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后期名将邓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邓艾结局为何悲惨?

三国曹魏后期名将邓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邓艾结局为何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22 更新时间:2024/1/25 12:12:07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

邓艾,出身贫寒,蹉跎了近二十年,但是他从不言弃,一直在为成功做着准备每遇到新的山川地势,他都会认真的思考谋划,指出哪个地方可以囤积粮草,哪个地方适合驻扎,哪个地方适合设伏,哪怕被人嘲讽,也满不在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见司马懿的机会,并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而当司马懿让他前往东线,考察屯田之事的时候,他考虑到的却不仅是农业层面的东西,还有军事安排,于是他为将的才能,也得到赏识,被派往了西线。

最初到西线的时候,他仅是一员副将,却一步一步成长为了,抵御姜维北伐的主力,整个北伐过程,胜多负少的姜维,在他手中占到便宜的机会,却少得可怜。后来,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之战,他成为三路大军中的一路。当钟会被姜维击败,诸葛绪则被钟会诬告,押解回洛阳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反而偷渡阴平,立下了灭蜀之功。而除了能力卓越之外,邓艾是司马家族一手提拔起来的,即没有谋反之心,也不可能因为曹魏,与司马家为敌,可谓忠心耿耿。

可是这样一个能力卓越,又忠心耿耿的名将,为什么最终难逃一死呢?对于这个问题,趣历史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邓艾本人政治警觉度不高

其实,对于邓艾被收押,算不算冤案一事,一直以来都巨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邓艾一心为曹魏、为司马家族谋划,根本没有私心,更不可能有反心;有人则认为,邓艾立下灭蜀之功后,不但对之后的战略,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还擅自对蜀汉的旧臣,甚至皇室进行了封赏,算是僭越。小编认为,这大约与邓艾本人的政治警觉度不高有关。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如果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邓艾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只考虑到了国家的未来,根本没有考虑,自己是否算是功高盖主,或者算不算僭越等问题,估计他到死都不会明白,自己怎么就被扣上了叛乱的帽子。

二、钟会的野心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个问题,司马昭大可得到回到洛阳之后,再对他进得处置,甚于换一种更温和的手段,解决此事。可是他在此战中,立下的功劳太大,完全遮掩了钟会的锋芒,对“早有异志”的钟会而言,他便成了一个相当于拦路虎的存在。所以为了顺利的“成就大业”,钟会只能想办法除掉他,于是他被扣上了叛乱的帽子。司马昭不了解前线的情况,又有监军卫瓘为钟会作证,他只能下诏将邓艾收押,送回洛阳。

三、卫瓘的私心

不过,司马昭早在发动灭蜀之战前,就意识到了钟会怀有异志,所以他下令将邓艾押解回洛阳,也有可能是一种对邓艾的保护。例如诸葛绪早就因钟会的诬告,被关进了囚车,送回了洛阳,却没有被治罪,之后反而混得不错。可是钟会被杀之后,卫瓘害怕邓艾回到洛阳被平反,对自己不利,于是怂恿田续追上囚车,取了邓艾的性命。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其实邓艾之死,与司马家族关系并不大,所以他能力卓越也好,忠心耿耿也好,都不能救得了其性命。真正害死他的,除了钟会的野心,和卫瓘的私心之外,主要是因为,他本人的政治警觉性不高,而这一点与出身有着很大的关系,很难弥补。

标签: 邓艾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后:苻训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苻训英

    历史上后宫嫔妃魅惑君王的现象一直存在,很多王朝也是确实是因为君主的昏庸无能而灭亡的,后燕昭文帝慕容熙就是这样的一位昏君。慕容熙在位期间没能做出什么切实的功绩,他为后人所记住的是他的昏庸与对皇后不顾一切的爱,他的皇后正是苻训英。苻训英的父亲苻谟是前秦皇室,曾担任前秦幽州牧。北魏南下攻打后燕时,时任中

  • 东汉末刘表部将:黄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祖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出现了一群英雄豪杰,这些人给后世的小说三国演义留下了素材。三国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等等,三国出现的英雄豪杰是数不胜数,恐怕一时间是说不完的。三国时期有很多常胜将军,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吕布,其次是关羽等等,这些人都是战神一样的。可是要说谁是常败将军,这恐怕知道的人就不

  • 东汉宗室清河王:刘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河王,刘庆

    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一般而言那些被废掉的皇太子很难善终,即使侥幸活了下来,自己及其后裔也一定会远离政坛的纷扰。可是在东汉时期,却出现了这么一位皇太子,他虽然蒙冤被废,但在二十多年后却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他的儿子以及孙子、曾孙全都成为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明朝“靖难第一功臣”:丘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丘福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三年后,朱元璋开始大封功臣,按照古制,大臣的爵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例如,当时徐达被封为魏国公,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等。当然,如果功臣去世后,也有被追封为“王爵”的,活着的大臣,若非皇族,生前最高的爵位只能

  • 西晋宗室赵王司马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司马伦为何称帝短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伦

    司马伦(240年-301年4月13日),字子彝,西晋的第三位皇帝,也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司马懿第九子,母柏夫人。早年司马伦出生于240年,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封安乐亭侯[1],后五等爵建,改封东安子,拜谏议大夫。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后,封司马伦为琅邪王。时坐使散骑将刘缉买工所将盗御裘,廷尉杜

  •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冏

    齐王司马冏(3世纪-303年1月27日),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文帝司马昭次子齐献王司马攸之子,生母贾荃是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异母姐姐(贾充元配李婉所生二女之长者[1])。生平继承父位其父司马攸是司马师与景献羊皇后的养子,性格温雅,早有贤名。王太后临死时,告诫晋武帝不可加害。佞臣屡次阻其

  • 西晋宗室长沙王:司马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乂

    司马乂ài(277年-304年3月19日[1]),字士度,一字仕庆[2],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七子[3]、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成都王司马颖及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伯父。八王之乱中,被河间王司马颙部下张方所擒,处以火刑,谥曰长沙厉王。生平封长沙王太康十年(289年)受

  • 西晋宗室成都王:司马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颖

    司马颖(279年-306年),字章度,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晋武帝第十九子[1]、晋惠帝及楚王司马玮之弟、晋怀帝之兄、晋愍帝之叔父。生平封成都王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甲申受封成都王[2],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贾谧曾与皇太子司马遹争道

  • 西晋宗室河间王:司马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颙

    司马颙yóng(3世纪?-306年),字文载,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河间王,是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瓌之长子。生平镇守关中司马颙原继袭父亲太原王之爵位,咸宁二年(276年)到封国。次年改封为河间王。司马颙年少已有清名,轻财爱士。

  • 西晋宗室东海王:司马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越

    司马越(3世纪?-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戴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的长子[1],夫人裴氏(裴妃)[2][3],司马越被封为东海王,是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王,也是最后的胜利者。他在八王之乱中消灭了其他对手,并弑杀了晋惠帝。他的死意味着八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