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末汉出侠士季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秦末汉出侠士季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17 更新时间:2023/12/12 8:55:16

季布,楚人也,任侠有名,为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项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乃之雒阳见汝阴侯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侍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布召见,谢,拜郎中。

太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太后,太后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反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布进曰:“臣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识者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布辩士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谈等,与窦长君善。布闻,寄书谏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则揖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于天下,顾不美乎?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杨之也。

馈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争为死。尝杀人,亡吴,从爰丝匿,长事爰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尝为中司马,中尉郅都不敢加。少年多时时窃借其名以行。当是时,季心以勇,布以诺,闻关中。

宋蕉布母弟丁鲍,为项羽将,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汉王急,顾谓丁鲍曰:“两贤岂相厄哉!”丁鲍引兵而还。及项王灭,丁鲍谒见高祖,以丁鲍徇军中,曰:“丁鲍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遂斩之,曰:“使后为人臣无效丁鲍也!”

在田叔,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也。叔好俞,学黄老术于乐巨公。为人廉直,喜任侠。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数岁,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赵午、贯高等谋弑上,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赵有敢随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余人赫衣自髡钳,随王至长安。赵王敖事白,得出,废王为宣平侯,乃进言叔等十人。上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对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长者,宜知之。”叔顿道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常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无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叔叩头曰:“夫贯高等谋反,天子下明诏:‘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张王,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而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寇,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驱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于是上曰:“贤哉孟舒!”夏召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曰:“梁有之乎?”对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大贤之,以为鲁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财物自言者百余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使人偿之,不尔,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相常暴坐苑外,终不休,曰:“吾王暴露,独何为舍?”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义不伤先人名。”

仁以壮勇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卫将军进言仁为郎中,至二千石、丞相长史,失官。后使刺三河,还,奏事称意,拜为京辅都尉。月余,迁司直。数岁,戾太子举兵,仁部闭城门,令太子得亡,坐纵反者族。

赞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及至困厄奴,苟活而不变,何也?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贤者诚重其死。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

标签: 季布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孟明视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孟明视

    孟明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姓百里,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崤山惨败侥幸生还孟明视幼年时,他的父亲百里奚外出谋官,他靠着母亲的辛勤劳动的日子。长大后,他不喜欢干活,整天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使枪弄棒,仍然靠着母亲养活。后来随母亲流落到秦国,找见了失散四十多年的已经当了

  • 唐末五代时期忠武军节度使张全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初名居言,又名宗奭(朱温赐名),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唐末至五代时期将领。张全义出身田农之家,曾参与黄巢起义,被授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后投降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表为泽州刺史,累授忠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东平王。他生性勤俭,善抚军民,政绩卓著

  • 清朝雍正帝正妻孝敬宪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孝敬宪皇后

    清世宗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1](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满洲正黄旗人,管步军统领事内大臣费扬古之女。雍正帝的结发妻子,生于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嫡长子弘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弘晖不幸早夭,早夭那年只有八岁。雍正元年(1722年)册为皇后。

  •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孝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存孝

    晚唐河朔诸侯联手抵御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也加入了其中。李存孝,本名安敬思,本是被李克用趁乱掳掠的众多少年之一,后被李克用收为养子。长大后,善于骑射,勇冠三军,经常率前锋军作战,腰里别着弓,大腿上带着槊,手持铁挝冲锋陷阵,平时牵着两匹马,只要马累了,就在阵中当场换马,有万夫不当之勇;

  • 唐末后唐名将李存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存进

    一,收为义子李存进本名孙重进,代郡振武县人,为岚州刺史汤群部将。李克用攻克朔州,将其俘获,收为义子。中和元年(881年),唐朝赦免李克用之罪,任命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命其率军讨伐黄巢。李存进随他征讨黄巢,任义儿军使。二,屡立战功乾宁二年(895年),李克用女婿王珂与堂弟王珙争夺河中节度使。李克用派李

  • 唐末后唐名将李嗣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嗣昭

    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十三太保这个名号,但是大家知道十三太保分别指的是谁吗?其实十三太保是五代十国割据一方的军阀李翼圣(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是三个儿子大部分都是养子,没有几个是李翼圣亲生的,今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十三太保的第二位,韩进通(李嗣昭)的故事。李嗣昭,原名韩进通。韩进通是李翼圣弟弟的养子,生

  • 东汉后期名臣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儁

    朱公伟(朱儁)出身贫寒,后举孝廉入仕,随后因平定黄巾军有功,被朝廷受封河南太守,随后又加封为光禄大夫。中平六年,董仲颖(董卓)收到何进的诏令回到洛阳,便趁机掌控了政权,当时董仲颖想要增加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大肆拉拢朝中重臣,而朱公伟则是董仲颖有点犹豫。当时朱公伟已经是光禄大夫,手握重兵,董仲颖既想要拉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寇恂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当初他当郡里的功曹(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即位,派遣使者到各处劝降,说:“先投降的就恢复他的爵位。”寇恂随着耿况在边界上迎接更始帝的使者。耿况上缴自己的印绶,使者接受,一晚都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着士兵去见使者,请

  • 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简介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承宗

    明朝末年,全国形势岌岌可危,能用的将才已然不多,而孙承宗便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孙承宗忠诚爱国,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诗人、教育家又是出色的战略家。孙承宗曾帮助明朝收复失地四百余里,抵抗皇太极的进攻,立有诸多战功,但后来孙承宗却遭到崇祯帝的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讲讲孙承宗的生平事迹

  • 清末海军名将丁汝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