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朝将领李景隆?

如何评价明朝将领李景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00 更新时间:2023/12/30 5:30:06

朱棣能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当然有他自己雄才伟略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对手实在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隆,简直是拱手把好兄弟朱允炆的江山送给了朱棣。

李景隆是大明开国六公之一的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袭爵成为曹国公,从小就备受朱元璋喜爱,由于和朱允炆是同辈,所以两人相近,朱允炆登基之后成为其心腹爱将。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名义起兵靖难。作为仅存的开国将领,65岁的耿炳文被朱允炆任命为主帅,统帅30万大军(实际上13万左右)进剿“燕贼”,然而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对手,败下阵来。初战失利引起了朱允炆的重视,他接受黄子澄的建议,决定派出心腹爱将李景隆,统帅50万大军进攻北平。

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北平,本应该坚守北平的朱棣听说领军之将是李景隆后,哈哈大笑,竟然领着主力北上解围永平,让姚广孝辅佐世子朱高炽守城,完全未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果不其然,李景隆真的不争气,50万大军耗时几个月愣是没有把北平城打下来,等到朱棣解了永平之围,还顺道北上大宁,找宁王“借来”朵颜三卫,回师北平,和北平守军内外夹击,50万大军瞬间溃散,南军惨败。在此之前,朱棣的主力不超过3万,北平守军估计也就万数,而且多是老弱病残,经过此役,投降的南军不计其数,均被朱棣收编,燕军逐渐强大。

李景隆惨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朝臣都要求杀李景隆以正军心,朱允炆不听,还为其开罪,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李景隆权力不够大,兵力不够多,下诏赐予李景隆生杀大权,并增兵至60万,整个山东、河南、河北地区兵力尽归其调遣。

朱允炆想证明自己看人是对的,然而事实再一次打脸。白沟河一战,李景隆60万大军再次惨败,经过此战原本朝廷对朱棣的兵力优势化为乌有,双方进入焦灼状态。开战之初,朱允炆以全国之力与朱棣的北平一城做斗争,轻松调集百万大军碾压数万燕军,本以为能很快平定叛乱,经过李景隆两战,彻底葬送了大好局面,揭开了朱允炆走向覆灭的序幕。

败逃的李景隆一刻也不敢逗留,逃回了南京。朝堂之上群情激愤,众人都要求杀李景隆,朱允炆还是饶恕了他,闭门在家的李景隆胆战心惊,保不齐哪一天朱允炆扛不住群臣的压力,就会要了自己的项上人头。

建文四年,燕军渡过长江,杀向南京,朱允炆想借着南京做最后的抵抗。南京的城墙是朱元璋修建的,又高又宽,使人望而生畏,凭借南京城内的守卫军以及徐辉祖的指挥,守上一年半载绝对没有问题,到那时天下勤王部队到了,朱棣自然不战而败。但是让朱允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心腹爱将李景隆竟然打开了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朱允炆最后依赖的堡垒从内部被攻破了,只能绝望地在皇宫内自焚。

朱棣登基之后,没有忘了这位“大功臣”,仍然保留他的曹国公爵位,还加封太子太师,使其位于百官之首,但是高官厚禄引来的是同僚的鄙视,朝堂之上群臣羞与他为伍,就连靖难功臣也是如此。

永乐二年,周王弹劾李景隆,朱棣顺势撸了他一切职务,让其以国公爵位赋闲在家,不得面圣,也许朱棣对这样的草包和叛徒也不耻吧。同年,又有大臣弹劾李景隆僭越之事,朱棣下令夺去其爵位,圈禁,一直到永乐末期去世,什么时候死的也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李景隆这样一位“大人物”竟然是“生卒年不详”!何其讽刺。

标签: 李景隆

更多文章

  • 西夏西夏梁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梁太后

    梁太后是西夏惠宗李秉常的生母。惠宗之父毅宗在壮年时就死了,年仅七岁的惠宗继承了父位,由其母梁太后代管国事。梁太后掌权的时候,独断专行,铲除异己,软禁惠宗;当宋军大兵压境之时,她从容指挥,击败宋军,体现了过人的才智。后来面对摇摇欲坠的政权,她出于无奈,只得让惠宗复位,但是仍然不愿将实权拱手相让。西夏

  • 东吴丞相名将陆逊生平介绍及评价 陆逊为何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

    相信大家有应该都知道,对于这个孙权和陆逊,他们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孙权就不说了,毕竟是吴国的皇帝,至于陆逊是吴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个人对吴国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最后,为什么孙权要逼死陆逊呢?他们之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首先,公

  • 如何客观评价清朝高级宫女苏麻喇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为孝庄太后的陪侍,她历经四朝,曾亲身参与过许多历史事件。她虽身为侍女,却与清室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康熙的启蒙教师,被皇室成员视为至亲,当她以九旬高龄逝世时,整个皇室为之哀痛。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康熙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中,有两个女

  • 北魏孝文帝皇后冯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媛

    北魏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位皇后叫冯媛,本来可以皇后的位置就是她的,可惜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说普通话,也就是汉语。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情是这样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ld

  • 羊献容是怎么被立为皇后的?羊献容又是如何评价晋惠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羊献容

    魏晋最重门第,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泰山羊氏、晋陵杜氏、清河崔氏、琅琊诸葛氏、阳夏谢氏……都是门庭显赫,她正好是泰山南城人。可惜,门第高贵的她好嫁不嫁,嫁给晋惠帝司马衷,就是问“穷人没有饭吃为何不吃肉羹”的白痴皇帝。前皇后贾南风,就是那个丑陋而凶狠

  • 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贺

    中国历史上被废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说西汉第三位皇帝,假装是后张嫣所出,实乃汉惠帝跟其他宫人诞下的前少帝刘恭;再比如说王莽篡位后被废掉的西汉末帝孺子婴等等,没有四五十也有三四十。但这些皇帝好歹都能有个稍微体面点的称号(虽然并没有特别体面就是了),唯独这个刘贺,比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这些称号更加不堪,

  • 如何客观评价商朝由昏变明的国王太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甲

    “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昏君,是对古代荒淫无道君王或者王侯的一种统称,历史上最著名的昏君有两位,一位是商纣王,一位是秦二世,大商将近600年的基业在商纣王手中毁灭,不过后来商纣王也稍微洗白过一点;但秦二世就洗不白了,父亲秦始皇亲手打下天下,形成大

  • 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馥

    由于“大魏吴王孙十万(孙权)”的“精彩战绩”,很多曹魏名将和名臣如今在网上都有了外号,比如“张八百(张辽)”、“文睡觉(文聘)”、“满数十(满宠)”等等。而其中侮辱性最强的外号当

  • 清朝大臣陈廷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廷敬

    陈廷敬生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兵入关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上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于是朝廷给他加上“廷”字,

  • 如何评价春秋霸主晋文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