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大臣王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大臣王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34 更新时间:2024/1/13 1:12:11

自古以来,无数贪官污吏间接性导致国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如同水滴石穿,一个人的贪污是小,可各个阶级人人贪污一点,那么积累起来就是一笔不少的财富。提及贪官,或许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珅,据调查,和珅贪污的钱财是国库年收入的十倍,总的来讲,就是他连续十年把国库的收入全部贪完了。这恬不知耻的贪婪令人们作呕,可就是这样一位大贪官,见了宋朝的六贼之一王黼,也只能低头礼让三分。这是为何?因为,此人才是古代史上的第一巨贪,和珅在他面前都不算什么,提及他的名字,不少人都会感到耳熟。这位王黼被称为历史上的“巨贪”,因为他不仅贪财,连物件、资源甚至人都不放过,他还乱国殃民,令人发指。

靠嘴和演技发家致富

我们都知道,好的口才和一张“面具”在职场上十分重要,不少人凭借一张嘴和演技发家致富,王黼就是代表人物之一。王黼1079年生,开封祥符人。作为无数朝臣中一个不怎么显眼的小角色,他和无数官员一样,等待着上升的机遇。不过,正逢北宋末年,江河日下的局势使每个人都无法摆脱走下坡路的命运,在这个时候,大部分朝臣都选择与国家站在统一战线,力挽逐渐衰败的局势。但王黼却没有选择随大流,他清楚这混乱的局势已成定局,若想要成为最显眼的“挽救”之臣更是不可能,因此,他选择与大众背道而驰,他将这混乱的局势当作上升的阶梯,这让他毫无疑问的沦为一名奸臣。

想要从一名小官员上升到更高的位置,没有人提拔是不可能的。王黼思来想去,将提拔者目标设定为何执中,此人在宋神宗熙宁六年考取了进士甲科,后来任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徽宗朝宰相,地位相当高。王黼为了让何执中下意提拔他,先将目标放他的儿子身上。何执中的儿子毕竟是晚辈,唬骗起来异常的容易,王黼用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把何执中的儿子哄得团团转。他在与何执中的儿子一同编修《九域图志》的时候,口若悬河的将书籍中的内容面面俱到的讲解出来,瞬时让何执中之子产生崇拜之情,他甚至认为王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之后必定成为人上人。

何执中之子很快就把王黼推荐给了父亲,何执中爱子信子,再加上王黼巧妙地口舌和故作谦卑的姿态,很快地就把何执中也哄骗了。何执中将王黼推荐为校书郎,这作为王黼一个更高的跳台,很快又将他弹送到符宝郎和左司谏的位置。不得不说,王黼全凭他的口舌和演技升迁到了更高的位置。看到这里,或许他的小聪明还能令我们产生“敬佩”之情,但身居高位后,他的行为却愈发令人作呕。

趋炎附势、屡次升迁、成为“巨贪”典范

入官场高位后的王黼通过细密的观察,很快意识到官场的风向,他发现蔡京的势力远在老宰相张商英之上。为了令蔡京充分信任自己,王黼在上表宋徽宗之时,用花言巧语将蔡京捧上了天,然后又大力抨击张商英,如此,宋徽宗果不其然令蔡京再次坐上了宰相之位。

因为王黼的帮助,蔡京成功坐上了宰相之位,下一步就是回报王黼的帮助。在蔡京的提拔下,他荣升左谏议大夫兼职御史中丞,这已经是四品官员的位置了。后来,他又巴结到梁师成,被任命为尚书左丞。此后,他便开了他“巨贪”的人生,王黼之三贪:“贪名”“贪财”“误国”皆令人发指。在宋朝历史的记录下,王黼先后得到不少人的帮助,所谓知恩图报,他帮助了蔡京,蔡京尚且知道回报,可王黼却对施恩者反咬一口。蔡京被贬之时,王黼不但带头罢免蔡京任职时所使用的各项政策,更是在背地里疯狂盘剥百姓,他甚至连女性的玉帛都抢,不懂得尊重成家的女性,连她们的嫁妆饰品也要抢夺一空。

如果说和珅贪的都是国家的钱财,那么王黼贪的就都是平民百姓的钱财,百姓已经十分贫困了,可他竟用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钱财,为皇帝购买下6座池城。龙颜大悦,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称赞王黼是为国为民,甚荒唐。此为王黼贪名罪。

王黼贪污头脑精明,他假借开设应奉局为名,自己作为领导,在上供中央的财富中做手脚,每次都将十分之一收入自己的囊中。后又借着捡括天下丁夫,收获了6200万两白银,论贪污的钱财,和珅也是远不及他的。此为王黼贪财罪。

因为收获了巨额的钱财和君王的赞赏,王黼的尾巴早就翘上了天,宋金海上和议之时,王黼作为接待金国的来使,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高傲,他甚至罗列出金银财饰来给金国炫耀。这令金国人民反感,甚至不解为何这样无能的国家却能有如此多的钱财。最终,金国被刺激,惨剧酿成。这,即是王黼的误国罪。

标签: 王黼

更多文章

  • 明朝废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胡善祥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废后,她们被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身居后位多年却膝下无子,主动参政,卷入政治斗争中,家族中的成员犯了严重的罪过而牵连皇后,或者皇后本人嚣张跋扈、无才无德、心狠手辣,因而德不配位被皇帝所废,倘若帝后感情不和,皇后一直不被皇帝喜爱,皇帝也会找理由将其废黜。被废黜的皇后要么被贬为庶民

  • 韩信、陈平如何评价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陈平,项羽

    项羽开局各方条件都要优于刘邦,不过到了后期,刘邦却完成了逆袭。其实在刘邦阵营中的核心人物,有几位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当时敢离开项羽选择投奔弱势的刘邦,可见是下了一番决心,而且十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其中比较出名的人物有韩信、陈平等,那在韩信和陈平眼里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项羽的为人,

  • 南朝陈朝皇太后章要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章要儿

    章要儿,父亲章景明官至散骑侍郎,丈夫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她的一生有多传奇?章要儿聪明过人、容貌秀美,熟读《诗经》与《楚辞》,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这样一个有智慧有才识的女子谁不喜欢?章要儿虽不是陈霸先的结发妻子,陈霸先最先娶了钱氏为妻,钱氏去世后才娶了章要儿,但陈霸先很喜欢章要儿,俩人婚后感情非常好

  • 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谯周

    谯周生平简介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

  • 三国蜀汉大臣杨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仪

    杨仪生平简介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

  • 三国蜀汉大将魏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生平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

  • 三国蜀汉尚书令李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严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

  • 三国蜀汉曹魏将领孟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孟达反叛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孟达

    孟达生平简介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 三国蜀汉将领马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谡

    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

  • 三国蜀汉大臣麋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麋竺

    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刘备入主益州后,拜麋竺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