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绰和慈禧太后人物比较

萧绰和慈禧太后人物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83 更新时间:2024/1/18 13:02:28

可能一般人很少会把萧绰和慈禧联系到一起,两人相隔近900年。不过仔细研究她们的一生,其实能发现不少相同之处,只是萧绰和慈禧的结局完全不同,就影响力来说,慈禧也会更大一些。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和大家讲讲有关萧绰和慈禧的故事,从小时候开始了解,一直到她们各自的人生巅峰,看看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文章内容比较长,有兴趣的话欢迎阅读。

萧绰和慈禧

公元953年春,辽国驸马爷萧思温的家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为他的宝贝女儿燕燕举办一场盛大的满月宴。燕燕虽然是公主生的小女儿,但是她就像仙女降临萧家,深得萧家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厚爱。由于她体态柔美,天生一副绰约的风姿,后取名为萧绰。

说起萧家,在辽国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姓,自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娶了萧家小女儿述律平之后,辽国的皇家大院就有了一条潜规则,皇后非萧家女子莫属。

公元969年,萧绰似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正是“花须折时堪须折”的小仙女,在颇有心计的父亲安排下,她嫁给了皇侄耶律贤。有一天,耶律贤在老丈人的带领下陪着皇帝外出狩猎,午间用膳的时候,这对翁婿轮番劝酒,不一会儿,老皇帝醉卧帐下。霎时,老萧向帐外打个手势,两名御厨窜进帐内拔出尖刀向皇帝猛刺过去......

回到皇室,耶律贤立马登上皇帝的宝座,史称辽景帝,刚刚16岁的萧绰便册封为皇后。

时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转眼驰骋八百年。到了公元1835年11月,满洲镶蓝旗的一个官宦之家,正好出生一名女婴,取名杏贞,也就是叶赫那拉氏。那时,他的老爸就在朝中为官,是吏部二等笔帖式(相当于某些部里的文秘一类)。

公元1852年2月,刚好二八芳华的叶赫那拉氏,情窦初开,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便很自然地被选秀入宫,号称兰贵人。到咸丰四年二月,晋升为懿嫔。又过了二年,生下皇帝咸丰唯一的儿子载淳,被晋封为懿妃。入宫七年后,她被册封为懿贵妃。由于咸丰体弱多病,懿贵妃又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奏章由其代笔,并且允其发表自己的见解。终于到了1861年,咸丰驾崩,皇子载淳继位,慈禧便以皇帝生母身份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江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萧绰刚刚结婚,还没明白小两口的日子如何过好,就当上了皇后,真是喜从天降。但是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父亲为自己安排的一次蜜月出行,却成了父女俩的诀别,因为父亲遭到了政敌的暗杀,遇刺身亡。萧绰一下子明白了皇权斗争的残酷无情,只好化悲痛为力量,把对亲人的思念和宫廷斗争的惨烈深藏心底。眼下只有投入全部身心,获得皇帝的专宠最为重要。

婚后二年,萧绰为皇帝生下皇子隆绪,一下坐稳了皇后的宝座。

好景总是不常在,辽景帝虽有雄心壮志,但是力不从心,体力太差,日理万机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加重了他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家大事只得交给天资聪颖的妻子办理。直到去世前,辽景帝看到妻子治理国事井井有条,皇室头头是道,高兴地召来史官,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凡是皇后说的话,皆可称‘朕。”

经过十二年的打拼,起初千娇百媚的萧绰生生锻炼成一位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可是,看见眼前刚满11岁的儿子,不禁愁云密布,这孤儿寡母的今后该怎么办呢?还好,在辽景帝去逝时,曾亲手交于她一份诏书:“皇后长子隆绪继位”。那时,萧绰才29岁。

据《辽史》记载:“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从此,萧绰经常与这二人共商国事,参政议政。

说起耶律斜轸,他是正宗的契丹族,是皇后萧绰的亲侄女婿,可是那位韩德让呢?他是大汉民族的正宗血统,怎么会在辽国参政呢?原来他的祖父韩知古早年被掠辽国为奴,于是祖孙三代效忠辽国。

有一天,萧太后为了笼络人心,拉拢心腹,悄悄地附在韩德让耳边说道:“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从此,韩德让处于天子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二号人物,因为皇后说过幼主就如同他的儿子一样。特别是萧绰一提起“愿谐旧好”,韩德让真是百感交集,春心荡漾。原来,萧绰与韩德让之间“有辟阳之幸”,即她在年少时就许配给韩,还未及成婚就被选入宫中为妃。现在景宗死了,韩又那么有实力和才干,萧绰决定再续前缘嫁他为妻,这在当时的辽国婚姻法是允许的。

萧绰得到了韩德让的情爱,便无所顾忌地出入宫帐中,无论外出游玩还是宫中处理事务,他们都出双入对,同食同寝。为了避免群臣说她违规嫁给汉人,萧绰让皇帝赐韩德让为皇族耶律姓,名字也改为隆运,封为晋王,隶属季父房,圣宗帝从此改称韩为亲叔叔。

时光飞度八百年,慈禧正值美丽年华,二十多岁的花季少妇如何辅佐幼子掌握天下?这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心中念念不忘的救美英雄荣禄,如今的恭亲王奕忻。据说少女时代的慈禧貌美如花,人见人爱,结果被一群恶少盯上,差点被强奸之时,幸遇风流倜傥的荣禄相救。这一段英雄救美的恩情,直到慈禧入宫为秀女时才以身相报。

那时,他们俩便经常趁人不备偷偷狂欢。现在慈禧大权在握,第一个重用之人当然非荣禄莫属。他俩明里是君臣关系,暗里俨然是一对小夫妻。曾经共同起草光绪帝继位之事,共同废除戊戌变法,特别是在八国联军入侵北平之时,双双结伴逃至西安。可见,荣禄曾是慈禧形影不离的忠实伴侣。

结局大相径庭

《易经·乾卦》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萧绰遇见韩德让,如鱼得水,同呼吸共命运,彼此产生共鸣,相互成就大业,把辽国治理得蒸蒸日上,勃勃生机。

公元983年,萧太后支持韩德让实行汉法,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现在国家副总统)。

公元985年,萧太后支持韩德让统一了大辽的度量衡。

公元988年,韩德让督促萧太后大开科举,大兴儒学,教育之风盛行。

公元990年,萧太后支持韩德让整顿农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一个好的家庭,前提是夫唱妇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也一样,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万万想不到,一段美好的爱情迸发出辽国的繁荣盛世。那时北方的草原上,不再只有牛羊之声,随之而来的还有琅琅的读书声;不再只有骑射奔腾的骏马闪过,随之而来的是抓农业促生产。看到眼前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萧绰的红唇贴在韩德让的耳廓处,柔情蜜意地说:“如果哪一天我离开了你,也就丢失了大辽的江山社稷!”

的确,韩德让的一生从来没有让萧太后失望过。

公元979年,赵光义率30万大军北伐,以雪前次被韩德让打得“坐驴车逃跑”之耻,结果副帅杨业中箭被捉而死,赵家还是没有收复失地落败而归。

公元1004年,萧绰“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在韩德让和小皇帝的陪同下大举进犯中原,直逼北宋都城开封。宋真宗没有半点父亲的威猛雄风,吓得准备迁都南下,最后在寇准等一帮忠臣的力求下才胆战心惊地亲自出城迎战。这次,赵家军势不可挡,一路杀到澶州,弩射辽军大将萧挞览。萧太后审时度势,眼见战势对宋军有利,宣布休战答应和谈,这就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澶渊之盟”。从此结束了两国历年的战事纷争,边关安居乐业120年之久,萧太后在韩德让的辅佐下达到了人生巅峰。

公元1009年,一代女中豪杰萧太后病逝,享年56岁。那位萧绰一生最爱的男人韩德让,古稀之年还亲自率兵远征高丽。一年零两个月后也随萧绰而去,辽圣宗将其国葬于母亲乾陵墓旁。

谁也想不到历史在千年之内开出两朵太后治国之花,但是她们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说明人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人生在好的环境中自然会健康成长,如果周围一片乌七八糟,受其环境影响也会逐渐变坏。

慈禧最先投入恭亲王的怀抱,虽然奕忻是洋务运动领导人,但是听到绰号“鬼子六”,你便知道恭亲王是个怎样的人。由于皇权的斗争残酷无情,他们俩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两位主要领导人的意见都不能统一,国将不国了。

再说慈禧老佛爷绯闻不断,先是大太监李莲英,接着是英国人埃德蒙拜克豪斯......想想都恶心,可见慈禧的用情不专一。不难想象,慈禧既爱江山也爱美男,可是在一帮小鲜肉的死缠烂打下,她能把大清帝国治理得怎么样呢?

1861年,慈禧在恭亲王的支持下,发动了宫廷政变夺取政权,处死一帮忠臣良将。

1881年,阴险狡诈的慈禧毒死了与自己享有同等权利的慈安太后。

1885年,清军夺取了镇南关大捷,但是慈禧还是向法国人屈膝求和,使大清虽胜还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全面爆发,慈禧却耗费巨资兴建北海公园为其庆祝60大寿。

1895年,慈禧在河北遵化的普陀峪大兴土木,耗时13年之久为其修建陵墓。

1898年,慈禧与恭亲王联手彻杀戊戌变法,囚禁光绪帝。

1900年,慈禧听信谣言,引发八国联军入侵,遭来京城洗劫一空的惨祸。

1908年10月,慈禧病逝,卒年74岁。

慈禧太后执政的40年间,以她为首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伊犁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众多不平等条约,给我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欣赏过历史政坛上曾经绽放的两朵霸王花,不觉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面对苍天,好像引吭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标签: 萧绰

更多文章

  • 元末义军统帅郭子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兴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郭子兴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个人还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在历史上争议也非常大,所以大家对他的认知不是非常的了解,下面就从《明史》来看看这个郭子兴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郭子兴,明朝建立后被追封为滁阳王,定远人,于1352年前后去世,元末农民

  • 太平天国苏三娘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三娘

    说到当时太平天国时期的美女苏三娘,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因为这位女子不仅仅长的好看,而且实力很强,名副其实的第一女将!她作为太平天国的女将,引用善战,立下了诸多的功绩。但是关于她的结局并不是很可观,甚至是还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苏三娘是太平天国前期非常著名的女将,在参加太平

  • 清朝大臣陈梦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梦雷

    雍正是一位比较有个性的帝王,他登基不久,突然和一位72岁的老臣过不去。雍正下旨将这位老臣赶出京城,流放到黑龙江,让众臣非常诧异。这位72岁的老臣,名叫陈梦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人。雍正在谕旨上说:“陈梦雷原叛附耿精忠之人,皇考宽仁免戮,发往关东,后冬巡时,以其平日稍知学问带回京师,交诚

  • “宋末三杰”之一陆秀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秀夫

    一.性格沉稳,立场坚定陆秀夫于1235年,出生在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3岁时,他的父亲把家迁徙到了镇江,陆秀夫在此读书长大。在百余名同学中,老师特别器重他,并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陆秀夫20岁时(南宋宝佑四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他的才华,被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才

  • 元朝政治家建筑家:刘秉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秉忠

    南宋灭亡后,元朝登场。首今天来说说元代初期政治家的刘秉忠,并且成为了元代的“总设计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因博学多才,受元主宠爱刘秉忠,字仲晦,初名刘侃。他祖籍瑞州,出身于辽朝官宦大族之家。因其曾祖父任金朝邢州节度使,家居邢州,所以从他祖父刘泽起始就为

  •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守敬

    下面就来说说郭守敬的科学成就与创造发明。一.从小勤奋好学,年少初露锋芒郭守敬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出生在邢州的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他的父亲早逝,由其祖父郭荣抚养成人。郭荣是金、元之际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在祖父的教养下,郭守敬从小勤奋好学,在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并逐

  • 元朝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养浩

    元代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张养浩,他一生辞官归隐七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年幼学习勤奋,因文章好入仕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寒食节前后,张养浩生于济南历城县一户富裕人家。其祖父张山曾经从戎,其父张郁弃儒从商,因此积攒了一定的家产,为幼年张养浩的就学创造了经济基

  • 金末元初著名教育家:许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许衡

    金末元初理学家、教育家许衡,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为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自幼好学,面对诱惑能自律许衡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四月初三(1209年5月8日),出生在新郑县城西的阳缓里(今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许岗村)。许家世代务农,但许衡自幼勤奋好学,且天资聪颖。到七

  • 元代杂剧作家:白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朴

    一.出身好,恰逢乱世;父奔忙,受名家教育白朴(1226约1310后)元隩州(今山西河曲旧县)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其祖籍为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后流落到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又迁居建康(今江苏南京)。白朴出身于一个金朝的官宦世家,他

  • 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光祖

    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下面就趣历史小编来介绍介绍郑光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创作风格。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官场生活艰难,一生专著杂剧创作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他早年研习儒学,后来曾补授杭州路为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