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才子解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才子解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05 更新时间:2024/3/2 10:07:20

解缙是明朝时期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号称是明朝时期的第一大才子,直到现在也还是有很多人对解缙赔付万分。但是如果你对解缙足够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解缙的处人处事方面非常的欠缺。解缙最后被人醉杀了,纯粹就是自己作的,缺乏政治智慧,为人处事太过于的高调,引得一些人心怀叵测。

1、不忠不义

建文四年(1402年),在燕王朱棣的靖难军队即将攻破南京之际,解缙与胡广、王艮两位老乡兼好友聚会,商议未来的出路。解缙满口君臣大义,一副视死如归的做派,胡广也附和解缙,只有王艮沉默不语,暗自流泪。结果三人回家后,解缙、胡广二人便收拾行装争先恐后出城向燕王朱棣投诚,只有闭口不言的王艮回家后服毒自尽,以身报国。

人常说“听其言而观其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自由,但是解缙的言行不一让人看透他的虚伪,他就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于公他背叛建文帝是为不忠;于私他欺骗好友是为不义。因此无论解缙在文学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

2、恃才傲物

解缙是个天才,从小就是一个“学霸”,洪武二十一年(此时解缙20岁)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朱元璋对他非常器重。但是刚刚入仕的解缙就锋芒毕露,因得罪同事而被贬官,但是他仍然不知收敛,依旧口无遮拦,朱元璋不得不通知解缙的父亲将其带回,让他回家读书十年以修身养性。

朱元璋的一番好意似乎并没有让解缙有所转变。朱棣登上皇位后,解缙获得重用,成为内阁首辅和《永乐大典》的主编,春风得意的解缙变得更加忘乎所以,做人做事益发高调,得罪了一堆同僚而不自知。

3、站队太子

朱棣得位不正,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尤其慎重:大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性格文弱、靖难时一直坐镇后方;二儿子朱高煦英明神武、作战勇猛、靖难时一直追随在朱棣身边,战功赫赫,朱棣更加偏向于朱高煦。犹豫不定的朱棣就询问解缙的意见,解缙认为朱高炽仁孝,应当被立为太子,见朱棣不为所动,甚至搬出了朱高炽的儿子,朱棣最喜欢的长孙朱瞻基,最终促使朱棣下定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解缙从此便以太子党自居,知情后的朱高煦从此与解缙结仇,多次在朱棣面前给解缙挖坑,而解缙根本不把朱高煦放在眼中,多次提醒朱棣要疏远朱高煦,以免后患。挑拨父子感情的解缙因此被朱棣厌恶而被贬去广西,后又改为贬去交趾。

4、醉卧雪地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京奏事,恰逢朱棣远征在外,解缙就直接拜见了太子朱高炽后离开京城。朱高煦向朱棣打小报告说解缙私下与太子图谋不轨,朱棣以“以无人臣礼”将解缙关入诏狱。

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看到锦衣卫上报的名单中就问到:“缙犹在耶?”锦衣卫头目纪纲充分领会领导意图,将解缙灌醉后埋在雪中,解缙被“醉杀”。

5、结语

不可否认解缙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在文学上成就很高,但是他的死亡完全属于咎由自取,原因有三:

一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喜欢不忠的臣子,朱棣之所以在登基之初重用解缙,其根本出发点只是为了中和诛杀方孝孺十族的恶劣影响,以解缙为榜样,告诉天下读书人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缙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皇帝器重,但是他为人张扬,目空一切,往往得罪人而不自知,这就是他在遭遇困境时总有人落井下石,而没有人雪中伸出援手的原由。

三是不知进退,不识时务。解缙过早的站队太子朱高炽,完全没有明白朱棣的制衡之道。朱棣在位期间多次领兵远征蒙古,期间全部是由朱高炽监国。为防止朱高炽借机掌权,朱棣必须扶持朱高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权不会旁落。但是解缙的所作所为与朱棣的谋划背道而驰,被朱棣教训也是理所应当。

标签: 解缙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朝高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拱

    说到高拱,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明朝的内阁首辅,他的家庭环境课时非常的优越,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油菜花的人。而且最离谱的就是,通过这个人就能看懂中国古代的官场,那么如何来评价这个叫高拱的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老高家里世代为官,他算是一个官三代官4代,家庭的家庭环境的优越,并没有让他固步自封。5岁

  • 晋哀帝司马丕皇后:王穆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穆之

    秦朝时期的琅琊郡,王氏一族世代居住于此,他们是琅琊王氏,也被称为簪缨世家。琅琊王氏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名门望族,在魏晋时期的发展势头无人能敌,特别是在东晋时期,更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谓是显贵之极。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在书法史上也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王羲之、王献之

  • 曹魏大臣西晋宗室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孚

    265年11月12日,洛阳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受禅仪式,魏主曹奂被迫禅位,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继承皇位,建立西晋政权。两天后,曹奂迁居到金墉城,昔日的满朝文武都成新朝臣子,自然不敢相送。然而有一个人却不怕,他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的说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如今天下已

  • 西汉大臣卫尉:宋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昌

    宋昌,宋义之孙,宋襄之子。秦末时期以家吏从高祖起山东,代王中尉。大臣既平诸吕,使人迎代王刘恒。代国郎中令张武等大臣,议皆以为不可信,愿称疾无往,唯中尉宋昌力劝代王往,即位为汉文帝。宋昌拜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功封壮武侯。周勃等人发动兵变,族灭吕氏,派人到代国迎接代王刘恒即天子位。代王刘恒接见朝使

  • 蒙古帝国大将太师国王:木华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木华黎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木华黎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木华黎还是厉害的,经常被成吉思汗夸赞,他还有个外号叫太师国王,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木华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来说说这个木华黎的前世今生吧。木华黎,蒙古族,属札刺儿氐族,祖居斡难河之东,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公元12

  • 如何客观评价赵武灵王赵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武灵王,赵雍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皇帝也是因为沉迷美色荒废朝政,甚至导致亡国。就如当年的吴王夫差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而日渐荒废朝政,给了勾践可乘之机,以至于“三千越甲可吞吴”。不过,大多数皇帝都是直接与美女接触而沉溺温柔乡,今天讲的这位君王却是在美女死之后对其怀念误国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昭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昭公

    鲁昭公,鲁襄公之子,鲁国第25任国君,今天小编来说说他的故事。鲁襄公有三个儿子,他去世后,是太子姬子野即位的,但姬子野短命,几个月后去世了,于是鲁襄公的二儿子公子姬裯被立为国君,是为鲁昭公。鲁昭公即位时19岁,但仍像个幼稚孩童,在居丧时竟没有一点悲伤之情,当时鲁国的贵族们都觉得他不能担大任,结局定

  • 如何评价北魏冯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太后

    有一部电视剧《锦绣未央》,讲述了一个亡国公主去到帝国报仇,手刃敌人的同时寻得爱情,最终守一方太平的故事。听上去,只有小说才会发生的情节,殊不知在历史中它真实的发生过,并且更加跌宕起伏:有一个姑娘,国家被北魏所灭,来到敌国嫁与皇孙,后成一代女性掌权人。她,就是北魏冯太后。理论上讲,冯太后出身高贵,五

  • 如何评价东汉军阀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卓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提到董卓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吕布吧?毕竟吕布是董卓的义子。虽然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而且关于董卓的评价几乎全都是很不好的,不是好色,就是非常残暴。这是真的吗?正史上的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到董卓,在人们的印象里,他“焚烧宫室、劫迁天

  • 司马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的历史上,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垒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尤其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历史上对于这个事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司马懿看出来了,一种是没看出来。当然,司马懿的谋略也是高深莫测的。那么对于诸葛亮而言,司马懿是怎么评价他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