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60 更新时间:2024/1/21 18:31:08

一.性格沉稳,立场坚定

陆秀夫于1235年,出生在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3岁时,他的父亲把家迁徙到了镇江,陆秀夫在此读书长大。在百余名同学中,老师特别器重他,并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

陆秀夫20岁时(南宋宝佑四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他的才华,被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才最多、号称“小朝廷”的李庭芝看重,立即将其招募到自己的幕府中。

陆秀夫性格沉稳,不随意向别人卖弄才华,每当幕僚们共欢同乐时,都只有他一人默默地不发一言,在那正襟危坐、矜持庄重,很少与人交往。

然而,等到考察交代给他的事务时,总是发现办理得很好。李庭芝因此更加器重他,无论调任官职到何处,都不让陆秀夫离开自己,并先后三次进升他的职务,直到主管机要文字。

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边防紧急,其他幕僚大多逃走了,只有陆秀夫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向朝廷举荐了陆秀夫,因此他得以入朝为官,开始被任为司农寺丞,后屡次升迁,直到任为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

二.勇敢勤王,精忠报国

当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宋度宗被捕后,陆秀夫没有失去爱国信念,他与苏刘义,追随二王到温州,并派人召回了陈宜中张世杰等,大家共同拥立益王于福州重新立国。

因为陆秀夫长期在军队里,熟知军务,所以被新朝廷进升为端明殿学士、签发枢密院事。每当有要事,宰相陈宜中都征求陆秀夫的意见然后办理,而陆秀夫也全心全意为他参谋,言无不尽。

当时因新君年幼,由杨太妃垂帘听政,在此特殊情况下,她与臣下说话还自称为奴。加上君臣们流亡于海滨,所以大小政事都疏于治理。但每当群臣朝会的时候,陆秀夫仍然端持着手板,俨然像过去上朝一样,镇定自若。

有时在行程途中,陆秀夫会凄然泪下,用朝衣拭泪,直到衣服都湿透了,左右的人被他所感染,都无不悲痛欲绝。这充分表露了他忧国忧民的伤痛心情。

后来因井澳大风的原因,益王惊惧而死,大臣们都灰心地想借此机会离开。陆秀夫站出来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在,把他怎么办呢?古人中曾有过仅凭借一旅即成就中兴的,而我们现今百官都在,还有数万军队,上天如果还没想灭绝大宋,难道就不能凭此振兴国家吗?”

于是陆秀夫与众大臣共同拥立卫王为新帝。陆秀夫因拥立有功被升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执政。其时张世杰在外领兵驻守崖山,陆秀夫则在内,既要筹措军旅,又要主理朝政,凡是有什么需要写的,他都要亲自动手。

但就是在这颠沛流离之中,事务繁多、时间匆忙之际,陆秀夫每天还是坚持写《大学章句》,以劝讲别人精忠报国。其忠贞爱国之心日月可鉴。

三.负帝投海,波澜壮阔

在宋、元崖山海战的一天晚上,风雨交加,咫尺不见五指,张世杰派小船到宋主那里,想要奉宋主到他的船上,试图乘机突围,但陆秀夫害怕被人出卖,或被俘辱,因此固执着不肯带宋主上船。

后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护卫卫王的船一起逃走,而其他将领则各自逃生去了,陆秀夫最终考虑到难以逃脱,于是他毅然先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海去,然后自己背着卫王赴海而死,当时他年仅44岁 。陆秀夫上演了载入历史的波澜壮阔的一幕。

陆秀夫在海上的时候,还抽空将二王的事都详细地记述下来汇成一书,并将书授给礼部侍郎邓光荐说:“你如果侥幸不死,就把书传出去。”崖山战役后,邓光荐将那本书带回了庐陵。但邓光荐去世后,这部书的存亡就无从得知了,所以那段海上的事,现代人们就再也无法得知其详情了。 真是可惜可叹啊!

总之,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忠心耿耿、抗击元军入侵一生,在国难到来无法挽救之际,他毅然选择负帝投海,成为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一位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丞相。他的爱国气节值得人们学习,他的英雄壮举更是值得我们敬佩与讴歌。

标签: 陆秀夫

更多文章

  • 元朝政治家建筑家:刘秉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秉忠

    南宋灭亡后,元朝登场。首今天来说说元代初期政治家的刘秉忠,并且成为了元代的“总设计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因博学多才,受元主宠爱刘秉忠,字仲晦,初名刘侃。他祖籍瑞州,出身于辽朝官宦大族之家。因其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所以从他祖父刘泽起始就为

  •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守敬

    下面就来说说郭守敬的科学成就与创造发明。一.从小勤奋好学,年少初露锋芒郭守敬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出生在邢州的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他的父亲早逝,由其祖父郭荣抚养成人。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在祖父的教养下,郭守敬从小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并逐

  • 元朝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养浩

    元代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张养浩,他一生辞官归隐七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年幼学习勤奋,因文章好入仕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寒食节前后,张养浩生于济南历城县一户富裕人家。其祖父张山曾经从戎,其父张郁弃儒从商,因此积攒了一定的家产,为幼年张养浩的就学创造了经济基

  • 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许衡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为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自幼好学,面对诱惑能自律许衡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初三(1209年5月8日),出生在新郑县城西的阳缓里(今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许家世代务农,但许衡自幼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到七

  • 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朴

    一.出身好,恰逢乱世;父奔忙,受名家教育白朴(1226约1310后)元隩州(今山西河曲旧县)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其祖籍为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流落到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又迁居建康(今江苏南京)。白朴出身于一个金朝的官宦世家,他

  • 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光祖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下面就趣历史小编来介绍介绍郑光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创作风格。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官场生活艰难,一生专著杂剧创作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他早年研习儒学,后来曾补授杭州路为吏。因

  • 明朝内阁首辅:夏原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原吉

    明初杰出政治家夏原吉,连续服务五位明朝帝王,他宽厚仁慈,善待百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家境贫苦,刻苦学习成才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时值元朝末年,夏原吉出生,为家中长子,此后大弟夏原启、二弟夏原礼相继出生,给这个原来就贫困的家庭加重了负担,家庭开支主要依赖他的父亲教书的薪资

  • 明朝内阁首辅:杨士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士奇

    一.早年生活艰难,凭才华入仕途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他家境贫苦,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

  • 明朝内阁重臣:杨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荣

    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明初三杨”的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杨荣,他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荣,善于审时度势、办事机智果断,从而获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及明英宗,四代君王的重用。下面就来说说杨荣不平凡的人生故事。一.年少有才,受成祖重用,尽职尽力杨荣

  • 明朝内阁重臣;李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贤

    一.登进士第后入仕,初期不顺但侥幸逃脱李贤生于明成祖永乐六年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409年1月1日)。他从小学习非常刻苦,于宣德七年(1432年)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年),又登进士第。从此进入明宣宗朝服务,起初被任为验封司主事,并奉命到河津考察蝗灾。当时的少师杨士奇看重李贤的才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