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罗是怎么当上上卿的 甘罗靠什么功绩做到上卿

甘罗是怎么当上上卿的 甘罗靠什么功绩做到上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3/12/11 6:27:55

世人一说起甘罗,都对他是非常佩服的,甘罗是很多人口中那个十二岁的宰相,以十二岁的年纪就能成为宰相,堪称是历史上独一人,但首先甘罗毕竟年纪很小,如果不是有什么功绩的话,别说是以功绩论爵位的秦国,就算是其他国家都难以立足,那甘罗究竟是靠什么赢得了这个上卿之位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甘罗的聪慧

在秦朝还有一个有名的少年甘罗,他是秦国名相之后,十二岁就闻名天下,当时甘罗在吕不韦的手下担任少庶子,当时出使赵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十一座城池,自此名声大噪,为天下所知,后来被封为上卿,位置相当于丞相。

其实在甘罗小时候就能看到他的机灵之处,说是秦王得了一种怪病,要用公鸡的蛋才能治好,于是下旨让众大臣三天之内找到公鸡下的蛋,其中就包括甘罗的父亲,甘罗的父亲回到家后忧心忡忡准备交代后事,甘罗感觉询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就详细的把事情的经过跟甘罗说了一遍,甘罗听后斩钉截铁的告诉父亲说他有办法。

三天之后甘罗代替父亲来到大殿上,秦王便问他父亲不来交差让他一个小孩子来干什么,甘罗毫不客气的回答说父亲在家生娃呢,秦王一听急忙道,胡说八道,这世界上哪有男人生娃的道理?说完之后也意识到不对,但心情也忍不住因为这么一个小孩的玩笑而好起来,怪病也消失的一干二净。

2、甘罗为何能成为上卿

秦昭襄王时期,甘茂受到了秦臣向寿和公孙奭的诬陷,于是逃离了秦国,但是甘茂的妻子儿女都留在秦国,甘茂在逃离的路上遇到了出使秦国的苏代,他请求苏代救援自己的妻子儿女,于是苏代就帮甘茂向秦昭襄王说了好话,秦国就想把甘茂招回来,但甘茂一直游走于齐国、楚国,最后死在了魏国也没能回到秦国,但是甘茂留在秦国的妻子儿女得以保存下来。

于是就有了甘茂的孙子12岁的甘罗投靠到吕不韦门下的故事,吕不韦收留甘罗也应该是看在了甘茂的面子上,否则才12岁的少年,吕不韦也不会收留,甘罗年龄虽少,却也聪明伶俐,吕不韦想让张唐出借燕国,到燕国当相国,但是张唐不愿意去。

甘罗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去劝说张唐,以白起不听范雎命令而被范雎劝秦昭襄王逼死为由,告知张唐不愿意出使燕国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实际上就是威胁张唐,由于有活生生的例子,张唐就不再坚持,而是答应了出使燕国,吕不韦都没有搞定的事,让12岁的甘罗轻松解决,也让吕不韦对甘罗刮目相看,才有了后来出使赵国的故事。

张唐出使燕国需要经过赵国,由于担心赵国会从中作梗,于是甘罗自告奋勇要求先出使赵国,以让赵国顺利配合秦国,秦王嬴政会见了甘罗,与他一番对话之后,看出小甘罗不简单,便以12岁的甘罗为秦国使者,正式出使赵国。

甘罗来到赵国后,赵王一看是个小孩子,不由得有几分轻视,但是,甘罗很快用他的话让赵王刮目相看,甘罗抓住了赵王担心的事,牵动了赵国的利益,因为赵国夹在了秦国和燕国中间,赵国最担心的就是秦国和燕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攻打赵国,当时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当人质,现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到燕国为相,已经让赵王很是担心了。

甘罗就抓住这一点,让赵国先割让5座城池给秦国,以秦国和燕国不结盟为条件,如果赵国愿意割让5座城池给秦国,那么秦国就不与燕国结盟,这样赵国就可以趁机攻打燕国,秦国不会支援燕国,然后赵国再把攻占的燕国城池分一半给秦国,结果赵王就答应了。

赵国当然会答应了,这对赵国有利啊,只要秦国不与燕国结盟,赵国就安全了,而赵国比燕国实力强得多,赵国攻打燕国比较有把握,随后发生的事情印证了甘罗的判断,赵王同意了,之后,赵国出兵攻打燕国,得到了30多座城池,于是把其中的11座城池送给了秦国,就这样,秦国与赵国都获取了利益,而弱小的燕国就被出卖了。

当甘罗回到秦国后,马上就得到了秦王的嘉奖,让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5座城池,同时后来赵国攻下燕国城池后又送了11座给秦国,秦国一出一兵一卒就得到了16座城池,这是甘罗他爷爷都没能完成的壮举,让甘罗完成了,所以秦王嬴政非常高兴,任命甘罗为上卿。

3、甘罗后来为何销声匿迹了

那为什么这么聪慧的人在后来的历史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呢?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甘罗在嬴政准备对付吕不韦的时候站错了队。

吕不韦当时在朝堂上的权势是非常大的,几乎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了,随着嬴政的年龄渐长,羽翼也更加丰满,嬴政肯定是容忍不下这么一个人继续留在自己身边的。

嬴政之所以能迅速灭掉了的叛乱,摔死了的私生子,之后又免掉了吕不韦的相职,逼得吕不韦自杀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秘密准备才行,所以站错了队的甘罗也不可能被嬴政留下,只因为甘罗实在太过聪明,在明确了他的立场之后还把他留下与放虎归山又有何异?

如果甘罗选择了辅佐嬴政的话,以他的聪明才智毕竟会名留青史的,甚至不在诸葛之下,可见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重要啊。

标签: 甘罗

更多文章

  • 后唐辽朝幽州节度使赵延寿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延寿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名叫赵延寿,赵延寿其实并不算特别出名,他所处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比较混乱且不安定的年代。不过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或许正是因为赵延寿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才能将自己的事迹留在史书上。赵延寿一生跌宕起伏,那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有关赵延寿的生平,了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有网友好奇赵延

  • 汉朝名将灌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灌婴

    灌婴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特别熟悉,他是刘邦建立汉朝的众多开国功臣之一,而且被誉为是项羽的终结者,后来还被封为丞相,可见灌婴此人还是非常厉害的。但如此厉害的一个人,为何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大呢?灌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多厉害?灌婴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灌

  • 如何评价五代政治不倒翁冯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他曾事四姓、相六帝,有“流水的五代,铁打的冯道”的说法。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政权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一个皇帝。923年,李存勖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二个皇帝。926年,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这是

  • 蜀汉大臣尚书令董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允

    董允生平简介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

  • 秦朝方士徐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福

    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传说遍及韩国南部与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今已成为先秦史、秦汉史、中外关系史、航海史、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综合性多学科研究,有极为重要性的学术价值。徐福生平故事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

  •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冯胜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胜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

  • 隋朝皇太子隋世宗杨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昭死后被谁追谥他为孝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昭

    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历任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等职。仁寿四年(604年),转任雍州牧,七月

  • 秦始皇生母赵姬生平介绍及评价 赵姬死后与秦庄襄王合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姬

    原为吕不韦姬妾,被吕不韦献给秦国质子异人,于公元前259年生秦始皇嬴政,异人立其为夫人。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其为帝太后,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赵姬生平故事奇货可居秦昭襄王时,在六国之中,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赵国在名将廉颇、赵奢的指挥下,两度击败秦国的进攻(阏与之战

  • 东汉重臣种暠生平介绍及评价 种暠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暠

    种暠(hào)(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阳(今陕西洛阳)人。是仲山甫的后代。最初任县门下史,后为王谌所赏识,将其推荐给其舅河南尹田歆,被任为主簿。被举为孝廉,为太尉所征辟,再举高第。又迁侍御史,受命监护太子,他处事持重,为顺帝所称赞。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三国曹魏权臣晋景帝司马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师

    晋景帝司马师简介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