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辽朝幽州节度使赵延寿生平介绍及评价

后唐辽朝幽州节度使赵延寿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4 更新时间:2023/12/30 15:51:51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历史人物名叫赵延寿,赵延寿其实并不算特别出名,他所处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比较混乱且不安定的年代。不过俗话说得好,乱世出英雄,或许正是因为赵延寿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才能将自己的事迹留在史书上。赵延寿一生跌宕起伏,那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有关赵延寿的生平,了解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有网友好奇赵延寿和赵云是什么关系,一起来看看吧。

1、赵延寿是谁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这首诗是赵延寿投降契丹后,写的一首有关塞外风光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的诗。

那么,这个赵延寿何人?

赵延寿,常山(今河北正定)人,此人与三国著名武将赵云是同乡,但他不是赵家人,他原本姓刘,据说他的父亲叫刘邧,是莜县县令,时逢五代乱世,军阀混战,烽火连天,唐末枭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长子,时任沧州节度使的刘守文,攻破莜县,其父死于战乱,他与母亲落入刘守文手下大将赵德钧手中,或许他的母亲有些姿色,被赵德钧纳为妾,但总之,赵延寿开始了在赵德钧家的生活,据说他聪明伶俐,颇讨人喜欢,能文能武,得到赵德钧的赏识,收他为义子,改姓赵了(在五代枭雄们都爱收义子)。

刘守文的弟弟刘守光很奇葩,与其父刘仁恭的爱妾罗氏私通,被刘仁恭发现,被棍棒暴打了一顿,断绝了父子关系,逐出幽州,后来这个刘守光借援救之机,囚禁了起来,自称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竟然如此大逆不道,令做为兄长的刘守文非常气愤,发兵讨伐刘守光,没想到先胜后败,被其弟刘守光俘杀,于是,赵德钧成了刘守光的手下,混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刘守光没什么能力,成不了大事,就偷着跑了,投到枭雄李存勖的麾下。

这李存勖对于赵德钧来投,十分器重他。赵德钧也是随之征战,屡建战功,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也就是原来刘仁恭的地盘。赵延寿这个干儿子也少小从军,随赵德钧征战,逐渐显露出来,被后来的后唐明宗李嗣源看上了,喜欢的不得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更令他如鱼得水,飞黄腾达,有李嗣源罩着,官职一路飙升,成了枢密使兼徐州节度使。赵德钧也深得当了皇帝的李嗣源重用,加封为北平王,依旧镇守北方重镇幽州。

2、兵败投敌

一转眼间,李从珂通过兵变当上后唐皇帝,深忌握有兵权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一直琢磨怎样削弱石敬瑭的权力,石敬瑭也深知李从珂用心,最终二人翻脸。李从珂派了北面兵马副总管张敬达率军攻打石敬瑭,石敬瑭权衡利弊,便派人向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援,约定事成拥立他为皇帝,向契丹称臣,认耶律德为父,更丰厚的条件是割让燕云十六州。

耶律德光正为这天上掉下的馅饼而盘算,又有使者来了,这回的使者是赵德钧派来了,也是约契丹兵马攻打后唐,让耶律德光拥立他为皇帝,耶律德光暗喜。于是,率领五万契丹铁骑,来驰援石敬瑭。张敬达闻知契丹铁骑来援,率军在太原西北边的山下列阵,耶律德光采取诱敌深入,大败张敬达兵马,吓得张敬达连忙向后唐皇帝李从珂求援。

李从珂派赵德钧、范廷光和符彦饶分兵三路来援,并令赵延寿随后跟进配合。赵德钧早有异志,到达团柏谷一带,派人向李从珂提出条件,把魏博节度使范延光的军队归他指挥,还要求任命其干儿子赵延寿为镇州节度使,这是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赵德钧的小人举动令李从珂勃然大怒,对大臣们说:

“赵德钧父子俩不思报国,反而在国难当头之际心怀叵测,真是可恨!如果他们真能退敌立功,我甘心将帝位让给他,他现在竟然这样目无君主,大胆要挟,到最后只会是犬兔一块完蛋!”

赵德钧这个老油条,闻知耶律德光拥立了石敬瑭为帝,又把他的地盘割让给契丹,自己老大不痛快,便又派赵延寿去见辽太宗耶律德光,捎去话:“只要你同意册立我当皇帝,我立马掉转枪口去收拾李从珂,以后咱们兄弟相称,对于石敬瑭可以让他拥有河东之地!”耶律德光一面安慰老赵,认定石敬瑭开出的条件更优惠呀。

接下来,后唐兵马内乱,张敬达被手下杨光远杀了,随后杨光远率军投降,赵德钧与赵延寿率自己的人马逃到潞州,还没等他们喘口气,耶律德光率铁骑杀到,老赵只好开城投降,把赵德钧与赵延寿父子押回契丹本土,都成了耶律德光的手下。石敬瑭被辽太宗耶律德光拥立为后晋皇帝。

这老赵不久就死了,他的儿子赵延寿被耶律德光任命为幽州节度使,看来这赵延寿很会来事,混得蛮不错的,当幽州被改称南京,又升任为南京留守,封燕王。

3、未能实现的皇帝梦

石敬瑭死了,其侄子兼养子石重贵当了皇帝,与耶律德光闹翻了,只称孙不称臣,赵延寿也一直做着当中原皇帝的美梦,见机会来了,便力主收拾石敬瑭这个“孙子”。耶律德光乐了,对他说:“等以后灭了晋国,我让你当皇帝!”还让他穿上象征皇帝的黄袍检阅了一番汉人部队,并且当着这些汉人部队的面说:“这就是你们未来的皇帝。”赵延寿自然卖力,率五万汉军为先锋,杀向晋国。

过程比较曲折,最后后晋皇帝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也想拥兵自重当皇帝,派人向耶律德光投降,条件是当皇帝。耶律德光心思:有这么多人想当皇帝呀,也许给了杜重威一个空头支票,只要真心投降,中原皇帝就是杜重威的。于是,杜重威率二十万晋军投降了耶律德光,这几乎是后晋的所有人马。

杜重威投降,后晋随之灭亡,石重贵成了耶律德光的阶下囚。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发现后晋的降兵太多,大约有十万之众,唯恐这些人有一天反戈,制造祸端,就准备杀尽这些降兵,斩草除根,以免后患。赵延寿听说后,立马来找辽太宗耶律德光,就小心地问耶律德光:“陛下百战之后才得到晋的领土,不知您打算是自己统辖,还是让这片土地落入别人之手?”

耶律德光望着赵延寿,有点不高兴:“朕是因为石重贵之小子忘恩负义,才起兵讨伐,前后几年的厮杀,几乎耗尽国力,好不容易得到中原,怎么可能放弃,你什么意思,直说。”赵延寿说:“中原南边有唐等相临,西有蜀接壤,边境长达几千里,不久后陛下北归,如果他们出兵进中原,那几千里的边防谁来守卫呢?如果不派兵把守,恐怕要被他人夺取了。”耶律德光听了问他:“朕真没想这么多,那你看如何是好?”

赵延寿说:“臣知道契丹铁骑纵横无敌,但不习惯南方的炎热气候,所以,我认为让这些晋的降卒,改编后驻守西边和南边。”耶律德光有点拿不定主意:“以前朕也曾想杀掉投降的士卒,但没有执行,结果留下后患,现在又是这种情况,朕想除之以绝后患。”赵延寿说:“臣的意思不是让这些降卒驻守河南,可以将他们连同家属迁移到北方的朔州、云州、镇州等地,让他们每年轮流戍守黄河沿岸,这样便可以免除后患了。”

耶律德光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没有杀这些后晋降兵。无论当初赵延寿是怀有什么目的,但客观地讲还是救了这十万降卒的生命,也算是一件大功德。赵延寿一直惦记着当皇帝,耶律德光却似乎忘了这事,他急呀,就让人给耶律德光捎话,说他想当太子,借此提醒耶律德光。耶律德光说: “我对燕王(已经封赵延寿为燕王)没有什么舍不得送他的,就是割我的皮肉都行,但这太子只有皇帝的儿子当得,他怎么能做太子呢?”便晋封他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

不久后,耶律德光北返,死于杀胡林,赵延寿一下又看到当皇帝的曙光,便自任权知南朝军国事,想乘乱当上中原皇帝,没想到随耶律德光灭后晋的南北院大王耶律吼、耶律洼等人拥立了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是为辽世宗,囚禁了赵延寿,押解回北方,让他的皇帝梦落空,死于朔漠。

标签: 赵延寿

更多文章

  • 汉朝名将灌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灌婴

    灌婴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是特别熟悉,他是刘邦建立汉朝的众多开国功臣之一,而且被誉为是项羽的终结者,后来还被封为丞相,可见灌婴此人还是非常厉害的。但如此厉害的一个人,为何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并不大呢?灌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有多厉害?灌婴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灌

  • 如何评价五代政治不倒翁冯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他曾事四姓、相六帝,有“流水的五代,铁打的冯道”的说法。公元911年,刘守光自立为帝,建立大燕政权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一个皇帝。923年,李存勖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这是冯道经历的第二个皇帝。926年,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这是

  • 蜀汉大臣尚书令董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允

    董允生平简介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

  • 秦朝方士徐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福

    秦始皇时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女自山东沿海东渡,传说遍及韩国南部与日本,成为历史上中日韩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几千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至今已成为先秦史、秦汉史、中外关系史、航海史、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等综合性多学科研究,有极为重要性的学术价值。徐福生平故事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

  •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冯胜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冯胜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生平简介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的弟弟,安徽定远人,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

  • 隋朝皇太子隋世宗杨昭生平介绍及评价 杨昭死后被谁追谥他为孝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昭

    隋世宗杨昭生平简介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隋朝宗室,隋文帝杨坚之孙,隋炀帝杨广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杨昭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历任内史令、左卫大将军等职。仁寿四年(604年),转任雍州牧,七月

  • 秦始皇生母赵姬生平介绍及评价 赵姬死后与秦庄襄王合葬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姬

    原为吕不韦姬妾,被吕不韦献给秦国质子异人,于公元前259年生秦始皇嬴政,异人立其为夫人。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其为帝太后,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芷阳。赵姬生平故事奇货可居秦昭襄王时,在六国之中,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赵国在名将廉颇、赵奢的指挥下,两度击败秦国的进攻(阏与之战

  • 东汉重臣种暠生平介绍及评价 种暠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种暠

    种暠(hào)(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阳(今陕西洛阳)人。是仲山甫的后代。最初任县门下史,后为王谌所赏识,将其推荐给其舅河南尹田歆,被任为主簿。被举为孝廉,为太尉所征辟,再举高第。又迁侍御史,受命监护太子,他处事持重,为顺帝所称赞。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三国曹魏权臣晋景帝司马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师

    晋景帝司马师简介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

  • 蜀汉名将霍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霍峻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崛地而起,拥地自重,天下形成了一种军阀割据的状态,而刘备就是这天下诸侯中的一位。但刘备与那些诸侯不同,相比他们,刘备没权没势没地盘,差了太多。可是刘备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坚持不懈,最后还不是成了这三国的霸主之一。刘备从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叔走到了最后的帝王,这其中的辛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