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名将袁崇焕有哪些功绩?

明朝名将袁崇焕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1/19 20:17:01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东莞。袁崇焕家是做生意的,虽有点小钱,可在中国古代,要想提高社会地位,还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袁崇焕的科考之路十分艰难。他从二十三岁考到三十五岁,用了十二年的时间考了四次,最后终于考中进士。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袁崇焕虽考中进士,但由于名次靠后,被皇帝派去当了一个小小的知县。明天二年(1622年),明朝辽东一带战事吃紧,袁崇焕往京城觐见明熹宗,发表了一番对抗后金的见解,这引起正愁无人可用的明朝皇帝的注意。

不久之后,广宁军被后金军击溃,于是朝廷商议,应该派人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得知后,随即一个人前往关外勘察地形。他经过实地考察后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

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

袁崇焕来到辽东后不久,朝廷派孙承宗做了辽东主帅,他令袁崇焕驻守宁远。袁崇焕到达宁远后,马上修筑城墙,积极备战。袁崇焕很得士兵拥护,跟士兵一起吃住,同甘共苦,所以战士的热情很高,差不多一年时间就修好了宁远城。

从筑此城开始,袁崇焕在辽东扎根二十年,只要有他在,后金军队就跨不过宁远城。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努力下,辽东前线稍微安定下来,一些失地被收复。

然而明朝内部却是乌烟瘴气。当时的明熹宗喜欢做木工活儿,不理朝政,一心想当一个好木匠,他把朝廷的事情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处理。魏忠贤的用人原则是,看得顺眼的留,看不顺眼的杀。

为抗击后金军队做出贡献的熊廷弼被他杀掉了;立下战功的辽东总帅孙承宗也被他变相革了职,另外派遣亲信高第去当辽东总帅。

这高第跟袁崇焕不是一条心。高第认为关外一定会守不住,命令驻军全部撤出锦州及右屯等地。但袁崇焕表示宁愿死在宁远,也不愿撤离。后金方面得知孙承宗被罢免,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由努尔哈赤率后金二十万大军直奔宁远城而来。

高第拥兵山海关,不去救援宁远。袁崇焕面对努尔哈赤的劝降不为所动,运来红夷大炮架在城墙上,对后金军一阵猛轰。努尔哈赤连续攻城两天,损失惨重,下令退军。

至此,袁崇焕带领的明军取得了对后金军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明朝方面称为“宁远大捷”。明廷举朝欢喜,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

袁崇焕先是在宁远大战中大败努尔哈赤,后又在锦宁大战中再败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然而这些战役的胜利,并没有给袁崇焕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使他得罪了魏忠贤。魏忠贤指使党羽,诬陷袁崇焕在皇太极攻打锦州的时候没有去救援,袁崇焕被迫辞官回乡。

崇祯元年(1628年),明熹宗驾崩,其弟弟朱由检继位,这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继位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召回袁崇焕,还让他继续驻守辽东。

崇祯皇帝本来很想有一番作为,但面对风雨飘摇的江山,他也力不从心,对属下充满了猜忌,看谁似乎都是一副奸臣的模样,好像全天下没有一个可以依靠和对朝廷忠心的人。

这时,宁远城的士兵因为军饷问题,发生兵变。袁崇焕建议用皇帝的私房钱来发士兵的工资,这让崇祯皇帝很不满意。而后来诛杀毛文龙一事更是激化了这对君臣之间的矛盾。

驻守皮岛的大将毛文龙贪赃枉法,甚至私通皇太极,有反叛之心。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安定形势,消除隐患,袁崇焕先斩后奏,诛杀了毛文龙。事后,他向崇祯皇帝汇报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可崇祯皇帝认为袁崇焕私自做主,诛杀大将,别有企图。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直逼明朝都城。袁崇焕听闻后马上赶回来勤王。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袁崇焕想让士兵休整后再战,崇祯皇帝却要袁崇焕跟皇太极决一死战。

袁崇焕委婉拒绝了皇帝,驻扎下来。这使得崇祯对袁崇焕更加猜忌,认为袁崇焕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京城内外流传着袁崇焕想要要挟皇帝跟皇太极议和的传言,不知道内情的百姓都骂袁崇焕是汉奸走狗。

这其实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皇太极让人传言,说自己跟袁崇焕早有秘密合约,很快就会攻下都城。崇祯皇帝本来就是心胸狭窄、善于猜忌的人,他果然中计,抓来袁崇焕,判他通敌谋反罪,处以凌迟。

崇祯三年(1630年),北京菜市口人如潮水。自明朝以来,北京菜市口就是处决犯人的地方。这次被处决的是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真是千古奇冤!在这个地方,袁崇焕忍受着千刀万剐的酷刑;不明真相的百姓,大骂他汉奸。他被抄没家产,家人被流放。

一代名将袁崇焕就这样蒙冤而死。康有为后来评价说:“如果皇太极的反间计没有成功,而袁崇焕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明朝也许不会灭亡。”

标签: 袁崇焕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蜀汉谋士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法正

    纵观华夏文明,能够在历史的岁月中留下浓重一笔的时刻,不为多见。尤其是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较为常见的战争,比较出名的分为两个时期。一个隶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另外一个便是三国鼎立之时。三国里面的大咖当中,几乎每个主公的身边,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谋臣。在众多的谋臣当中,曹魏的郭嘉、荀彧、司马懿,东吴的周瑜、鲁

  • 岳钟琪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钟琪

    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岳钟琪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戎马倥偬,平西藏,定青海,抗击准噶尔部的分裂反叛,镇戍边疆,功勋卓著,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西部贡献重大。作为岳飞后代的岳钟琪,出生在四川成都。岳钟琪的父亲曾经跟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立下功劳,康熙赐了岳家一

  • 清代官吏学者陈鹏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鹏年

    雍正元年(1723年),被康熙皇帝称为“第一能臣”的陈鹏年死在河道总督任上。当时,陈鹏年正在治理黄河水患,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落泪,送行的队伍有上万人,哭声震天,可见陈鹏年多么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鹏年(1663-17

  • 如何评价周文王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姬昌

    殷商之后就是周朝。周人的祖先是姜嫄之子弃。弃善于种植农作物,被舜封为“后稷”,因此周人一直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有人认为他们的国号“周”是商王武丁赐予的,“周”的含义就是一大块方整的田地中农作物很茂盛的样子。后稷的子孙代代相传,经

  • 如何评价战国赵国奸臣郭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开

    有君王就会有奸臣佞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英明神武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驾前也有不少坏人,比如赵高、江充、李义府,就在嬴政、刘彻、李世民面前很受宠。纵观五千年君王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君王最多,但是奸臣佞臣却少之又少,如果按照君王与奸臣佞臣的比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

  •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凌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曹爽在高平陵事件后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司马懿也利用这次政变,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朝政。曹爽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好领导、但俗话说的好,曹操再奸,都有知心朋友,刘备再好,都有死对头,孙权再温柔,两边都是仇,即使

  • 如何评价明朝后期大臣孙承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他既是明朝末年的名将,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才子钱谦益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

  • 元朝妖僧杨琏真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琏真迦

    说到这个杨琏真迦估计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但是这个对于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起到了负优化作用的,那么又是怎么负优化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真实的杨琏真迦吧,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杨琏真迦为何被称为是妖僧!1、杨琏真迦简介杨琏真迦,元代恶僧。唐兀(党项)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弟子,见

  • 宋朝宗室高平郡王赵惟叙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惟叙

    说到这个赵德芳就不得不说他的儿子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的人很怀疑是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就是来得非常的奇怪,所以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速度的一起来研究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1、赵惟叙怎么当上皇帝首先要说的是,赵德芳的儿子并没有当上皇帝,他生前最高的职位

  • 北魏宗室乐平王拓跋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拓跋丕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母亲是大慕容夫人,他自幼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喜爱,最后却没能善终。拓跋丕年轻时颇有能力被世人称赞,父亲拓跋嗣也对其欣赏有加。拓跋丕出生年月无记载,只知道他最初是被封为乐平王,官拜车骑大将军,后来还担任了骠骑大将军。拓跋丕不负众望,在被封为乐平王的第十年他带兵出征,攻打下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