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废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废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4/1/20 12:05:45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废后,她们被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身居后位多年却膝下无子,主动参政,卷入政治斗争中,家族中的成员犯了严重的罪过而牵连皇后,或者皇后本人嚣张跋扈、无才无德、心狠手辣,因而德不配位被皇帝所废,倘若帝后感情不和,皇后一直不被皇帝喜爱,皇帝也会找理由将其废黜。

被废黜的皇后要么被贬为庶民,要么被降低位分,还有一些皇后被打入冷宫或自请剃发出家,不过,也有一些皇后被直接赐死,明朝第一废后胡善祥让天下人颇为同情,她因何被废?被废以后又去了哪里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胡皇后与孙贵妃

胡善祥是山东人,父亲胡荣并非高官,只是个小小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攻占南京后,杀了一大批建文帝朱允炆手下的官员臣子,好在胡荣职位不高,仅仅被辞退而已。

就在胡荣愤愤不平、闷闷不乐之时,突然有天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梦,梦中有一位驾云而来的仙人来到他面前,并对其说:“快快振作起来,你们家马上就要过上好日子了。”

谁知第二天胡荣的妻子便生下一名女儿,取名为胡善祥,女婴一出生便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举止端庄闲雅,与普通婴儿完全不一样,凡是见到这个孩子的人皆认为,她今后一定会飞上枝头变凤凰。

公元1417年,朱棣为朱瞻基举行选妃大典,明朝有明文规定,后妃一定不能选择出身显赫或是位高权重的名门大家,因为这样的大家族背后势力雄厚,极有可能出现外戚干政、扰乱朝纲的现象,正因为如此,胡善祥才幸运地进入选妃行列。

受到家风的影响,胡善祥从小有文化有教养,又娴静端庄,一向不喜奢华,只喜欢朴素简单,纵使当时参与选妃的秀女个个美若天仙、沉鱼落雁,可胡善祥天生的气质与贵气,在众女子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因此,胡善祥当之无愧地被选为皇太孙妃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名叫做孙氏的女子自幼便被接入皇宫,当做未来的后妃培养,孙氏的父亲名为孙忠,与朱棣的亲家交情深厚,靠着关系将女儿孙氏送入皇宫,朱瞻基称帝后,胡善祥理所当然地被册封为皇后,而孙氏则被册封为贵妃。

其实,胡善祥与皇宫也颇有渊源,她的姐姐胡善围,早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治时期便入皇宫当了尚宫,而父亲胡荣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能成为锦衣卫。

但相比于胡家与皇家的关系,孙家与胡家关系明显要深许多,此外,胡善祥端庄贤淑的性情似乎并不得明宣宗朱瞻基的宠爱,反而被认为毫无情趣,而明宣宗真正喜欢的是贵妃孙氏。

二、从皇后到道姑

明宣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但相比他的爷爷朱棣还是差了很多,明宣宗生性爱玩好动,尤其斗蛐蛐,他还时不时出宫游玩。

胡善祥身居皇后之位,母仪天下,同时也是明宣宗的正妻,她认为自己有责任时常规劝皇上,因此就常常在明宣宗耳边唠叨,希望他不要再将精力放在玩乐上,而应该事事以国事为重。

偶尔规劝几句也罢,可胡善祥时常这么唠叨,就引起了明宣宗强烈的不满,甚至生出了不少怨怼之意,与此同时,贵妃孙氏颇有心机,她从不为国家大事考虑,只想着如何讨好明宣宗,让他更宠爱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势,因此,她事事顺从明宣宗,从不违抗明宣宗。

很显然,胡皇后根本就不是孙贵妃的对手,即便她再仁厚善良,也丝毫得不到明宣宗的宠爱。

后来,胡善祥也仅仅给明宣宗生了两个女儿,却生不出一个儿子,这对贵为皇后的她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据记载,孙氏宫中有一位宫女怀上了明宣宗的龙种,并生下了一名男婴,即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而孙氏就将其作为自己的孩子,连明玄宗与张太后也默许了。

据说,此前孙氏为了迅速巩固在宫中的地位,急需生下一名皇子,于是她翻阅了大量的史书典故,斥重金买下身边的宫女,每当明宣宗来宫中就寝之时,孙氏便让宫女爬上皇帝的龙床,直至怀有身孕。

紧接着,孙氏又与敬事房的太监勾结,让其记录下明宣宗某夜在贵妃房中休息的事实。就这样,孙贵妃“产下皇子”,明宣宗大喜过望,总想着对这对母子更好一些,因此立即将皇子册封为太子,可他并未将太子归于中宫抚养,而是继续由孙贵妃照顾,此番做法的深意可想而知。

而后,明宣宗又召集众臣召开会议,大吐苦水:“我年过三十却膝下无子,而皇后胡氏始终生不出儿子,还常常生病。曾有人预言中宫这辈子都不会生养儿子了,现在好不容易贵妃生了一子,对大明是有社稷之功的,理应将皇子立为太子,贵妃立为皇后。”

尽管太后与部分大臣并不支持废后,但眼看明宣宗执意如此,并不好再说什么了,就这样,做了三年皇后的胡善祥被废黜,成了无太大过错却被废的皇后,而孙贵妃则如愿以偿地成了中宫皇后。

不过,明宣宗内心对胡善祥仍抱有一丝愧疚,便在她剃发出家成为道姑后,赐了一名号“静慈仙师”给她,所有待遇都给她最好的,于是,胡善祥只能伴青灯古佛、孤苦无依地过完一生。

世人皆为这个可怜的皇后叹息、鸣不平,当朝的张太后亦是如此,她常常召胡皇后入自己宫中闲聊,在大型场合更是让其居于孙氏之上,尽管孙氏心中常有不悦,却不敢表露出来。

许多年后,明宣宗想起这件事常良心不安,后悔当初如果再成熟稳重一些,大概就不会废黜原本仁厚善良、端庄持重的胡皇后了,但一切都追悔莫及。

三、结语

明英宗即位后,孙氏被尊为太后,正统八年,胡善祥去世,文武百官皆忌惮孙氏的势力不敢有任何异议,只将胡善祥以“嫔”的礼仪下葬。

好在钱皇后百般劝说,才让胡善祥恢复了皇后安葬的待遇,如果能让胡善祥再选择一次自己的人生,她应该宁愿嫁入民间普通人家,也不愿入皇宫成为端庄贤淑的皇后。

标签: 胡善祥

更多文章

  • 韩信、陈平如何评价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陈平,项羽

    项羽开局各方条件都要优于刘邦,不过到了后期,刘邦却完成了逆袭。其实在刘邦阵营中的核心人物,有几位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当时敢离开项羽选择投奔弱势的刘邦,可见是下了一番决心,而且十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其中比较出名的人物有韩信、陈平等,那在韩信和陈平眼里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项羽的为人,

  • 南朝陈朝皇太后章要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章要儿

    章要儿,父亲章景明官至散骑侍郎,丈夫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她的一生有多传奇?章要儿聪明过人、容貌秀美,熟读《诗经》与《楚辞》,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这样一个有智慧有才识的女子谁不喜欢?章要儿虽不是陈霸先的结发妻子,陈霸先最先娶了钱氏为妻,钱氏去世后才娶了章要儿,但陈霸先很喜欢章要儿,俩人婚后感情非常好

  • 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谯周

    谯周生平简介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

  • 三国蜀汉大臣杨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仪

    杨仪生平简介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

  • 三国蜀汉大将魏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生平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

  • 三国蜀汉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严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

  • 三国蜀汉曹魏将领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孟达反叛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达

    孟达生平简介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 三国蜀汉将领马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谡

    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

  • 三国蜀汉大臣麋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麋竺

    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

  • 三国蜀汉谋士法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法正

    法正生平简介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