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宗室潞王朱翊镠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朝宗室潞王朱翊镠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4/1/16 18:10:40

朱翊镠(1568年3月3日―1614年7月4日),男,汉族,明穆宗朱载坖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同母弟,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潞闵王朱常淓之父。隆庆四年(1570年)二岁时受封潞王。居京师二十年,朱翊镠受尽李太后的纵容无度和时任皇帝恩宠加身,万历帝曾赐其田地万顷。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孝定太后去世,讣告到卫辉,朱翊镠惊恐悲痛之下,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岁。谥号简王。

古代三纲中就有君为臣纲,君君臣臣可不能乱了,乱了就是以下犯上,这是要砍头的。明朝时期有个王爷两岁就被封王,至死敢和皇帝攀比!古代是很讲究礼制的,比如说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可不能随便用,君王才可以用,还有就是皇帝头上戴的皇冠的那几串玉珠也是有讲究的,皇帝皇冠上12串旒,每串旒12颗珠。皇帝以下的王爷可以戴9串旒的王冠,每串旒也只能9颗珠!还有就是龙袍,清朝的官服都会绣有禽兽,有一个词叫衣冠禽兽,跟这个也是有关系的,臣子的官服根据官职的大小颜色不一样,上面的图案也非常的讲究,绣有龙形的只有天子才能穿,要不然就犯了大忌讳!当然明朝的这位王爷跟皇帝攀比,在权力上攀比是不大现实的,最多也就在物质上攀比,估计也就是炫个富,满足下虚荣心罢了,但是一般敢跟皇帝攀比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愚蠢至极!第二个就是恃宠而骄!既然两岁就被封王,估计就是后者原因了!那么这个明朝的王爷是何许人也,他为何敢如此放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明朝这位“嚣张跋扈”的王爷朱翊镠!

说起明朝皇室子嗣兴旺远比不上唐朝,所以两岁封王的还是有前例的,比如说朱元璋的小儿子朱植也是两岁封王,长大后也是委以重任掌管一方要务,但因为支持朱允炆,所以没落得个好下场!而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朱翊镠的命却比他好多了,简直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个妈宝男!他的母亲就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也是万历皇帝一母同胞的弟弟!有一次万历皇帝喝醉酒犯了错,直接把李太后给气得当场说出要废帝,让朱翊镠来替他!这种话要是遇到个心思重的估计要嫉恨你一辈子!毕竟皇权这种东西可不是随便可以开玩笑的!不过这万历皇帝竟然能忍下来,并且并不把胞弟当做威胁,还处处偏袒于他!(当然有太后护着他,要动他也不大现实,毕竟太后权力摆在那),换做其他皇帝,估计这弟弟是保不住的!因为这弟弟很荒唐,荒唐在哪里呢?

朱翊镠去世之后有个谥号叫“简王”!这皇帝去世都会有谥号来总结其一生品格性情!最典型的就是“商纣”、“夏”其实也是后世对他们的评价!秦始皇就厉害了,怕别人对他指指点点来了个焚书坑儒,还有就是取消谥号这种传统!但西汉又恢复了,这是没想到的!

朱翊镠的“简王”谥号可不是说他身前多么的节俭,生活简单凑活过!估计跟他为人有点关系!没多大心机,心思简单不复杂!一直被李太后罩着,不简单才怪!你看现在的妈宝男哪个不是心地善良,没有主见,头脑简单的!不过这王爷仗着李太后荒唐事没少干!比如说这王爷成亲挪用军费九十多万两!各种奇珍异宝,珍珠翡翠的!花销就像皇帝立新后一般!当然更胜一筹!户部意见闹的老大了!经常明里暗里的提示皇帝不能这样纵容亲弟!万历皇帝可没听进去,这是我唯一的亲弟弟,一母同胞,他成亲多用点钱怎么了!更何况这是母后的意思!你难道让我顶着不孝的名号吗?如此一来何以治天下!

其实万历皇帝精明着呢!心里也打了个小算盘,这王爷铺张高调,大臣老百姓只会骂他,顺带说太后纵容之过!同情皇帝不得已遵照太后的旨意!这样一来这亲弟弟想要取而代之就没有可能了,这太后的威信也会大减!万历皇帝才是渔翁得利的那个人!毕竟孝在古代很多时候是大于过错的!

这王爷成了亲就算是有家室了,按照传统规定可以到地方做藩王了。突然想到前几年有一部清宫剧《甄嬛传》那叫了得!王爷可以进宫闲逛的,古人成亲得早,王爷一般十三四岁便会指婚!这就意味着要离宫了!没有皇帝的旨意是不能进宫的!否则就是谋逆,要砍头的!

特别是朱棣这么一闹,地方藩王更没有什么权力了!所以在李太后心里这朱翊镠成亲后是受苦去的!其实不然,这王爷以前在宫里没学到啥本事,就这享受生活还是很有一套的,还特别能作!

朱翊镠喜欢骑马,一般的马根本看不上,所以打主意打到军马身上去了,军马何其珍贵,为何历史上中原王朝打不过周边游牧民族,其中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少了军马!军马比较烈,不容易被驯服,王爷连军马都驯服不了太失面子了!于是叫人打死这不听话的牲畜!要是普通人打死军马那够呛的,罚得很重!明朝可是重刑,轻罪重罚!可这王爷打死军马一事被告到皇帝处却不了了之!更甚者这王爷还上演一出恶人先告状的戏码,说这些马场的官员不尊重皇族!这样一来这些马场几个重要官员被发配充军去了!没办法,没打听好这王爷有多被宠溺!在明朝当官真的是太难了!本来工资就不高!

王爷要享乐就必须要会敛财,田地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财产,而且是最保险保值的,你看我国明朝时期就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了,但一直发展缓慢,其中一点重要原因就是有钱人更愿意投资土地!风险小收益稳世代享用!你看经商的话风险多大,万一没整好要把一个家族给整没落了!朱翊镠强占四万亩田地,征收各种税,抢占收购店铺!视张居正的新法为无物!

当然钱权色不分家,朱翊镠也非常好色!古文里也经常看到好色二字,才子佳人常把好色二字挂于嘴边,古代好色并不是下流贪恋女人的意思,是向往美好的事物的意思,好好的一个词到了现代面目全非,还有一个词“奇葩”亦是如此!回归正题,朱翊镠有多好色呢?自古好色之人口味也是非常的重,比起曹操爱人妻,朱翊镠也算别出一格的了,喜欢别家新婚妻子,别人娶的都是黄花大闺女,他要去凑一热闹,先尝尝鲜,甚是可气,别说是贞洁观念很传统的古代了,换做民风开放的现代也没谁能接受得了!但是普通人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他是王爷,还备受宠爱!再加上女人地位确实低了点,男人三妻四妾,一妻被辱,还能娶其他女子!就是自尊被严重践踏很是不爽!就这么一个王爷口碑肯定是极差的了!

有一个关于朱翊镠口碑的故事,只是故事不能当真!当然我是不信的,只是间接说明这朱王爷在百姓心里简直就是个无恶不作之人!

朱翊镠去世后,陵墓旁有一村庄,古代王陵朝廷一般会派有守墓人,然后周围还会有村庄!这村庄有一马姓人家,儿子成亲,老马高兴坏了,到处张罗着,而且还提前一天杀猪杀羊的准备大办一场,对于老百姓来说难得吃上肉,特别是明朝肉可是奢侈品,知名清官海瑞都一般不舍得买肉!当然为了给儿子办喜事也是下了血本!第二天喜宴上正准备上锅的时候发现这肉没了!老马着急坏了,到底是哪个没良心的偷走了这喜宴上的肉!所以他到处寻找这小偷!最后在朱翊镠陵墓旁一牵马的石刻小吏发现嘴巴油乎乎的,像刚吃了肉的样子! 老马愤怒的说道:“你这小厮,好的不学,学朱王爷偷东西!”然后抡起铁锤一顿乱敲!

这个故事明显是假的,为何这样说呢,老百姓再愚昧也不会真相信这雕像还能吃肉,然后就是借十个胆子给这老马,他也不敢如此放肆,破坏王爷的陵墓!除非他不想活了!最后就是朱翊镠平时都是明着抢的,谁会偷偷摸摸的来!这个故事也只是想说明朱翊镠太失民心了,也只能背锅了!

这前面也说了朱翊镠是妈宝男,一生被李太后宠爱,当然他也是个孝子,对李太后也是非常的尽心的!当李太后薨的消息传到朱翊镠耳里时悲痛万分,竟然一病不起!估计也就在孝顺母亲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也有人会说朱王爷在朝廷的顶梁柱倒了,慌张不已,生怕别人找他麻烦!甚至还担心他的皇兄找他麻烦!把这些年在李太后面前受的气全撒在她最爱的儿子身上!就在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里不久就去世了!

其实朱翊镠毕竟是皇室贵族,多少有点才情,因为你啥也不用干,做什么都是最好的老师,有才并不奇怪,朱翊镠在书法音乐方面的造诣还是不错的!只是平时高调不羁,玩世不恭的样子让人忽视了他的才华,他跟母亲是同年去世的!享年46岁,至死也追随了母亲李太后!

标签: 朱翊镠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秦朝长公子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扶苏

    首先说历史没有如果,如果的结局都是大家想到的,也是自己理想的结果。说到秦朝的国祚,如果秦始皇传位给他的长子扶苏,可以预见他也不会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国祚也不会久远,大秦的局面照样毁于一旦,只是比胡亥这个最大的败家子要相对好一点罢了,这里有二点可以做一简略的说明。一、扶苏其人的能力说到如果秦始皇把皇位

  • 西汉外交家刘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敬

    俗话说,乱世造英雄。比如秦末乱世,就造就了一大批英雄,英雄之一的刘邦建立汉朝后,身边聚集的谋臣武将也都是英雄人物,个个功高盖世,萧何,张良,韩信......这些名字如雷贯耳。其实刘邦身边还有一个人,不仅算不上英雄,还出身低微,却为汉初政策的制定乃至汉朝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人就是刘敬。一:献策定

  • 如何评价叔孙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叔孙通

    如今的职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对所在公司、薪金、环境等感到不满,常常选择频繁跳槽,成为一名“跳跳族”。然而,“跳跳族”虽然是一个新词汇,属于新新人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就出现了一位频繁跳槽的人物,堪称“跳跳族

  • 如何评价清朝辅政大臣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鳌拜

    鳌拜,瓜尔佳氏(全名为:瓜尔佳·鳌拜),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出身将门,他的伯父是满清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与当时绝大多数满人子弟一样,鳌拜十几岁便投身行伍。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察哈尔部、朝鲜,多次建功。鳌拜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崇德二年(1637年)的“皮岛之战&rdquo

  • 如何评价春秋刺客豫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豫让

    当那把锋利尖锐的短剑抹向脖颈的时候,他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那是一个芦花飞扬、秋意正浓的季节,这是他出生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心里蓦然升起了一丝留恋和牵挂。他,豫让,不同人对他做出了不同的结论,心胸局促的范氏和中山氏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客卿,而慧眼识才的智伯却把他奉为国士敬重有加,当

  • 西汉功臣九江王英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英布

    英布是秦末汉初之际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早年因触犯秦律被判处黥刑(英布因此又称“黥布”),流放至骊山当刑徒。后来参加农民起义,并在反秦斗争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项羽手下的得力干将。秦朝灭亡后,项羽在关中分封诸侯,英布因战功卓著被册封为九江王,统治九江、庐江二郡。从骊山刑徒

  • 如何评价辽朝汉族大臣韩德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德让

    近日,古装电视剧《燕云台》热播让许多观众对辽国和契丹族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夜读史书就借这个话题与大家聊聊身为汉人的韩德让为什么能跻身于辽国顶级贵族圈,与那些王公宗室子弟平起平坐。韩德让在辽国是位“官三代”,因此要说到韩家的辉煌史,自然要先从他的祖父韩知古开始说起。韩知

  • 如何评价西晋权臣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充

    贾充,字公闾,父亲是三国曹魏的重臣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逵。贾逵晚年得子,很是高兴。有人说这个小孩将来会有光大门楣的大作为,所谓“充闾之庆”。于是望子成龙的贾逵为儿子取名充,字公闾。贾充出生于官宦之家,含着金钥匙出生。尚未成年他父亲去世,继承爵位成为阳里亭侯,守丧时就以孝顺闻

  • 战国时期学者曾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申

    鬼谷子作为教育界神秘大咖的代表,总是让人想要对其讳莫如深的背景与深藏不漏的实力去窥探一二。无论是正史《战国策》中载的那两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得意弟子苏秦、张仪,还是野史《孙庞演义》中智谋过人、用兵如神的弟子孙膑、庞涓,都让人不得不对这位牛人交口称赞。但是,作为一位与鬼谷子同时代的名士,曾申的实力

  • 如何评价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景隆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封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