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东汉军阀董卓?

如何评价东汉军阀董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56 更新时间:2023/12/13 6:36:45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提到董卓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吕布吧?毕竟吕布是董卓的义子。虽然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而且关于董卓的评价几乎全都是很不好的,不是好色,就是非常残暴。这是真的吗?正史上的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到董卓,在人们的印象里,他“焚烧宫室、劫迁天子。”他贪图享乐,建造郿坞,里面存放着不计其数的粮食、珠宝、美女,他本人则残暴而昏庸。那么,西凉铁骑的领袖、震动天下的董卓真就一无是处吗?历史上真实的董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我们先要揭掉后人给他安上的“脸谱”,才能探究真实的董卓到底什么样。把《三国演义》放到一边,我们打开《三国志》和《后汉书》。一起看看董卓的生平事迹:

《三国志》从他的少年时代记起:“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少年时期的董卓有一颗侠义之心,四处游历,结交各部族的首领豪强,这体现了他在人际交往的才华出众,《后汉书》说他:“性粗猛有谋。”虽然性格粗鲁,但作为一个西北大汉,这无可厚非,他粗猛,但“有谋”,粗中有细。看似粗直,实际上心思缜密,有自己的想法,这在西凉地界实在算是难能可贵了。

随着他年纪增长,四处游荡的生涯宣告停止,他回乡耕种,而有的当年交好的首领来找他,“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为招待朋友,他不惜耕牛宰杀,换来的则是众首领们一起筹集,回赠的一千多头牲畜,并且他凭借这一事迹在西凉名声远扬,大家都知道了他是个不会亏待朋友的人,这种“营销”手段,实在非常高明。

后来他被征召入伍,“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在没有马鞍稳定身形的东汉,他在马匹左右各放一个箭袋,一边飞驰,一边左右开弓,武艺超人,令人惊叹。

凭借着过人的武勇,很快他就被重用,跟随中郎将张奂征战并州,立功后,他“(被)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把受赏的财物全部分给下属,可见董卓十分懂得笼络人心。

不久他又“迁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免,通“勉”,意即,他在任期间尽职尽责。少数民族动乱时,他展现出了军事才华,史载:“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卓伪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渟满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比羌、胡闻知追逐,水已深,不得渡。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

初平元年(190)二月,因为忌惮东边的讨董联军,董卓“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到了长安,他“为太师,号曰尚父。乘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

后来的故事则更为人熟知,他在长安实行恐怖统治,以酷刑为乐,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百姓则不堪其苦,“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他还破坏经济制度,滥发钱币,以致市场紊乱。

初平三年(193)四月,董卓被爱将吕布奉诏诛杀,“长安士庶咸相庆贺,诸阿附卓者皆下狱死。”

他死后“尸卓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说他的尸体被扔到集市,因为他肥胖,油脂流到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吏在他的肚脐里点火,火光一连亮了好几天。董卓家族的尸体也被挫骨扬灰,死状何其凄惨。

董卓有罪,且罪恶滔天。但他犯的错,和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很大关系:倘若何进召别的诸侯进京,董卓或许仍然安安心心在他的西凉盘踞;倘若何进没有意外身死,董卓或许协助他平定宦官就原路返回,不会做出一系列荒唐事。如果是另一个人,突然的站到权力巅峰,也未必就能克制。纵览他的一生:前半生,一步步爬上并州牧的位置,尽显他的交际和笼络人心的能力,带兵打仗,也常有巧思计谋;后半生,入京后发现,原来大汉的最高权力竟是如此容易取得,膨胀之下接连犯下罪行暴行,落得惨死的下场。令人大快人心之余,却又生出一丝唏嘘。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的历史上,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垒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尤其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历史上对于这个事情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司马懿看出来了,一种是没看出来。当然,司马懿的谋略也是高深莫测的。那么对于诸葛亮而言,司马懿是怎么评价他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亮志

  • 如何客观评价北魏权臣尔朱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尔朱荣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特别是那北朝,号称十六国,想记住真是个难事,这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有二,一是符坚的前秦,一是拓跋氏的北魏。前者派生出慕容垂的后燕和姚苌的后秦,后者诞生了高欢的东魏和宇文泰的西魏,先记住这有影响的两个大国,一关联也就有六个了哈。符坚的前秦标签是淝水之战,那是人皆尽知,

  • 唐朝宰相杜黄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杜黄裳

    杜黄裳,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唐朝时期的宰相。杜黄裳出身京兆杜氏,历史上有名的门阀士族之一,京兆杜氏历朝大多为官,名人也十分辈出,所以杜黄裳是出身于官宦人家。杜黄裳年轻时便考中进士,受到宰相杜鸿渐的重用,后来进入郭子仪幕府,担任朔方军从事。杜黄裳此人十分聪明稳重,所以能但大任。李怀光有一次矫诏,想

  • 清朝敦肃皇贵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敦肃皇贵妃

    和康熙、乾隆比起来,夹在中间的雍正不仅执政时间没有他们长,子女嫔妃也没有他们多。雍正有过十个儿子,活下来能长大的,也只有五人,女儿中活到嫁人年纪的仅一个,他倒是有不少养子,却和后宫的女子扯不上什么关系了。有趣的是,如此少孩子,分布却不均匀,而是集中生于某几个嫔妃,其中生下最多人的是敦肃皇贵妃年氏。

  • 唐朝铁血宰相武元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元衡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国力一落千丈,即使是平定后,它遗留下的病根也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唐朝。战乱虽然被平息了,但留下了藩镇割据这一后遗症。整个国家的政令不通,朝廷成了摆设,各地藩王都成了土皇帝。虽然还远远没有达到令唐朝四分五裂的地步,但是也使得朝代的风气稍显颓废。武元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武元衡,

  • 孝淑睿皇后:清朝唯一生下皇帝的嫡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淑睿皇后

    立嫡立长,是古代惯用的继承思维。一来,用以弥补“一夫一妻同时一夫多妾”制度下给发妻带来的不公。二来,也是通过宗法制度维系家族平衡。虽然话是这么说,可若真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尤其当我们的考察背景放在状况频发的皇室。纵观清代十一位帝王,嫡子继位是多么难的事?只有一个皇子,生母是

  • 春秋时期晋国太傅:范武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武子

    公元前592年,晋国中军将兼太傅范武子年老退休,开始在自己家府邸颐养天年。范武子退休后,他的儿子范文子也出仕为官,被晋公封为“卿”,范文子成了春秋时期晋国著名的“官二代”。有一天,本到了退朝返家的时候,范武子一直不见儿子回来,感到很纳闷,因为这个儿子

  • 西汉丞相:韦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贤

    《三字经》中,有“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的句子,背诵过《三字经》的人对这个故事都很熟悉,它讲的是西汉宣帝时丞相韦贤教子的故事。韦贤(约前148年-前67年) 西汉大臣,字长孺,鲁地邹(今邹城东南)人。据《汉书》记载他生性淳朴,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一心一意专注于读书

  • 十六国时期前燕缔造者:慕容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慕容皝

    在金庸《天龙八部》里,慕容家族是“五胡乱华”之后的大燕皇室血脉。慕容博以兴复大燕为大业,给自己一脉单传的儿子取名为慕容复,就是要提醒自己的儿子复国称帝。而慕容复一生致力于光复大燕,为此,他不惜割舍儿女情长,置江湖规则与国家大义于不顾,坏事做绝。只可惜机关算尽仍是空,不仅复国

  • 明朝开国名将颍川侯傅友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傅友德

    明太祖朱元璋,泰定五年(1328)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参加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众将士,西战陈友谅、东伐张士诚后,又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出兵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他在应天府即位,建立明朝,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