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3/12/28 19:34:42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绍兴十七年(1147年),16岁的张孝祥通过了乡试,走出了迈向仕途的第一步。之后,18岁的张孝祥在建康从蔡清宇学,22岁时“再举冠里选” 。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23岁的张孝祥,参加廷试,宋高宗亲自御笔将其定为第一,居秦桧孙秦埙之上,同榜中进士的还有范成大杨万里允文等名人。

此后,张孝祥在官场的道路上,接连升迁,平步青云。相继担任过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务。后来,因为力主抗金,被免职了两次。担任地方官的时候,看着民生疾苦,十分同情。

也许是他的经历,造就了他忧国忧民的词风,充分表现了他对战斗生活的赞美和北伐立功的愿望,抒发了对当时知议政策的不满。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张孝祥任荆南知府兼任湖北路安抚使的时候,和一位名叫马举先的人一起登上荆州城楼,观看防御工事,有感而发写下了下面这首词: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这首词整体以浓衬淡,以壮丽衬悲凉,描绘了一幅要塞郊野,辽阔无垠的深远画面。

先是通过“霜日明霄”“水蘸空”形象地再现了秋日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色。其次,响亮的鞭声,耀眼的红旗,给人的听觉与视觉上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感,留下了极为深切的印象。

词人登上城楼,极目观望眼前景色,内心思绪也是一片茫然。正如王维诗“山色有无中”,虽景象近似,而象外之意至为深远。

苏东坡曾称柳永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谓“不减唐人高处”,对这句也可如此看待。

此情此景,词人思绪翩翩,不由得想到了沦陷的中原。北望中原,产生了无限感慨,想要借酒消遣,但是喝尽了酒依然是悲伤的,可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禁向风挥泪。

张孝祥的这首词呈现了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传达出词人怀念中原故土,壮志难酬的悲愤。全词仅仅四十二个字,就把词人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和对金兵占领中原故土的愤激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词风自然影响到了后来的辛弃疾等立志于恢复中原的仁人志士。

张孝祥门人谢仁在《于湖居士文集序》中说:“自渡江以来,将近百年,唯先生文章翰墨,为当代独步。”

张孝祥不仅仅是一个慷慨激昂的爱国志士,他的书法在南宋一代还很出名,高宗说他“词翰俱美”、“必将名世”,宋孝宗在张孝祥去世后见到他的遗墨也“心实敬之”。

爱国大诗人陆游称“紫薇张舍人书帖为当时所贵重, 锦囊玉轴, 无家无之。”杨万里称“张安国书甚真而放,然学之者未尝见公之足于户下者也。”

由此可见,在当时张孝祥的书法有多么受欢迎。他的书法,既是遒劲有力的,也有清朗隽秀的面貌。平日里,他除了揣摩前人墨迹,勤奋苦练之外,也向当时的书法名家刘岑虚心求教,提高草书水平。

只是,张孝祥的书迹传世甚少,今天尚能看到的只有六副作品:《静安府帖》《临存帖》《关辙帖》《泾川帖》《柴沟帖》跋《黄庭坚书伏波神祠诗卷》。

张孝祥的爱国词作在字里行间无一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颂扬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愤悲慨。

张孝祥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我国的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标签: 张孝祥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彭玉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彭玉麟

    01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是天大的好事,帝国无数官僚苦熬一生,均远未抵达这个位置。要知道,整个晚清70年,封疆大吏(含总督、巡抚)才出了370多人。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

  • 宋朝琴师汪元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汪元量

    汪元量(1241年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其词格调凄恻哀怨,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

  • 元朝议和信使郝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郝经

    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

  • 曹魏名将“千里驹”曹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休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曹魏将领,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休于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称为“千里驹”。曹操对其如同亲子,对其极为宠信,让他率领曹军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

  • 如何评价宋应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应星

    宋应星是明朝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宋应星在农业和工业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事业。宋应星虽然生在封建时期,但他却有着超前的思想和意识,他所著作的《天工开物》被认为是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近期,一档节目上演了非常感人的一幕,是让宋应星和袁隆平来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握手。但有关宋应

  • 清朝后期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林则徐

    说到这个林则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虎门销烟了,这个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拯救了百姓和清朝,但是其实林则徐的事迹不仅仅如此,林则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看看,看看他的生平事迹吧!1、林则徐简单简介中国清朝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林则徐(178

  • 苏轼一生被贬几次贬到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苏轼的被贬历程,话不多说,Lets Go!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名气非常大的一位文人了,只论名气的话,只有李白和杜甫能和他齐名了。苏轼并不是浪得虚名,他有着与名气匹配的才华。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

  • 周朝周天子周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襄王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小国,而春秋时共有140多个诸侯国。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周王室不能担负天子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

  • 如何评价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其他三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儿。蔡文姬博学多才又精通音律,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她的传世之作。《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记录了她颠沛流离的苦难人生,他的三段婚姻,虽自己不能左右,但也相对恩爱。但在她的灵魂深处,最懂她的那个人确是一代枭雄:曹孟德。01 蔡家

  • 明朝宗室卫恭王朱瞻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瞻埏

    朱瞻埏,生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明仁宗朱高炽第十子,生母郭贵妃。仁宗一共10个儿子、7个女儿,从出生时间来看,朱瞻埏是货真价实的幺儿。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朱瞻埏的祖父朱棣在最后一次北征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于八月十五日登基,十月十一日九岁的朱瞻埏被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