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蜀汉谋士法正?

如何客观评价蜀汉谋士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4/1/17 15:04:09

纵观华夏文明,能够在历史的岁月中留下浓重一笔的时刻,不为多见。尤其是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较为常见的战争,比较出名的分为两个时期。一个隶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另外一个便是三国鼎立之时。三国里面的大咖当中,几乎每个主公的身边,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谋臣。在众多的谋臣当中,曹魏的郭嘉荀彧司马懿,东吴的周瑜鲁肃之辈,蜀汉的诸葛亮、法正之流。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也让后来的三分天下成为了一种可能。虽然说这些人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蜀汉在建立之初,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最终拥有了蜀汉的绝大多数的地盘。法正身居谋臣,对刘备的创业之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初露锋芒

其实在东汉末年的那个时代,只要有能力,便有着出人头地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认为能力强的人。刘关张就是个很好的案例,从白手起家, 到后来的称王称帝,全都是靠实力和机遇来造就的。那么作为谋臣来说,法正自然也想着可以创造一番事业。法正的出身就是很高,不过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选择了比较中庸的刘璋

偏安一隅的刘璋,虽然说爱民如子,但是并不是一个好的主公,尤其是在人才方面,法正空有一身的本领,并没有可以发挥的余地。这对于法正来说,也是相当郁闷的一件事。从县令到校尉,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直到后来遇到了刘备,并在刘备的手底下,让刘备得以入驻川蜀,最终有了几年施展才能的机会。

二、投靠刘备

其实刘备最终能够成为蜀汉的当家人,这当中离不开两个人的努力。一个是张松,一个便是法正。毕竟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要么就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要么就是名垂千古。很显然,法正有着这样的能力。在公元211年的时候,当时的曹操选择攻打汉中的张鲁。当时坐守益州的刘璋因为害怕曹操的力量,而是选择寻求外援。经历赤壁之战的刘备,首先就成为了刘璋的首选目标。毕竟作为刘姓宗亲,同时刘备素来以仁义名闻天下。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法正作为刘璋的谋臣,表面上是帮助刘璋,但是在暗地里选择投靠了刘备。并将整个川蜀大地的地图,献给了雄心壮志的刘备。也因此然让刘备,最终进位汉中王。尤其是在帮助刘备夺取益州的事情上,法正出于对刘璋的了解,所做出的正确的判断。

《三国志》:”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黜度,不用其计。

其实就当时的天下格局来看,刘璋虽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最终让自己的身边的人才,并没有多少可以施展抱负的机会,这种投递叛国的事情出现,也是理所应当的。

三、辅佐刘备巩固既得利益

在刘备进驻益州之后,毕竟是新来的,自己的地位和势力,依然还需要当地的豪强大族疏通关系。毕竟刘备作为一个外来户,初来乍到,肯定要和当地的一些士绅大族搞好关系。这样的话,自己才能更好地占领这个地盘。这个时候法正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劝说刘备迎娶刘璋过世兄长刘瑁的妻子。更因为法正的长远规划,刘备也给予所有人当中最高的封赏,将法正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并且在后来和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律法,帮助刘备可以更好的统治刘璋所遗留下来松散的政治结构。

我们都知道,当年的隆中对当中,诸葛亮所提出的地跨荆州、益州,然后徐图天下。但在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汉中之地也就成为了曹魏和蜀汉的一道屏障。刘备想要北伐,就必须要依靠汉中之地。在帮助刘备分析的汉中的重要性之后,顺便提出了: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刘备赞同,于是率领诸将进攻汉中。并在其后的夺取汉中的过程中,设计斩杀了曹魏的一员大将夏侯渊。在法正等人的努力之下,刘备最终得到了汉中之地。

文臣武将,都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很显然,法正在投靠刘备之后,做得十分到位,同时也让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不得不说的是,刘备之所以能够得到川蜀之地,离不开法正的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刘备对于法正十分重视的原因,这也算得上是开国元老了。

标签: 法正

更多文章

  • 岳钟琪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钟琪

    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岳钟琪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戎马倥偬,平西藏,定青海,抗击准噶尔部的分裂反叛,镇戍边疆,功勋卓著,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西部贡献重大。作为岳飞后代的岳钟琪,出生在四川成都。岳钟琪的父亲曾经跟随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立下功劳,康熙赐了岳家一

  • 清代官吏学者陈鹏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鹏年

    雍正元年(1723年),被康熙皇帝称为“第一能臣”的陈鹏年死在河道总督任上。当时,陈鹏年正在治理黄河水患,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落泪,送行的队伍有上万人,哭声震天,可见陈鹏年多么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鹏年(1663-17

  • 如何评价周文王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姬昌

    殷商之后就是周朝。周人的祖先是姜嫄之子弃。弃善于种植农作物,被舜封为“后稷”,因此周人一直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有人认为他们的国号“周”是商王武丁赐予的,“周”的含义就是一大块方整的田地中农作物很茂盛的样子。后稷的子孙代代相传,经

  • 如何评价战国赵国奸臣郭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开

    有君王就会有奸臣佞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英明神武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驾前也有不少坏人,比如赵高、江充、李义府,就在嬴政、刘彻、李世民面前很受宠。纵观五千年君王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君王最多,但是奸臣佞臣却少之又少,如果按照君王与奸臣佞臣的比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

  • 如何评价三国曹魏重臣太尉王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凌

    煮酒论三国、上回说到曹爽在高平陵事件后被司马懿诛灭三族,司马懿也利用这次政变,消除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得以完全掌握了权力,控制了曹魏朝政。曹爽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好领导、但俗话说的好,曹操再奸,都有知心朋友,刘备再好,都有死对头,孙权再温柔,两边都是仇,即使

  • 如何评价明朝后期大臣孙承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人(今属河北省保定市)。他既是明朝末年的名将,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和诗人。他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清之际的才子钱谦益终生对其敬服有加,并一直也视之以师。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

  • 元朝妖僧杨琏真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琏真迦

    说到这个杨琏真迦估计很多人都不太认识,但是这个对于中国的佛教的发展是起到了负优化作用的,那么又是怎么负优化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真实的杨琏真迦吧,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杨琏真迦为何被称为是妖僧!1、杨琏真迦简介杨琏真迦,元代恶僧。唐兀(党项)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师弟子,见

  • 宋朝宗室高平郡王赵惟叙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惟叙

    说到这个赵德芳就不得不说他的儿子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有的人很怀疑是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就是来得非常的奇怪,所以这个问题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速度的一起来研究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1、赵惟叙怎么当上皇帝首先要说的是,赵德芳的儿子并没有当上皇帝,他生前最高的职位

  • 北魏宗室乐平王拓跋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拓跋丕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的第二子,母亲是大慕容夫人,他自幼聪明机智深得父亲喜爱,最后却没能善终。拓跋丕年轻时颇有能力被世人称赞,父亲拓跋嗣也对其欣赏有加。拓跋丕出生年月无记载,只知道他最初是被封为乐平王,官拜车骑大将军,后来还担任了骠骑大将军。拓跋丕不负众望,在被封为乐平王的第十年他带兵出征,攻打下冀

  • 如何评价战国后期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王建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嬴政终于开启了“灭国模式”,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是韩国,其次是赵、魏、楚。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追到东北,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放眼望去,天下诸侯,仅存齐国和秦国并存,以其嬴政之野心,焉能允许齐国的存在?第二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