然周瑜没能成功占据江夏郡,但是,周瑜在这场战役解决了黄祖这一江东仇敌,同样是大功一件。如果黄祖没有被除掉的话,那么,他在归降曹操之后,无疑会成为曹操的重要帮手,这会对之后的赤壁之战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南郡之战

南郡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为夺取南郡与曹军展开的战役。此战由建安十三年(208年)开始至建安十四年(209年)结束,战斗时间将近一年。交战方联盟军以周瑜、刘备为主帅,参战将领有程普、关羽、张飞、甘宁、凌统、吕蒙等。曹军以曹仁为主帅,参战将领有徐晃满宠李通等。由此,对于南郡之战来说,可谓是名将云集,比如蜀汉五虎上将之中的关羽、张飞,也参与了这场战役,而且事实上接受周瑜的调度。至于曹魏一方,也有曹仁、徐晃等名将。公元209年,在相持一年之久后,孙权军所杀伤甚众。曹仁在损失惨重后便弃城退走。南郡遂为东吴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周瑜打下南郡后,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将南郡借给刘备,想让刘备直接抵挡北方曹操。所谓借荆州实际上是借南郡,荆州襄阳、樊城等地尚在曹操手里,刘备自己打下了江南四郡,还有之前刘表之子刘琦占据的江夏。孙刘联盟围绕“借荆州”发生了许多摩擦。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同意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对此,在笔者看来,周瑜如果不是36岁就去世的话,那么,他的武将生涯,将拥有更为辉煌的战绩,甚至整个汉末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周瑜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韩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琦

    说到韩琦不知道大家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真的非常非常著名的一个人,他是宋朝事情的人物,他不仅仅能外抵御西夏,内还能治理蜀地,所以是非常非常著名的一位宋朝官员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对这个韩琦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这个真实的韩琦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真实的他是个什么情况呢?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

  • 东汉和熹邓皇后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熹邓皇后

    和熹邓皇后,东汉和帝皇后。名绥﹐谥熹。父训为护羌校尉﹐母阴氏﹐为光武帝皇后从弟之女。和帝永元七年(公元95)选入宫中﹐次年为贵人﹐十四年立为皇后﹐元兴元年(105)和帝死﹐邓后迎立出生始百余日的刘隆为殇帝﹐尊为太后﹐临朝称制﹔次年安帝继立﹐犹临朝政﹐称制凡十六年。和帝时﹐宦官郑众因参与谋诛外戚窦氏﹐

  • 清朝宗室和硕諴亲王爱新觉罗.允祕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允祕

    爱新觉罗·允祕(1716年~1774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祕,清朝宗室大臣,清康熙帝第二十四子(最小的儿子),母为穆嫔陈氏。清世宗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规避皇讳,改名允祕。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册封为和硕諴亲王。历任镶白旗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都

  • 五帝之一的舜帝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舜帝

    舜是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后人尊称舜为帝王,并且被列为五帝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舜的历史功绩一.修善法律以法治天下。舜登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善法律,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舜命令皋陶统一制定法律,让天下之人依法行事。舜把常用的刑罚用图案镌刻于各种器物之上,向百姓进行宣传,以

  • 明朝孝靖皇太后王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恭妃

    孝靖皇太后王氏,出生不高,他父亲是正六品锦衣卫。万历初年王氏被选入宫中为宫女,侍奉神宗的生母李太后。万历九年,16岁的王氏明神宗遇见并临幸,第二年生下神宗长子朱常洛,那时候中宫皇后没有儿子,按照祖制朱常洛应该被封为太子。本以为母凭子贵,从此一生荣华富贵享不尽。没想到的是,这是苦难生活的开始。贵妃郑氏

  • 清朝后期中兴大臣胡林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林翼

    如没有胡林翼,就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曾国藩,也没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但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而不知道胡林翼的才学与能力,其实不逊色于曾国藩和左宗棠,只不过他去世太早了,没能活到知天命之年。而他的早逝,也使得他的名字,过早地湮没在同时代名臣的光影之下。众所周知,对曾国藩,国共两党的领袖都十分推崇

  • 曾国藩是如何评价胡林翼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曾国藩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也是著名湘军的首领,在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曾国藩率领着湘军屡次战胜太平军,不仅仅是如此曾国藩对清朝产生了影响也是巨大的,就是这样的曾国藩却对胡林翼赞赏有加,曾国藩曾称赞胡林翼的才干胜过自己十倍,而胡林翼能和曾国藩位列中兴名臣,也足以看出胡林翼的才能,并且胡林翼还向清

  • 辽朝开国皇太子耶律倍为何让出皇位?耶律倍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耶律倍

    耶律倍(899年-937年),又名耶律突欲,赐名李赞华,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兄,辽世宗耶律阮的父亲。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封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

  • 辽朝摄政皇太后萧燕燕(萧绰)生平介绍及评价 萧太后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燕燕

    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小字炎炎。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

  • 三国东吴权臣孙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峻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1],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官至丞相、大将军。武烈帝孙坚之弟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任武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