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99 更新时间:2024/1/11 11:56:10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阳节度使,遭其子刘守光所废。后守光败于晋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处死。

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

简介

刘仁恭跟随父亲刘晟担任原范阳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元年(885年)在范阳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曰“刘窟头”。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当时的范阳节度使李匡威为其弟李匡筹所逐,适巧刘仁恭所率部队已过轮调期日而未还,士兵由于思乡,遂兵变,以刘仁恭为领袖,回师攻范阳军的军部幽州(今北京市),然为李匡筹军所败,因此逃往河东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待之甚厚。

刘仁恭至河东后,不断透过李克用智囊盖寓游说李克用攻击范阳。乾宁元年(894年),李克用攻陷范阳。明年(895年),李克用上表于朝廷,推荐刘仁恭为范阳留后,不久,唐朝廷追认刘仁恭为范阳节度使。但是刘仁恭任范阳节度使后,亟思背离李克用。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为镇国节度使韩建挟持于华州,李克用将欲勤王,向刘仁恭征兵,而刘仁恭以许多理由搪塞,李克用大怒,亲征幽州,未料大败而还,刘仁恭因此摆脱河东控制。

乾宁五年(898年),刘仁恭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并吞其辖区,并以其子刘守文为义昌节度使,因此兴起兼并河北三镇的野心。惟明年(899年)南征时,大败于宣武朱全忠、魏博罗绍威联军,女婿单可及被斩,自是实力受创。其后刘仁恭即依违于朱温及李克用间,然而随着朱温势力的扩张,华北最后仅余河东李克用及范阳刘仁恭可自保。因此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朱温大举攻范阳,刘仁恭危在旦夕时,李克用基于唇亡齿寒之理,仍不计前嫌营救。

然而刘仁恭本人对于自己因中原处于多事之秋而得以称雄一隅,志得意满,遂逐渐骄傲奢侈,荒淫无度。他在幽州大安山上兴筑宫殿,富丽堂皇,遴选许多美女居住其中;又与道士王若讷炼金丹,“招聚缁黄,合仙丹,讲求法要”[1],以求长生不死;复命令人民将铜钱交出,藏于山上,而人民只好用土做钱。

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天祐四年(907年),宣武将领李思安攻幽州,而当时刘仁恭还在大安山享乐,城中没有戒备,刘守光从城外率军进入击退李思安后,随即自称节度使,并派兵进攻大安山,刘仁恭被擒,守光将仁恭禁锢,又派元行钦杀刘仁恭的其余儿子们。刘仁恭幼子刘守奇、外孙银胡簶都指挥使王思同、部将山后八军巡检使李承约等逃往河东。刘守文闻讯讨伐刘守光,不慎被俘,后被杀。刘守光以刘仁恭名义上表请致仕。

913年,李克用之子晋王李存勗,讨伐称燕帝的刘守光,攻陷范阳,被囚禁的刘仁恭亦与刘守光为晋军所擒;李存勗到成德军军部镇州,得节度使王镕款待,王镕说“刘氏父子是我的邻镇,我一直没见过他们,能让我见一见吗?”于是李存勗让刘仁恭父子也出席,一起享受宴席。914年,刘氏父子被李存勗献于晋国太庙。刘仁恭后来被押解至代州(今山西代县),将以刀刺其心脏所流的血来奠祭李克用之墓,然后斩首。后唐曾掘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藏之宝,但无所获。[2]

据其曾孙刘宇杰、刘宇一墓志,刘仁恭谥号燕昭王,其燕王称号系受封或自封,尚待考。刘宇一祖父为平营蓟等三州团练使、检校太傅,可见为区别于刘守文、刘守光、刘守奇的另一子。另刘仁恭后裔刘日泳墓志述及先祖时有“二王贵胤,五守贤侯”之语,似刘仁恭有以“守”为名的五个儿子。刘守奇有刘继颙、刘承业、刘承嗣等至少十个儿子和十个女儿。

标签: 刘仁恭

更多文章

  • 五代时期幽州节度使燕国皇帝:刘守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守光

    刘守光(?-914年2月12日),深州(今河北深州)人,五代时期桀燕国建立者,为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发动兵变,夺父位自立,又称帝。后被李存勗讨伐,斩杀。简介刘守光曾因与刘仁恭的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鞭打后,断绝父子关系。[4]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部将李思安攻幽州(今北京市),而当时刘仁

  • 五代时期凤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茂贞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之一,五代时期岐国君主。宋文通祖父宋铎,祖母张氏;父宋端,母卢氏。早期迅速扩张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宋文通时为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节度首邑)辖下博野军士卒,派驻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迁凤翔(今陕西

  • 五代时期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镕

    王镕(873年-921年),回纥人,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初期成德节度使、赵王。年少继位,为人有智谋,周旋于汴州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大诸侯之间,晚年喜好方士长生不老之术,建造府邸、园林,在当时首屈一指。政务皆交由行军司马李蔼、牙将李弘规处置,自己则深居不出。[1]藩政凋敝,被义子王德明兵变所杀。

  • 后唐宗室魏王李继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继岌

    李继岌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嫡长子,母亲是神闵敬皇后。李继岌身为皇长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继承皇位,后唐第二位皇子是他爷爷的养子李嗣源,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李继岌的故事。李存勖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其余四个儿子都于兴教门之变后不知所踪,结局我们自然不得而知。李继岌年少时患病,导致不能生育,这可能也是他

  • 明朝孝端显皇后王喜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喜姐

    1957年,在定陵出土了两顶凤冠,她们的主人分别是明神宗的原配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光宗皇帝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其中孝端皇后的凤冠最为华美,她居皇后之位长达42年,一生宠遇平平,却深深地影响了明朝的历史。孝端皇后王喜姐和夫君万历帝朱翊钧出生于江南的王喜姐在她十四岁那年嫁给了当时的天下之主,十五岁的皇帝朱

  • 晋明帝司马昭生母:豫章郡君苟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明帝

    荀,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印记的姓氏,战国大思想家荀子、曹操的“子房”荀彧、大谋士荀攸,还有近代的京剧名家荀慧生等等,尤其是在魏晋时期,作为中原世家大族的颍阴荀氏在魏晋时代有多人担任朝廷高官,这也是笔者初见晋明帝司马绍生母荀氏时第一时间认为她出身颍阴荀氏的原因。在无比重视出

  • 司马光有哪些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光

    说到司马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司马光砸缸嘛,非常的聪明,从小学一直学到大的一位历史人物,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司马光除了砸缸外还有哪些历史功绩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啊,好像说得司马光没有什么历史功绩似的,最后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司马光的主要历史成就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司马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

  • 五代十国吴国吴太祖杨行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太祖,杨行密

    吴太祖杨行密(852年-905年12月24日),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定者。唐乾宁二年(895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进中书令、封吴王,天佑二年(905)病死,唐谥武忠王,吴国武义年间改谥孝武王

  • 五代十国吴国吴烈祖杨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渥

    吴烈祖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九国志》作承天),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但从未称“吴王”,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生平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病重后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临终欲召回杨渥以传位,节度判官周隐认为杨渥不务正业且好酒,反对其继业,

  • 五代十国吴国吴高祖杨隆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隆演

    吴高祖杨隆演(897年-920年),字鸿源,原名杨瀛,又名杨渭,中国五代时期南吴君主,杨行密次子,杨渥之弟。天祐五年(908年)[1],弘农王杨渥为张颢、徐温所杀。张颢欲自立,而徐温力主立杨隆演。徐温寻杀张颢,因此专权。虽杨隆演不久为宣谕使李俨承制授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