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学者王阳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学者王阳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396 更新时间:2024/1/17 0:26:16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本名王守仁,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主张“知行合一”。

王阳明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

王阳明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现存诗歌多达六百多首,有唐人风韵,秀逸有致,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27岁的王阳明进士及第,顺利进入仕途。年轻的他,政绩突出,往往对朝政不平之事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料,却因此埋下了杀身之祸。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chēng]驾崩,15岁的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

明武宗的荒唐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与其父明孝宗的喜好恰恰相反,明孝宗喜爱文臣,而明武宗喜好舞枪弄棒,宠信宦官,尤其是大太监刘瑾。

年轻的明武宗初作皇帝,宠信刘瑾,整日戏玩娱乐,朝政荒疏。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多次进谏,明武宗都听不进去。孝宗朝的宠臣、文臣在此时都被冷落,任由宦官恣意妄为,扰乱朝纲。

正德元年(1506年)冬,刘瑾靠着明武宗的宠信而擅政,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王阳明看着朝廷文官和宦官的斗来斗去,而皇帝不辨是非,他便仗义执言,上疏论救,结果触怒刘瑾,不仅这份奏折被拦截了下来,刘瑾还直接把王阳明送进了大牢。

王阳明下狱后,家人多方施救,最终算保住一条命,被刘瑾打了四十廷杖后,免去兵部主事之职,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即使如此,刘瑾仍对王阳明怀恨在心,他暗暗派出了锦衣卫去刺杀王阳明。

当王阳明行至钱塘江时,发现自己已经被盯梢,为了避免连累家人,他让家童回老家报信,而自己则躲入城外的大胜果寺。

王阳明知道,只要刘瑾得不到自己已死的消息,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情急之下,他想到了“金蝉脱壳”的计策,便起身在屋子里的墙壁上,大笔一挥,写下一首《绝命诗》:

《绝命诗》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惭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写完这首托言投江的诗后,王阳明就来到钱塘江边,脱下衣服和鞋子,造成自己投江自尽的假象,然后上了一艘商船,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

当锦衣卫的刺客看到《绝命诗》和江边的衣服、鞋子,以为王阳明投水自杀了,便回报刘瑾。刘瑾以为王阳明自尽了,也就没再惦记王阳明了。

王阳明瞒天过海,逃过了刘瑾的屠刀后,跋山涉水,费尽周折来到了荒芜偏僻的贵州龙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

王阳明在这既安静又艰难困苦的龙场,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至理名言,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在当时居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说之外,开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心学”的潮流。

时至今日,“阳明心学”仍风靡于我国、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全球各地,他的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被世人津津乐道,把“阳明心学”当作一门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学习。

标签: 王阳明

更多文章

  •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应星

    说到这个宋应星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也非常的有意思的一个人,在历史上非常的知名,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宋应星还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么这个宋应星到底是什么人呢?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带来这个宋应星的简介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1、宋应星的简介50字宋应星中国明末科学家,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

  • 战国后期名士姬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姬昊与秦始皇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姬昊

    近日,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人饰演的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引来一片好评。剧中,不仅有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年幼的嬴政,貌美的赵姬,更有一个让人十分感动的角色,他就是嬴政的老师申越。嬴政被父亲和吕不韦抛弃在赵国,正是申越的默默照顾嬴政6年,这6年里,申越教会嬴政许多本领,更引导他成为一位真正的王者。6

  •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谋士太尉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诩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是一个文臣、武将大放异彩的年代,在这一段几十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智谋超人的谋士,这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诸葛亮、郭嘉、周瑜等人外,还有一位谋士,一生也是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他就是曹魏重臣贾诩。在后世中,有许多人评价三国的第一谋士,不是诸葛亮,也不是郭嘉,而应该是贾诩

  • 如何评价秦武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武王

    西汉文豪贾谊曾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一文中曾如是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认为,秦王政之所以能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顺利灭掉与秦国争霸百余年的山东六国,是因为有孝公、惠文王

  • 宋朝画家郭忠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忠恕

    郭忠恕(?977年),是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字恕先,聪明绝世,声名远扬。他既是一个才子,也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从不拘于礼法,有话就说,有愤就泄。据《宋史·郭忠恕传》,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中了童子举,这是科举考试中专为儿童设立的考试科目。童子举,也叫做童子科,凡十岁以下

  • 如何评价东吴重臣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东吴四英将”之一,他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成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有东吴“擎天柱”之称。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陆逊其人,他的前任吕

  • 南宋词人张孝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r

  • 如何评价彭玉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彭玉麟

    01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是天大的好事,帝国无数官僚苦熬一生,均远未抵达这个位置。要知道,整个晚清70年,封疆大吏(含总督、巡抚)才出了370多人。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

  • 宋朝琴师汪元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汪元量

    汪元量(1241年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也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之能而担任宫廷琴师,元灭宋后,随太皇太后北行。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汪元量因目暗亡国惨状,作的诗多记录宋亡之前后事,其词格调凄恻哀怨,当时的人将他比作杜甫,他的

  • 元朝议和信使郝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郝经

    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