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末太监崔玉贵生平介绍及评价

清末太监崔玉贵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54 更新时间:2024/1/20 10:27:27

最近很多人对崔玉贵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崔玉贵当时是推了这个珍妃投井的,可以说是珍妃死的罪魁祸首,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崔玉贵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崔玉贵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崔玉贵在珍妃死后活了二十六年,出宫后还做了件大好事,但最后却突然得病死了。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紫荆城东华门,慈禧太后大为惶恐,便开始打包行李准备逃走。

第二天,慈禧太后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一行人聚集在宁寿宫后殿的乐寿堂,就准备要出发了,慈禧太后突然想起珍妃,便让太监二总管崔玉贵把珍妃从景祺阁带来。

不一会儿,珍妃就来了,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旗袍,头发只是用妃子旗头板简单地盘了起来,脚上穿着花盆鞋,整个人虽然看起来十分朴素,但因为她只有二十三岁,所以看起来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珍妃见到慈禧太后就说了句老佛爷吉祥,慈禧太后却气不打一处来,说,洋人来了,还吉祥什么,你年轻漂亮,要是留下来肯定会丢人现眼,你说怎么办吧。珍妃知道慈禧太后这是要他去死,就说,要不咱娘们都跳井吧。

慈禧也是老江湖,她怎么可能陪珍妃跳井,就对她说,死是肯定的了,你先下去,我跟着跳。慈禧太后说完,就喊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把乐寿堂前一口井的井盖打开,然后拉着珍妃往井边走。

珍妃挣扎不开,就对崔玉贵说,你放了我吧,你也逼我死吗?崔玉贵接到的是慈禧太后的旨意,他不敢违背,就对珍妃说,你要是不下去,我就得下去,对不住了。珍妃大骂崔玉贵说,你也配?!崔玉贵有点生气,便拿来一个踏脚毡子蒙住珍妃的脑袋,然后将她倒着塞进了井中。

随着扑通一声,珍妃整个人淹入水中,不一会儿就一点动静都没有了。

珍妃死后,慈禧太后对外的说法是“珍妃年轻美貌,恐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她还曾对人强词夺理说,带走珍妃不便,留下来又惹出是非。当时很多人都觉得珍妃死得很冤枉,这是慈禧太后的报复。

事实上,根据现代学者研究,慈禧太后杀死珍妃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还推荐维新人才,对慈禧太后构成威胁;第二,珍妃受到光绪皇帝宠爱,致使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失宠;第三,珍妃违背祖宗家法,干预政治,还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但不管怎么说,珍妃即使有错,但罪不至死,慈禧太后只许官兵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是难以服人的。

那么,崔玉贵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最终结局又如何?

崔玉贵出生于1860年,原名崔治世,直隶河间县人士,12岁的时候自我阉割,后来去到北京闯荡。

崔玉贵之所以对自己这么狠,其实是因为家里穷,又听说只有当太监才能出人头地,所以这才走这一步险棋。

崔玉贵来到北京之后,先是在庆王府当差,后来听说慈禧太后喜欢看戏,于是暗自苦练武功,颇有成效。在庆亲王奕劻的推荐下,小德张得以进入升平署学习京剧,因为技艺精湛,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

说来也是巧合,后来小德张也是通过这个手段来获取慈禧太后欢心的,也许他就是跟崔玉贵学的。

不过崔玉贵可不那么简单,据说他跟李莲英是老乡,而且还带点亲戚关系,而且辈分上还比李莲英高,算起来他还是李莲英的表叔。而且后来崔玉贵还认了奕劻当干爹,所以他的背景还是挺硬的。

因为那时候李莲英是太监大总管,所以还算是照顾崔玉贵,在他20岁的时候将他带到宫中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内侍,因为表现出色,后来升任太监二总管,三品顶戴,权势很大,仅次于李莲英。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后,崔玉贵在将珍妃投井之后,就跟着慈禧太后逃到西安,期间小德张因为频繁给慈禧太后献殷情,赢得了慈禧太后的好感,而崔玉贵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勉强保住自己二把手的位置。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不放心立马回到北京,就派遣崔玉贵先回去打个前站。崔玉贵回到北京之后,看到四处秩序井然,而且留在宫中的嫔妃并没有遭到洋人的侮辱,便觉得当初慈禧太后让自己杀死珍妃也许是个错误。

崔玉贵将消息报告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这才收拾行李,发兵数万人保护自己,还带着三千车的行李,浩浩荡荡地返回北京。

让崔玉贵没想到的是,他的祸事也因为慈禧太后回到北京而开始。

据说,慈禧太后在返回北京前后,常常做噩梦梦到珍妃找他索命,慈禧太后因此经常失眠,所以她在回到北京之后不久,便叫人把珍妃的尸体打捞起来,埋葬在恩济庄太监公墓附近的宫女墓地,以求心安。

既然死了人,总得有个说法,更何况死的还是光绪皇帝的宠妃。慈禧太后便说珍妃是自己投井身亡的,还把她塑造成“贞烈殉节”的人物,并还大张旗鼓地追封珍妃为珍贵妃,试图以此洗脱自己的罪名。

后来,慈禧太后遭受到很大的政治压力,便开始实施新政,以洗脱人们对他守旧和无能的形象。而在珍妃之死这个问题上,也有一些大臣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们认为就是慈禧太后所为。

慈禧太后为了平息外界的猜疑,就让载沣将珍妃的死因由“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淹死”。按道理来说,这个罪是死罪,但是慈禧太后不忍心杀死他,便让他再次回到庆王府当差。

等外界风声稍微平息之后,慈禧太后又让崔玉贵回到宫中。

当然了,这一切肯定是有李莲英的功劳的,毕竟亲戚一场,李莲英在慈禧太后身边吹吹风还是办得到的。就这样,崔玉贵重新获得了慈禧太后的重用,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

慈禧太后去世之后不久,李莲英和崔玉贵先后离开皇宫,而时任御膳房掌案的小德张因为受到隆裕太后的赏识,被提拔为太监大总管。

李莲英出宫之后行踪十分神秘,日子过得也还不错,但是不到三年就莫名死亡了。而崔玉贵在出宫之后,虽然有点钱,但是比较平淡,做了一些好事,活了十几年才去世。

也许是因为崔玉贵家里没什么人,所以崔玉贵出宫之后,没有回家去,而是花钱买了680亩地捐给立马关帝庙,自己则带着徒弟居住在庙中,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其实崔玉贵之所以这么做,跟他的为人有关。崔玉贵虽然长期是太监二把手,许多人都很怕他,但是他这个人跟很多会武功的人一样,很豪爽,不阴人,所以大家虽然怕他但是却不防着他,这也使得他在宫中的人缘还算是不错,很多人对他很忠心,就比如说那几个出宫服侍他的徒弟。

那时候当太监的都是苦命人,出宫之后大多数就无家可回。就拿恩济庄来说吧,那边不但是太监宫女的墓地,其实还住着很多无家可归的太监,他们靠庙里的香火钱和地租银子养活着,但生活依然还是很艰苦的。

崔玉贵出宫的时候不是一个人,都是一些对他很孝顺的徒子徒孙,所以他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自己,还得考虑跟着他的人的身前身后事。

立马关帝庙虽然也是太监出宫生活的地方,但跟恩济庄不一样。恩济庄那儿埋葬的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大太监和大宫女,珍妃能够埋在那儿,就说明那儿的规格并不低。李莲英死后也是埋在恩济庄,按级别来说,崔玉贵也是够格的。

但前面说了,崔玉贵要考虑徒子徒孙的归宿,因为他们是不能埋在恩济庄的,所以崔玉贵就选择把地捐给关帝庙,让徒子徒孙们可以安度晚年,死后还能有个葬身之所。

在这种情况下,崔玉贵也不打算去恩济庄凑热闹也是可以理解的,跟徒子徒孙生活在立马关帝庙也挺好。当然了,崔玉贵之所以不去恩济庄,也可能因为珍妃也埋在那儿。

不过从这一点来说,崔玉贵虽然算有钱,但是跟李莲英和小德张这些当过太监大总管的人来说,那就差远了,所以他只能买点地捐给关帝庙,然后住在庙里安度晚年。

要知道李莲英光住宅就有好多处,小德张更不得了,在天津产业巨大,算得上是巨富和大地主了。崔玉贵要有那么多钱,也不至于住关帝庙了。

在住进立马关帝庙之后,崔玉贵就跟徒弟们以种植水稻为生,生活虽然贫苦一点,但是因为得罪的人少,所以活得安心,不像李莲英和小德张那样活得提心吊胆。据说,小德张在天津就差点被人给结果了,这显然是有仇家的。

崔玉贵在关帝庙安安静静地生活了十几年,我们不知道在此期间他有没有因为将珍妃投入井中而良心不安,但我们凭良心说,杀死珍妃这件事,即使崔玉贵不动手,自然有其他人动手,这是不可避免的。

1926年,崔玉贵因为发背病而去,享年66岁。根据医学书籍所述,疽发背者,多发于诸脏俞也,五脏不调则发疽。发背病这个病不好治疗,因为古代没有抗生素,时间长了会引起严重的败血症,死亡率很高。

所以说,崔玉贵很有可能就是病死的,不会是有人想害他。这么看来,崔玉贵的结局要比李莲英要好,因为坊间盛传李莲英是被人害死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德张曾经娶崔玉贵的养女为妻,虽然此女后来去世了,但崔玉贵在名义上毕竟是小德张的岳父。小德张自己发了大财,在北京也有很多产业,但却没有去拉崔玉贵一把,这个就有些不够意思了。

个中缘由,也许是因为小德张并不喜欢崔玉贵吧,毕竟他在宫中的时候,一二把手长期被李莲英和崔玉贵把持,小德张只能靠边站,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之后他才上位。

标签: 崔玉贵

更多文章

  • 陈独秀之女陈子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子美

    陈子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她是陈独秀的女儿,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女人。深圳的老一辈人肯定开国一个玩笑,说是:“游过这个大鹏湾,你就到香港了。”不过当年真有勇气下去游的人很少。然而这些人当中就有陈独秀的这个女儿陈子美,身上绑着个酱油桶,就这么漂了10个小时,愣是漂到了香港。陈独

  • 唐朝中期良相李德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德裕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已没有了唐玄宗时的盛世,尤其是之后的皇帝,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眼看大唐江河日下,李德裕站了出来,近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的颓势,在历朝历代都享有高度的美誉。李商隐誉之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范祖禹称赞他“李德裕之相武宗,皆有功烈,为唐

  •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叔敖

    西汉时期,太史公司马迁花了18年时间写下《史记》,在这个鸿篇巨著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清官、廉吏、爱护百姓的官员。在司马迁心中,春秋名臣孙叔敖是第一“循吏”,因此,他把孙叔敖放在了《循吏列传》的第一位。历史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善长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开国之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爵位,主要有公爵、侯爵、伯爵。在大明的开国六公中,有五个人是因军功而封公爵,而只有一个是以文臣而封公爵,他就是韩国公李善长。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从小就喜爱读

  • 项羽谋士“亚父”范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增

    秦朝覆灭,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对峙三年,百战百败,但最终只赢了一场就赢得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刘邦手下英才无数,项羽再无敌,终究只是个孤家寡人,他手下曾有个奇士,他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随着反秦大潮的出现他终于看到了希望,古稀之年选择出山欲辅佐君王得天下,他的一生见证了秦始皇从登基到统一六国的全过程。

  • 西晋宗室义阳王司马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望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由此,非常明

  • 唐朝宰相裴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裴度

    安史之乱后,唐朝繁荣不再,直到唐宪宗时期,曾短暂地出现一段中兴景象,史称“元和中兴”。这是继“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唐朝又一个太平时期。然而,大多数人知道“贞观之治”时期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知道

  • 元朝将领石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石珪

    石珪在历史上属于一个比较冷门的人物,绝大多数网友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石珪生于南宋后期,他的一生经历,可以说颇具传奇。南宋军事疲软,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内部,而石珪在抗金路上,奉献出了自己的所有,最后是同金军连战数天,因粮草耗尽,导致兵败被杀。这次就准备好好讲讲有关石珪的生平故事,如果你对这

  • 沈括是什么人物 沈括是什么朝代的人 沈括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沈括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沈括是什么人物比较感兴趣,很多关于沈括的问题也有很多,什么哪个朝代的,什么沈括的人物生平的,非常非常多了,下面小编对沈括这个人做一个详细的解析,如果你比较感兴趣的话,就速度来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吧,感兴趣的可以收藏看看。1、沈括是什么人物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官员、科学家,沈括最厉

  •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谢道韫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道韫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 谢道韫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才女,而且家里的条件也是非常好的,放到现在的话也算是一位官二代,毕竟她是东晋时期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可是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的婚姻不满呢?当初又为什么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谢道韫为什么对自己婚姻不满谢道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