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宗室怡亲王胤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宗室怡亲王胤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32 更新时间:2024/1/16 16:57:46

和电视剧《雍正朝》中的演绎一样,历史上的怡亲王胤祥为大清江山、为雍正皇权殚精竭虑、奉献一生,并最终被雍正皇帝予以了“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的至高评价。自康熙朝晚期,胤祥便饱受病痛折磨;进入雍正朝以后,胤祥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履任要职、大权在握,可谓“八年如一日”,以致其病逝时年仅44岁。

《雍正王朝》中的怡亲王胤祥,执掌兵、刑两部,控制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掌握着步军统领衙门的领导权;除此之外,他还负责追比国库欠款、掌握京城舆论动向,参与西北战事的运筹,还要时刻提防“八爷党”对雍正皇帝的巨大威胁。仅就这些繁琐的工作来看,即使胤祥依然是康熙朝时期“拼命十三郎”,即使他身边没有阿兰这个“蛇蝎美女”,恐怕也无法拥有较长寿命。

但在真实历史上,怡亲王胤祥所负责的工作种类、范围、繁琐程度要远远超过电视剧的演绎。正如后世学者对雍正和胤祥这对皇室兄弟的评价,“雍正为君,给胤祥的宠荣无以复加;胤祥为臣,为雍正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雍正皇帝在胤祥薨逝后的哭诉,“王夙夜匪懈,公尔忘私,八年有如一日”。年仅44岁便早早薨逝,虽然有着久病在身的原因,但也是因为工作繁重导致了病症加重,说到底,胤祥就是被累死的!

那么,历史上的怡亲王胤祥到底负责哪些工作,为何能让其活活累死呢?

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雍正八年五月,雍正皇帝曾对胤祥生前的工作予以过总结说明:

军务机宜、度支出纳、兴修水利、督领禁军,凡宫中府中,事无钜细,皆王一人经画料理。无不精详妥协,符合朕心,无烦朕之指示。

除此之外,在“吏治民生”、“培养人才”、“新政推行”等等方面,怡亲王胤祥也都是“有闻必奏,每语必详”。总体而言,胤祥负责朝廷政务、国家财政、水利工程、宫中戍卫、皇室内政和雍正潜邸等具体事务。这些单拿出任何一件都能让人忙到焦头烂额的工作,完全掌握于胤祥一人之手,而且还真正做到了事必躬亲、精详妥协,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体力,可想而知。

注意,这还只是胤祥的部分工作,或者只是胤祥最常规的工作。

根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对胤祥生平的详细记载,我们对其具体负责的工作予以明确列举: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雍皇权更迭顺利完成,皇四子胤禛成功升级成为雍正皇帝,“铁杆兄弟”胤祥便开始获得重用,被晋封为“和硕怡亲王”的同时,还被任命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并监管“户部三库”。

当时的“总理事务王大臣”共有4位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也就是说,当时的朝廷军政要务全部集于4人之手,胤祥最起码要承担全国四分之一的军政大事。

“户部三库”,即“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银库”,清朝朝廷的经济命脉;“缎匹库”,囊括几乎所有的纺织品;“颜料库”,并不是管理油漆、燃料的仓库,而是贮存铜、铁等国家经济、军事命脉原料的所在。就此来看,雍正皇帝刚一登基,胤祥便被按照“常务副皇帝”的角色开始培养。

自康熙皇帝驾崩到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驾崩,胤祥一直都是总理丧仪大臣,具体负责一切国丧事宜。

雍正元年,胤祥的具体工作开始增多,以“总理事务王大臣”的身份监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和户部三库,还要主持参与西北军务、具体负责外国传教士事务。

“会考府”,专门审计朝廷财政经费和官员资产的机构,乃系雍正朝初期清理国库欠款的主要组成部门;“造办处”,负责宫廷御用品的设计、制造、维修、收藏,同时还负责各类地图的绘制、军工用品的制造、进贡罚没物品的管理;“户部”,则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部长。

胤祥奏折

雍正三年,“会考府”解散、“总理事务王大臣”卸任,胤祥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又迎来了新一波的工作:

总理营田水利,统领圆明园八旗禁军,负责雍正帝潜邸事务,总理雍正帝陵事务,承办西北战事军需。

“营田”,也就是清朝皇室的固定资产,用以出租获利或者派人种植以供军需;“水利”,更是事关国计民生,被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的基础建设;雍正皇帝继位以后,曾长期于圆明园处理政务,这个“圆明园禁军统领”就基本成为了雍正皇帝实际上的“侍卫长”;再加上潜邸、陵寝、军需事务,胤祥开始了“常至昏夜始进一餐”的紧张工作状态。

除此之外,胤祥还要随时听候雍正皇帝的旨意,奉命御前议政,或者审理重大案件,再或者代替雍正皇帝举行诸多祭祀事宜。另外,雍正皇帝还将约束、管理诸位皇子的工作交给了胤祥,诸如监修养心殿这种土木工程更是时常派到胤祥的身上。

胤禛圆明园行乐图

注意,这些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命令下达,而是必须事必躬亲、亲力亲为才能完成的所在,胤祥每天的工作状态,可以想见。

但是,这还不是胤祥工作量的极限!

雍正七年,怡亲王胤祥的病重加重,但雍正皇帝对其的信任和倚重却愈发提高。除了上述工作外,胤祥还手握全国三品以上武官的人事大权,各地督抚、道员、州县官员的任免也必须经过胤祥的同意才行。注意,对于这种朝廷人事权力的掌握,对于其他人而言或许是一种幸事,但对于“一直为国家保护善类,发掘并保护人才”的怡亲王胤祥而言,他需要绝对的时间和精力来考察官员的任命资格、罢免原因,这绝对是另一种程度上的负担加重、压力加重。

雍正七年冬,胤祥带队实地考察雍正皇帝陵寝选址,为了照顾胤祥的病情,雍正皇帝特意将为其诊病的太医晋升为“户部侍郎”,以便于随时跟随、随时诊治。这就是胤祥工作的常态,就是胤祥被活活累死的主要原因。

或许有人会问,雍正皇帝既然这么恩宠胤祥,为何还要让其带病工作,以致于病情加重,活活累死呢?

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雍正皇帝曾经无数次给胤祥下旨,要求其“静卧养病”,只是被事业心旺、责任心强的胤祥一遍遍婉拒了而已。雍正八年三月,胤祥已经病重到不能起床,可雍正皇帝下令将“营田事务”和“外国传教士事务”交于别人代理的时候,胤祥还是数次拒绝后才无奈答应。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怡亲王胤祥病逝,雍正皇帝表现出了极大的悲痛,《清实录》更是几乎用了整整一卷的篇幅来记载雍正皇帝对胤祥身后的各种恩赏、评价和具体安排。

胤祥的灵柩前,雍正皇帝号啕痛哭,给出了这样一句让在场所有官员落泪的话:

医药罔效,祈祷不灵,天何夺我忠诚辅弼之贤王若此之速耶?

有人羡慕怡亲王胤祥“常务副皇帝”的滔天权势,但在这权势背后,胤祥又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呢?

参考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世宗实录》、《上谕内阁》、《细说清朝风云人物》

标签: 胤祥

更多文章

  • 清朝重臣张廷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廷玉

    在经典历史剧作《雍正王朝》的演绎中,深通圣意、深谙官场规则的张廷玉绝对属于“大智近妖”的妖孽人物。只是,剧中康熙朝时期“张廷玉”并非真实还原了历史上的张廷玉,而是融合了康熙朝名臣李光地的部分形象;但进入雍正朝以后,“张廷玉”才

  • 三国刘备夫人甘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甘夫人在刘禅即位后被追谥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甘夫人

    甘夫人生平简介甘夫人(177年-?),《夔州府志》作名甘梅,生卒年不详,沛国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后来去世,葬于南郡。刘备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后追谥

  • 三国名将刘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封

    刘封生平简介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

  • 北宋大臣王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黼

    自古以来,无数贪官污吏间接性导致国破,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如同水滴石穿,一个人的贪污是小,可各个阶级人人贪污一点,那么积累起来就是一笔不少的财富。提及贪官,或许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珅,据调查,和珅贪污的钱财是国库年收入的十倍,总的来讲,就是他连续十年把国库的收入全部贪完了。这恬不知耻

  • 明朝废后胡善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胡善祥

    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废后,她们被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例如,身居后位多年却膝下无子,主动参政,卷入政治斗争中,家族中的成员犯了严重的罪过而牵连皇后,或者皇后本人嚣张跋扈、无才无德、心狠手辣,因而德不配位被皇帝所废,倘若帝后感情不和,皇后一直不被皇帝喜爱,皇帝也会找理由将其废黜。被废黜的皇后要么被贬为庶民

  • 韩信、陈平如何评价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陈平,项羽

    项羽开局各方条件都要优于刘邦,不过到了后期,刘邦却完成了逆袭。其实在刘邦阵营中的核心人物,有几位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当时敢离开项羽选择投奔弱势的刘邦,可见是下了一番决心,而且十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其中比较出名的人物有韩信、陈平等,那在韩信和陈平眼里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想必大家都很好奇项羽的为人,

  • 南朝陈朝皇太后章要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章要儿

    章要儿,父亲章景明官至散骑侍郎,丈夫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她的一生有多传奇?章要儿聪明过人、容貌秀美,熟读《诗经》与《楚辞》,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这样一个有智慧有才识的女子谁不喜欢?章要儿虽不是陈霸先的结发妻子,陈霸先最先娶了钱氏为妻,钱氏去世后才娶了章要儿,但陈霸先很喜欢章要儿,俩人婚后感情非常好

  • 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谯周

    谯周生平简介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

  • 三国蜀汉大臣杨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仪

    杨仪生平简介杨仪(约189年-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

  • 三国蜀汉大将魏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延

    魏延生平简介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