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25 更新时间:2024/1/20 11:38:34

刘守光(?-914年2月12日),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燕国建立者,为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发动兵变,夺父位自立,又称帝。后被李存勗讨伐,斩杀。

简介

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4]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部将李思安攻幽州(今北京市),而当时刘仁恭还在城外大安山享乐[5],城中没有戒备,刘守光从城外命令部将李小喜、元行钦率军进入击退李思安后,随即自称幽州节度使,并派兵进攻大安山,擒刘仁恭,并将其囚禁,又派元行钦害其诸兄弟,其幼弟刘守奇奔河东。此后并与其兄义昌节度使刘守文相互攻击,909年,擒刘守文,不久将其杀害,并攻陷义昌军,兼有两镇。同年,为后梁太祖朱全忠封燕王。

刘守光本性平庸愚昧,兼并义昌后,骄傲自满,认为父兄的失势,都是上天所助,其荒淫和暴虐的程度由是与日俱增,并有称帝之意。911年,刘守光派人游说成德军节度使赵王王镕、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尊自己为尚父。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勗麾下诸将欲使其恶贯满盈,说服李存勗与王镕、王处直和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振武军节度使周德威、天德军节度使宋瑶共奉册推刘守光为尚书令、尚父。刘守光果然以为六镇此举是畏惧自己,更加骄狂,向梁太祖表求河北都统,被任为河北道采访使,遣阁门使王瞳、受旨史彦群册命。刘守光安排册礼时问及郊天、改元,被告知尚父虽然贵重,仍是人臣,无权郊天、改元。于是刘守光豪语:“我地方三千里,带甲三十万,直作河北天子,谁能禁我?尚父何足为!”不顾幕府众将的反对要称帝,置斧质于庭说:“敢谏者斩!”并立斩劝止自己称帝的孙鹤,登极为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以梁使王瞳为左相,卢龙判官齐涉为右相,史彦群为御史大夫。[6]

燕建立后,即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勗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后不久亦被擒。914年,刘氏父子被李存勗献于晋国太庙,李存勗监斩刘守光,刘守光至死仍求饶不绝,称自己善骑射,愿助李存勗平定天下,甚至遭到两位妻子的不齿。

妻子

  • 李皇后

  • 祝皇后

  • 刘继威(912年被张万进所杀)

  • 刘继珣,914年被李存勗处决

  • 刘继方,914年被李存勗处决

  • 刘继祚,914年被李存勗处决

  • 标签: 刘守光

    更多文章

    • 五代时期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茂贞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之一,五代时期岐国君主。宋文通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母卢氏。早期迅速扩张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宋文通时为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节度首邑)辖下博野军士卒,派驻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凤翔(今陕西

    • 五代时期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镕

      王镕(873年-921年),回纥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继位,为人有智谋,周旋于汴州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大诸侯之间,晚年喜好方士长生不老之术,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牙将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1]藩政凋敝,被义子王德明兵变所杀。

    • 后唐宗室魏王李继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继岌

      李继岌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嫡长子,母亲是神闵敬皇后。李继岌身为皇长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继承皇位,后唐第二位皇子是他爷爷的养子李嗣源,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继岌的故事。李存勖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都于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结局我们自然不得而知。李继岌年少时患病,导致不能生育,这可能也是他

    • 明朝孝端显皇后王喜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喜姐

      1957年,在定陵出土了两顶凤冠,她们的主人分别是明神宗的原配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光宗皇帝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其中孝端皇后的凤冠最为华美,她居皇后之位长达42年,一生宠遇平平,却深深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夫君万历帝朱翊钧出生于江南的王喜姐在她十四岁那年嫁给了当时的天下之主,十五岁的皇帝朱

    • 晋明帝司马昭生母:豫章郡君苟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明帝

      荀,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印记的姓氏,战国大思想家荀子、曹操的“子房”荀彧、大谋士荀攸,还有近代的京剧名家荀慧生等等,尤其是在魏晋时期,作为中原世家大族的颍阴荀氏在魏晋时代有多人担任朝廷高官,这也是笔者初见晋明帝司马绍生母荀氏时第一时间认为她出身颍阴荀氏的原因。在无比重视出

    • 司马光有哪些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光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些历史功绩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啊,好像说得司马光没有什么历史功绩似的,最后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司马光的主要历史成就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司马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

    • 五代十国吴国吴太祖杨行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太祖,杨行密

      吴太祖杨行密(852年-905年12月24日),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定者。唐乾宁二年(895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进中书令、封吴王,天佑二年(905)病死,唐谥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孝武王

    • 五代十国吴国吴烈祖杨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渥

      吴烈祖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九国志》作承天),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但从未称“吴王”,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生平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病重后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临终欲召回杨渥以传位,节度判官周隐认为杨渥不务正业且好酒,反对其继业,

    • 五代十国吴国吴高祖杨隆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隆演

      吴高祖杨隆演(897年-920年),字鸿源,原名杨瀛,又名杨渭,中国五代时期南吴君主,杨行密次子,杨渥之弟。天祐五年(908年)[1],弘农王杨渥为张颢、徐温所杀。张颢欲自立,而徐温力主立杨隆演。徐温寻杀张颢,因此专权。虽杨隆演不久为宣谕使李俨承制授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

    • 三国东吴将领:全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全琮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带)人。对于全琮来说,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桂阳太守全柔的儿子。对于全琮来说,因为迎娶了孙权的长女,所以全琮在东吴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并且,全琮参加石亭之战,配合辅国将军陆逊,大败曹魏大司马曹休,迁东安郡守。在此基础上,赤乌九年(2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