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大臣颜真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大臣颜真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4/1/7 8:56:37

颜真卿,字清臣,别号应方,生于景龙三年(709),被缢杀于兴元元年(784),任仕于唐朝的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一提起他,今天不少人都会说:“就是那个唐代楷书大家。”确实,他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世人夸耀其楷书,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兼有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谓之盛唐气象,被尊称为颜体。

颜真卿虽以书法出名,但他的本职工作并不是书法家,将他称为唐朝的忠臣将士会更合理。为何要如此称呼,那就要从他著名的行书《祭侄文稿》开始探寻。

若观者不仔细端详这幅作品的原迹,还以为是满纸涂鸦,其中有些字迹更是不知谓何。它却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称,是颜真卿追祭侄子颜季明的草稿。文章共计234个字,据研究证明通篇书写仅蘸墨七次,可见是颜真卿文思泉涌,心神与文字合一,文字的墨法技艺与颜真卿当时心中的悲恸伤感完完全全融为一体。

为何说颜真卿写下此篇时心中伤感万分,就不得不提起创作背景,它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也就是人尽皆知的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随着唐玄宗日益昏聩和年老,安禄山的野心暴发了。十一月,安禄山集合麾下部队以及盟友共计十五万人,兵锋直指洛阳。由于中原多年不起兵戈,朝廷和各地官员毫无防备,加上安禄山的收买,叛军竟一路南下,所踏之地犹入无人之境,河北迅速沦陷。

《资治通鉴》就有记载:“禄山乘铁舆,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时海内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而身在平原郡的颜真卿已早做好了抵抗叛军的准备。他因为早年得罪了宠臣杨国忠,因此被贬到了平原郡,成为了当地的太守。而此时安禄山身为东平郡王,也就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来到平原郡之后,他听闻安禄山别有用心,第一个察觉到了安禄山可能会叛变,于是颜真卿就开始了层层准备,首先是假装为了防汛开始锻炼军队;第二自己编纂书籍,制造假象,好让安禄山放心他这个文人;第三,他很早就和安禄山的部下刘客奴打点好关系;第四,与身在常山郡的从兄颜杲卿联络,共同做好防御准备。

在几年以后的安史之乱中,颜真卿是第一个将消息传给了唐玄宗,同时发布檄文,联络沦陷地的将士,同时他也被推为十七郡盟主,合并三十万将士镇守潼关一线。由此,将叛军的起义路线打断掉,他还在黄河以北全部沦陷的状况下,带领沦陷之地的将士们打出漂亮的反击战,收复各大郡县。

有喜也有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安禄山的叛乱,但是同时也是颜氏一门壮烈的开

天宝十五载正月(756),叛军将领史思明攻打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所在的常山郡。颜杲卿昼夜防守,拼死作战,城中兵员日益不足,物资也日益紧缺。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被俘,叛军借此想要逼迫颜杲卿投降。颜杲卿不肯屈服,最后颜季明被斩首于城下。正月八日,常山郡陷落,颜杲卿及其幼子、部下都被叛军俘获,被送到了洛阳,见安禄山。

安禄山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并且杀害了他们。他命人将颜杲卿绑在天津桥柱上要求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痛骂叛军,于是叛贼就割掉他的舌头,最后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也就是这天,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被截去了手脚。颜氏一门先后被害多达30余口。

直到乾元元年(758),颜真卿托人到河北四处寻访,也仅仅只找到其从兄颜杲卿的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颜真卿在悲愤交加之中一气呵成完成《祭侄文稿》。此稿之所以为天下第二行书,正是因为这其中的真情流露,以及颜氏一门的坚贞爱国。

至德元载(756),战况变得更加危机,虽然颜真卿和众将领在平原郡、博平郡、清河郡防守坚固,但其余各郡都已沦陷。经商议,于十月结束了对平原郡的坚守,渡过黄河,投奔了唐肃宗李亨。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隋朝宗室和亲女义成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586年630年),隋宗室女。开皇十九年,和亲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隋文帝以宗室女(即义成公主)嫁于启民可汗。有隋一代,突厥首领连娶两位公主者,唯启民可汗一人。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 如何评价清朝反叛藩王平南王尚之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尚之信

    清朝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广州发生兵变,平南王尚可喜的府邸被人层层围住,尚可喜悲愤欲绝,要上吊自杀。尚可喜是清朝“三藩”之一,被封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谁有能力在他的地盘发动叛乱,并且软禁尚可喜呢?答案非常令人吃惊:发动兵变、软禁尚可喜的人,正是

  • 三国东吴名将凌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凌统

    凌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也是孙权最信任和喜欢的大将之一,在正史中,凌统作战勇猛,武艺高强,曾在合肥之战中,率三百人拼死保护孙权突围,凌统部下三百人全部战死,凌统也因此身受重伤。此战后不久,凌统就病死了,英年早逝了。在演义中,凌统战平了张辽和乐进,武力值不低,是一流猛将的水平。江东能战平张辽和乐进的

  • 东汉末徐州刺史陶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陶谦

    汉末三国,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凡是手里有一点人马的人,大都想占据城池,扩大势力,为自己捞一把,占一块大地盘,以图取天下。然而,有一个人,可以说他是三国最没私心的人,为了百姓,甘愿把自己的地盘让给有才德的人,散发出特殊的人格魅力,也成就了一段佳话,流传后世。这个人是谁呢?他到底为

  • 三国曹魏名将张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郃

    三国演义中张郃足智多谋,武艺高强,但是关于张郃的武器描写并不多,那么张郃兵器到底是什么?根据相关典籍,张郃的主要武器有五虎断魂枪和水火囚龙棒两种。五虎断魂枪,以精铁打造,枪身大约两丈。五虎断魂枪的第一任主人是隋唐英雄好汉罗成。枪,乃兵中霸主,其战斗风格冲上大开大合中又灵活多变。五虎断魂枪,枪头锋利

  • 如何评价蜀汉大臣法正?法正的历史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法正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流传甚广。不过多数人可能对法正并没有那么熟悉,论知名度,法正在三国军师中也不是特别突出,那法正为什么会对三国起到如此重要的影响力呢?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法正有着独有的远见,并且刘备非常信任法正,有这两个因素存在,才让刘备此后能够建立起蜀汉政权。有

  • 三国文昭甄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甄皇后

    伴君如伴虎,古代的帝王是国家的主宰者,多数性格阴晴不定,一人独宰天下。皇帝的无情,无数个葬身在冰冷的宫墙里的女子都见证过,甄宓一个美貌与才华并重的不凡女子也是如此悲催的命运。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相传其名为甄宓。甄宓出身于豪强望族,家族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正儿八

  •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生平介绍及评价 晋文公是怎么称霸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文公

    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光环,成功背后的艰辛,曾经偷偷流下的眼泪,都不曾被人看到。晋文公的成功之路就异常艰辛,回国登上王位的时候,已经62岁了,却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就了一番宏伟帝业。现在就让我们回到2600多年前,共同回顾一下晋文公曲折而不平凡的一生。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年,薨于公元前6

  • 明朝宗室徽庄王朱见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见沛

    朱见沛,生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二月初二日,生母德妃魏氏,明英宗第九子。其母魏德妃是邳州人,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魏忠之女。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以17岁的年纪被选入英宗后宫,除了朱见沛以外,还生了两个女儿。其一为第六女宜兴公主,另一女则殇亡未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七月十二日,5岁

  • 北魏宗室永昌王拓跋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拓跋健

    拓跋健,明元帝拓跋嗣之子,太武帝拓跋焘的弟弟,母亲是尹夫人。拓跋健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拓跋健的出生年月不详,只知422年他被封永昌王,加任抚军大将军。皇帝的儿子一般都是几岁或者十几岁时封王的,长子拓跋焘是14岁封王,而拓跋健排第五,年龄应该不到10岁。史料记载拓跋健身材魁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