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秦国上将军:蒙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秦国上将军:蒙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17 更新时间:2024/1/19 10:31:50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

对于战国七雄来说,最终是秦国一统天下,消灭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而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自然离不开众多名将的努力。其中,就白起王翦这两位名将,无疑为秦灭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就白起来说,重创了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而就王翦来说,则在战国末期横扫六国,攻下了大片的疆域。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虽然名气上远远不如白起和王翦,但是,在秦国名将之中,此人的战功已经非常接近白起和王翦了。

首先,这位名将就是辅佐四位秦王的蒙骜。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对此,在笔者看来,战国时期的秦国,正是因为能够从其他诸侯国不断吸引人才,从而让自己在综合实力上保持领先。比如商鞅、李斯、范雎张仪吕不韦等人,都不是秦国的本土人才。但是,这些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才,都在秦国获得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而这,无疑体现出秦国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蒙骜来到秦国后,先是辅佐秦昭襄王这位君主。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彼时,蒙骜因为资历相对较浅,所以主要是辅佐白起等秦国名将对外征战。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葬于秦东陵。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后,太子嬴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谥号为“孝文王”,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秦孝文王死后,太子嬴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即位后,蒙骜这位武将获得了提拔和重用,这也是因为白起等秦国名将相继去世,从而给了蒙骜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公元前249年,蒙骜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洛阳东北)。对此,司马迁在《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记载了这一事件:“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

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域直接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而这,不仅是对韩国的重创,也直接威胁到魏国,为后来的秦灭六国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郡等地。对于太原郡所在的晋阳等城池,对赵国拥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三家分晋过程中的晋阳之战,赵氏正是凭借晋阳这座城池,以此联手韩氏、魏氏消灭了智氏,最终瓜分了晋国。所以,在笔者看来,太原郡等城池的丢失,无疑加剧了赵国的衰落进程。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高都(今山西晋城)、汲县。紧接着,蒙骜率军攻打赵国的榆次(今属山西)、新城(今山西朔州南)、狼孟(今山西阳曲),一共夺取三十七座城池。同年,因为秦国大军不断蚕食三晋的疆域,所以,在魏国信陵君的组织下,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组成五国联军讨伐秦国。此战,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联军在黄河以南打败秦军,击退蒙骜。不过,后来蒙骜在函谷关坚守不出,五国联军也没有办法,只能各自解散。所以,在笔者看来,这一次合纵攻秦之战,也没能达到重创秦国的效果,更没有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势头。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彼时,秦王嬴政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李斯为舍人,蒙骜和王齮、麃公等为将军。同年,秦国攻占赵国的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不久晋阳反叛秦国,蒙骜率军平定叛乱。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本就已经十分衰弱的韩国,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了,也即加快了韩国臣服于秦国的时间。同年十月,蒙骜攻打魏国的氏篸、有诡二城,继续对魏国保持削弱的态势。

最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去世。公元前242年,秦王嬴政得知魏无忌去世的消息后,于是派蒙骜再次率军攻打魏国。蒙骜夺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虚(今河南延津东)、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雍丘(今河南杞县)、山阳(今河南焦作东)等二十座城池。在夺取这些城池之后,秦国将其设立为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约七十多岁。

总的来说,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这四位君主,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整体战功上,蒙骜无疑非常接近之前的白起、王翦了。并且,蒙骜这位老将去世后,蒙氏家族继续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比如在秦朝建立后,蒙恬、蒙毅这两兄弟,就成为秦始皇的左膀右臂,也即一个在外领兵作战,一个在辅佐秦始皇处理朝政。凡此种种,自然都离不开蒙骜打下的基础。

标签: 蒙骜

更多文章

  • 唐朝宗室公主新城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新城公主

    最近,一部名为《长歌行》的古装剧正在热播当中,该剧汇集了迪丽热巴、吴磊、赵露思等著名青年演员。其中,赵露思扮演的李乐嫣,在本剧刚一出场,就吸足了观众的眼球。因为这个角色扮相清纯,又楚楚可怜,非常符合演员赵露思的个人气质。然而,剧里的李乐嫣可谓是受尽苦楚。幼年时期的她,与迪丽热巴扮演的李长歌,姐妹情

  • 董竹君是这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竹君

    说起董竹君,不知道大家对她了不了解,这是一位一生充满着坎坷和传奇的女子。董竹君在幼年的时候就被卖到了青楼,在那里结识了夏之时。董竹君在逃跑之后就嫁给了夏之时成为了督军夫人。然而患难感情也经不起时间的摧残,董竹君的这段感情被监视、被奚落、被羞辱,可以说是卑微到了骨子里了。为了找回自我,她毅然决然地选择

  • 十六国前燕宗室上庸王:慕容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慕容评

    慕容评(?-4世纪),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前燕宗室,追尊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子,追尊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弟,封上庸王。早期咸康二年(336年)正月十九日,慕容皝率领军师将军慕容评等从昌黎东行踏冰而进三百多里,在历林口弃辎重,轻兵赴平郭,擒杀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的胞弟慕容仁。[1]咸康五年(339

  • 康熙帝正妻孝昭仁皇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昭仁皇后

    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下,非正妻所生的孩子都叫庶出,不论妾有无名分,其后代都也是庶出,即便是在家中被夫君很是宠爱,但其地位与正妻来比,那是相差很远的,这些表现在生前死后都有所体现,而她们所生的孩子也会因为是庶出的身份而受到排斥,今天湘妹子给大家讲的康熙帝后妃,她也是庶出之女,她就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

  • 南朝梁宗室邵陵郡王:萧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纶

    萧纶7岁时受封邵陵郡王,“少聪颖,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这个博学善写的读书人成年后,不是以文才驰名天下,而是以顽劣荒唐臭名昭著。他出任南徐州刺史期间,因天高皇帝远,故意违制僭越,超出身份穿戴与父亲相同的服饰,享用同等规格的车驾,“肆行非法。”他性格

  • 民国宁夏土皇帝军阀:马鸿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马鸿逵

    每一个人对于金钱和财富都有着向往,这是因为受到了个人贪念岁影响。对于财富和金钱,我们都有着欲望,谁也不会嫌自己的钱对了。自古以来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贪官,和珅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可谓是富可敌国了。但即便是这样,和珅还是一只在想着敛财,从未想过要停止。有了权利就意味着有了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能让人有终极大的荣

  • 唐朝“七圣绝手”王昌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昌龄

    说起唐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能都背出来几句。而说到唐代诗人,大家第一个先想到的大概不是李白,就是杜甫。而在唐代,有一个人关于七言绝句的诗才,是让李白望而却步,杜甫甘拜下风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作“七圣绝手”的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

  • 蜀汉谋士法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法正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

  • 如何客观评价南明将领史可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可法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大明京师被围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立即“誓师勤王”,大军行至浦口,又收到了闯军攻陷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殉国的消息。绝望之中,史可法“痛哭,首触柱,血流至踵”,幸得部下劝解,他才率部返回南京,同其他

  • 如何评价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樊哙

    影视剧中,樊哙多为一个英勇无惧的武士形象,他为人忠诚、威猛,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史记》中,其实司马迁对樊哙的评价很高,称如果没有他那沛公的大业几乎半途而废,指的就是在鸿门宴上,樊哙机智救出刘邦。也正是通过此事,后人在看樊哙时,会觉得他不止忠勇神武,还足智多谋,如果只从外表看或许还真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