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惠章皇后博尔济特氏: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特氏: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太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33 更新时间:2023/12/17 5:30:22

清朝近300年历史,总共产生了十一位皇太后。以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为首,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终。

在这段颇为传奇动荡的末代历史中,有一个女人不容忽视,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孝惠章皇后,也是清朝所有皇太后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她13岁当皇后,21岁成为皇太后,一共在位57年,成为清朝皇太后在位时间最长的女人。

孝惠章皇后又叫博尔济特氏,祖父是忠亲宰桑儿子察罕。博尔济吉特氏在婚姻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她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在十四岁那年,博尔济吉特氏被顺治皇帝赐封为皇后。可是顺治皇帝并不喜欢博尔济吉特氏,换句话说,这位皇后是母亲孝庄太后强加给他的。

因此,顺治皇帝一直都不怎么宠爱博尔济吉特氏,他甚至对自己的后宫也没什么太大兴趣。可是三年后,董鄂氏入宫,顺治皇帝对她一见钟情。

《清史稿·卷二十四》曾对董鄂妃有描写:“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

在董鄂妃被顺治皇帝封为皇贵妃后,顺治皇帝甚至还想让董鄂妃成为皇后。为此他越发地开始冷落皇后,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博尔济吉特氏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却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

在孝庄太后病重之时,顺治皇帝甚至和朝廷中的大臣商议,由于皇后照顾不周,想要将其废黜。

《清史稿》里曾有记载:“顺治十五年正月,因昭圣太后不豫,世祖责后礼节疏阙,停用中宫笺表,下诸王大臣议论废后事宜;二月皇后病;三月,因昭圣太后旨,事未成。”

后来孝庄太后康复,才阻止了这场闹剧。没过多久,董鄂妃因病去世,顺治皇帝大受打击,悲痛到精神恍惚,一年后也随着心爱之人而去。

顺治皇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康熙皇帝继位,他将自己的生母佟佳氏册封为慈和皇太后,而博尔济吉特氏被封为了仁宪皇太后(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慈和太后仅做了一年太后便去世了,因此孝惠章皇后便主动承担起照料康熙皇帝的责任。

不但如此,孝惠章皇后对昭圣太皇太后(孝庄太后)也是关怀备至,昭圣太皇太后十分喜欢这个晚辈。在孝惠章皇后的努力下,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康熙二十六年,昭圣太皇太后病逝。对于康熙皇帝来说,孝惠章皇后是他身边最亲的长辈了。在康熙的成长过程中,孝惠章皇后担任了母亲这一角色。康熙十分依赖她,在孝惠章皇后年老的时候,康熙尽其所能地去照料她,孝顺她。

康熙是一位十分节俭的人,可是他为了孝惠章皇后能够居住的更好,不惜花费重金去建造宁寿宫,为了给孝惠章皇后祈福,康熙还斥巨资建造了慈云寺。在避暑山庄建立后,康熙想到已经年逾七十岁的孝惠章皇后惧热,于是每次避暑,都会带着孝惠章皇后一同前往避暑山庄。

康熙五十六年,当康熙带着孝惠章皇后从避暑山庄回京后,孝惠章皇后便病重不起。此时的康熙也已经年事已高,身体也出现一些状况。但是他仍然每天前往宁寿宫,去探望仁宪太后。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孝惠章皇后走完了她77年的人生之路。康熙帝悲不自胜,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失声痛哭。

孝惠章皇后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康熙帝和孝惠章皇后和睦相处,感情深重,康熙帝曾由衷地发出哀叹:“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

虽然在婚姻上,博尔济吉特氏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但是她却得到了难得一见的皇家的亲情。

孝惠章皇后作为嫡母对皇儿(康熙)的关心和爱护,是康熙帝周围包括嫔妃在内的其他人,都无法给予的。所以,嫡母的离去,为康熙帝生命最后的五年,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憾。

康熙是一代铁血帝王,但也会因为自己至亲之人病逝而痛哭。博尔济吉特氏与康熙皇帝这份真挚的亲情,实在令人唏嘘感动。

标签: 孝惠章皇后

更多文章

  • 明朝学者王阳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阳明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本名王守仁,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应星

    说到这个宋应星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也非常的有意思的一个人,在历史上非常的知名,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宋应星还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么这个宋应星到底是什么人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带来这个宋应星的简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1、宋应星的简介50字宋应星中国明末科学家,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

  • 战国后期名士姬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姬昊与秦始皇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姬昊

    近日,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人饰演的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引来一片好评。剧中,不仅有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年幼的嬴政,貌美的赵姬,更有一个让人十分感动的角色,他就是嬴政的老师申越。嬴政被父亲和吕不韦抛弃在赵国,正是申越的默默照顾嬴政6年,这6年里,申越教会嬴政许多本领,更引导他成为一位真正的王者。6

  •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谋士太尉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诩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一个文臣、武将大放异彩的年代,在这一段几十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智谋超人的谋士,这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诸葛亮、郭嘉、周瑜等人外,还有一位谋士,一生也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他就是曹魏重臣贾诩。在后世中,有许多人评价三国的第一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郭嘉,而应该是贾诩

  • 如何评价秦武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武王

    西汉文豪贾谊曾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一文中曾如是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认为,秦王政之所以能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顺利灭掉与秦国争霸百余年的山东六国,是因为有孝公、惠文王

  • 宋朝画家郭忠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忠恕

    郭忠恕(?977年),是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字恕先,聪明绝世,声名远扬。他既是一个才子,也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从不拘于礼法,有话就说,有愤就泄。据《宋史·郭忠恕传》,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中了童子举,这是科举考试中专为儿童设立的考试科目。童子举,也叫做童子科,凡十岁以下

  • 如何评价东吴重臣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东吴四英将”之一,他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成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有东吴“擎天柱”之称。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陆逊其人,他的前任吕

  • 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r

  • 如何评价彭玉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彭玉麟

    01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是天大的好事,帝国无数官僚苦熬一生,均远未抵达这个位置。要知道,整个晚清70年,封疆大吏(含总督、巡抚)才出了370多人。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

  • 宋朝琴师汪元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汪元量

    汪元量(1241年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其词格调凄恻哀怨,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