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窦氏是如何成为皇后的?窦太后对汉朝的影响有哪些?

西汉窦氏是如何成为皇后的?窦太后对汉朝的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76 更新时间:2023/12/7 5:22:59

窦皇后(前200年代-前135年6月29日),名猗,中国西汉时期皇族女性,为汉文帝皇后、汉景帝生母,出身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尽管《史记》和《汉书》均未提及她的名字,但东汉赵岐在《三辅决录》有提到其名为“猗”。另外,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中,提到西晋皇甫谧称窦皇后的名字为“猗房”。窦氏掌握政权横跨景帝、武帝两代,主张黄老之术,成为西汉初年道家“无为而治”的忠实执行者及维护者。虽然窦氏不如吕雉、卫子夫般为人熟悉,但对西汉的政治影响深远。

早年

窦氏生年不详,丈夫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出生,其长子汉景帝刘公元前188年出生,因此生年当不会迟于公元前200年。吕雉为皇太后时(前195年前180年),窦氏以家人子的身份被选入宫服侍吕雉。之后,吕雉将一批宫女送出宫,赐予诸侯王,每王五名,窦氏就在其中。窦姬因家乡在清河郡,于是请求主管此事的宦官将她分去赵国。宦官答应,却粗心大意,把窦氏排入前往代国的队伍中,窦氏不得已来到代国,却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幸。窦氏先生一女刘嫖,后生刘启、刘武等二子。

代王尚未入朝为帝时,代王王后早已亡故。陈平周勃等元老诛灭诸吕,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后,代王王后所生的四子也相继逝世。前元元年(前179年),刘启以庶长子身份被册立为皇太子。同年三月,群臣请立皇后。文帝之母薄太后说:“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窦氏因而被册立为皇后,女儿刘嫖封为馆陶公主。次年,幼子刘武被立为代王,不久改迁梁国,改封为梁王。

家庭背景

窦氏的父母早亡,安葬在观津(现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氏青山墓)。薄太后下诏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且在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按薄太后父亲灵文侯之墓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弟为窦少君,在窦氏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兄弟二人皆被掳走并贩卖到外地,成为奴工,渺无音讯。后又被转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突然山崩,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窦少君脱险逃生。不久,窦少君跟随主人到了京师,听说新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少君认为这就是他的姐姐。窦少君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姐姐一起采桑叶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地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窦皇后。窦皇后见到了这一封信后大惊,即刻将窦少君召来,并详细问了其他一些情况,姐弟就此相认。窦皇后还要窦少君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姐姐离我西去,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窦皇后泣不成声,紧握着窦少君的手。

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把他们安置在长安城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因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窦氏成为皇太后时,汉景帝封其弟窦少君为章武侯,其兄窦长君早逝,封他的儿子窦彭祖为南皮侯;因平定七国之乱其堂侄窦婴被封为魏其侯。

皇后生涯

窦皇后因病而双目失明。同时,文帝有新宠慎夫人和尹姬。其中慎夫人甚至可以与窦皇后、汉文帝同席而坐,直到袁盎以“当年戚夫人得宠后被吕太后所虐杀”为由劝阻,才让慎夫人坐于下方。但由于慎夫人与尹姬都没有儿子,对窦皇后和刘启的地位无法构成威胁。

皇太后时期

汉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黄老学说。由于窦太后的影响,在汉景帝在位期间与汉武帝早期,儒家学者都无法得到重用。

窦太后命景帝和窦姓外戚宗族得读老子的《道德经》,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5]。

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道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意思是皇家贵族不应读此书。)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读‘司空城旦书(刑法之类的书)吗?”(讥讽儒教严苛,类似于司空之类的法官,城旦之类的刑罚)太后愤怒,命辕固生到猪圈里杀猪。汉景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于是给他一把利刃,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

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在汉景帝统治时期,汉景帝曾经想启用儒家学者,但都被其阻止。

窦太后极其溺爱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不但赏赐无数,而且还希望他能在景帝去世后继位。前154年,汉景帝曾在宴会上对梁王刘武表示,愿在自己死后传位与他,但遭到窦婴等朝臣的反对。尽管后来窦太后对景帝多次施加压力,但终未成功,刘武更是在景帝生前即去世。

太皇太后时期

前141年,汉景帝刘启驾崩,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奉生母皇后王氏为皇太后,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窦太皇太后闻武帝好儒学,非常不以为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国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政事“不必事事请命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都不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遗诏将东宫(长乐宫)的金钱财物全部赐给女儿刘嫖。她与汉文帝合葬在灞陵。

历史评价

窦氏干预朝政,推崇道家,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之治政局稳定海晏河清,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汉文帝、汉景帝二朝,史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后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一扫汉初的对外积弱之风,布大汉威名于四方,却将汉朝文景时期所积蓄的国力几乎全部用光,晚年出现的巫蛊之祸也迫使武帝不得不重用无为而治重新累积国力。由此可见窦氏之功过不可一概而论。

陵墓被盗事件

2001年10月,窦氏的陵墓被盗,大量陪葬陶俑被盗墓贼出售,其中6件被偷运出境,并且于2002年3月20日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及外交部闻讯后与美方进行了大量交涉,苏富比才撤销拍卖,并且于2003年6月将这6件陶俑归还中国。

标签: 窦太后

更多文章

  • 西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时期皇后卫子夫的异父弟,本名郑青,因为卫子夫的缘故冒姓卫。任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是击溃匈奴的西汉名将。早年卫青是平阳侯府中奴仆卫媪与平阳县吏郑季的私生子,幼年被送至生父家寄养,但被郑妻所生儿子歧视,后来便独自离开父家回到

  •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范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

    范雎(?前255),也叫范且(这是汉代石刻中的错误)(《史记》中是“雎ju”字,有书为“睢sui”字,评书家多读此音),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

  • 秦末汉出侠士季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季布

    季布,楚人也,任侠有名,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

  •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孟明视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明视

    孟明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姓百里,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崤山惨败侥幸生还孟明视幼年时,他的父亲百里奚外出谋官,他靠着母亲的辛勤劳动的日子。长大后,他不喜欢干活,整天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使枪弄棒,仍然靠着母亲养活。后来随母亲流落到秦国,找见了失散四十多年的已经当了

  • 唐末五代时期忠武军节度使张全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初名居言,又名宗奭(朱温赐名),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唐末至五代时期将领。张全义出身田农之家,曾参与黄巢起义,被授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后投降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表为泽州刺史,累授忠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东平王。他生性勤俭,善抚军民,政绩卓著

  • 清朝雍正帝正妻孝敬宪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敬宪皇后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1](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满洲正黄旗人,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之女。雍正帝的结发妻子,生于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早夭,早夭那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

  •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孝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存孝

    晚唐河朔诸侯联手抵御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也加入了其中。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本是被李克用趁乱掳掠的众多少年之一,后被李克用收为养子。长大后,善于骑射,勇冠三军,经常率前锋军作战,腰里别着弓,大腿上带着槊,手持铁挝冲锋陷阵,平时牵着两匹马,只要马累了,就在阵中当场换马,有万夫不当之勇;

  •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存进

    一,收为义子李存进本名孙重进,代郡振武县人,为岚州刺史汤群部将。李克用攻克朔州,将其俘获,收为义子。中和元年(881年),唐朝赦免李克用之罪,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命其率军讨伐黄巢。李存进随他征讨黄巢,任义儿军使。二,屡立战功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女婿王珂与堂弟王珙争夺河中节度使。李克用派李

  • 唐末后唐名将李嗣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嗣昭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十三太保这个名号,但是大家知道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吗?其实十三太保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军阀李翼圣(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是三个儿子大部分都是养子,没有几个是李翼圣亲生的,今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十三太保的第二位,韩进通(李嗣昭)的故事。李嗣昭,原名韩进通。韩进通是李翼圣弟弟的养子,生

  • 东汉后期名臣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儁

    朱公伟(朱儁)出身贫寒,后举孝廉入仕,随后因平定黄巾军有功,被朝廷受封河南太守,随后又加封为光禄大夫。中平六年,董仲颖(董卓)收到何进的诏令回到洛阳,便趁机掌控了政权,当时董仲颖想要增加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大肆拉拢朝中重臣,而朱公伟则是董仲颖有点犹豫。当时朱公伟已经是光禄大夫,手握重兵,董仲颖既想要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