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后期军阀忠武节度使秦宗权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后期军阀忠武节度使秦宗权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58 更新时间:2024/1/19 11:17:27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令天下大乱。黄巢之乱席卷唐朝半数疆土,为了让地方军阀为唐廷卖命。唐廷承认很多军阀对地方上的控制,也造成尾大不掉的顽疾,让像朱温、秦宗权等这样的军阀得以做大,甚至直接推翻了唐朝的统治。军阀朱温就是借此壮大势力,推翻唐朝,建立了后梁。

一、借黄巢“东风”,小牙将摇身一变称皇帝

秦宗权和朱温是一路货色,但秦宗权比朱温更为狠毒,说他是食人魔王毫不为过。秦宗权是如何发迹的呢?秦宗权的发迹,还得“感谢”黄巢。

880年十月,黄巢起义军渡淮北上,直逼蔡州。唐廷命秦宗权去守蔡州城,秦宗权此时只是个郡牙将,也就是个中下级军官。

恰忠武军发动叛乱,驱逐其军帅薛能。秦宗权也趁乱驱逐蔡州刺史,占据蔡州。起义军兵临城下,秦宗权据城固守。当新任的周岌接管蔡州后,念秦宗权有功,还让其掌管蔡州大事,秦宗权从此在蔡州根基日深,拥有上万军马。为了镇压黄巢起义,唐廷派杨复光到蔡州督师,要秦宗权与杨复光“同议勤王,出师破贼”。

唐廷为了让秦宗权死心塌地为其卖命,承认其对蔡州的掌控,“以蔡牧授之,仍置节度之号”,蔡州正式成为秦宗权的地盘。

好了,接下来该是秦宗权好好表现一番了。883年,秦宗权迎击黄巢军,却屡遭败绩,只好退缩会蔡州城。但黄巢却不饶他,猛烈攻打,秦宗权扛不住了,只好投降黄巢,以保全实力。

黄巢军势强的时候,秦宗权当缩头乌龟。当黄巢起义军遭官军围剿,开始走下坡路时,秦宗权趁机扩大地盘,等黄巢军被镇压下去后,秦宗权的势力已经很大了。此时他已经不满足于当个地方军阀了,他的目标是当皇帝。中和四年(884年)秦宗权在蔡州称帝,称大齐皇帝。

二、疯狂扩张,将百姓当干粮,无恶不作的食人魔

秦宗权觉得自己地盘还是太小了,配不上皇帝的称号。于是派出大将四处攻击,先后攻陷襄阳、洛阳、汝州、郑州、庐州、等地,几乎将整个中原地区收入囊中。

既然做了皇帝就要好好治理自己的统治区域,这样起码可以统治长久一些。可秦宗权从来没想过要好好做人,他只知道掠夺和摧残。他的军队所到之处,“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中原地区本来还算富庶,经过他的折腾后满目疮痍,民生凋敝。

他不体恤百姓,休养生息,反而强征豪夺,以至于最后无粮可征,无财可敛。秦宗权却想出了一个极端的主意,下令杀光当地百姓,用盐腌制尸体充作军粮,真是恐怖至极。他变成了一个地道的食人魔王,他的军队变成了一支魔鬼军团。

黄巢起义虽然被平定,但军阀混战让唐朝陷入了无穷的灾难。唐廷派军攻打称帝反叛的秦宗权,汴州的朱温野心勃勃,一心扩大地盘,借官军的势力正好可以削弱秦宗权,积累自己的力量。在朱温和其他唐军的进攻下,秦宗权本就不得人心,内部也矛盾丛生,被屡次击败,只好再次退入蔡州城保命,但这次秦宗权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蔡州城在被围困数月后被唐军攻克。

三、多行不义必自毙,临刑滑稽辩解,笑煞满街吃瓜群众

秦宗权被亲信申丛折断一条腿,押送到汴州,交给朱温。朱温和秦宗权的对话道出了二人的本质,朱温说道:“下官屡以天子命达于公,如前年中翻然改图,与下官同力勤王,则岂有今日之事乎?"宗权曰:"仆若不死,公何以兴?天以仆霸公也”

从中可看出秦宗权知道朱温与他是一丘之貉,只不过是以“勤王”为名、行割据之实罢了,秦宗权的话回答也很透彻,你朱温正是因为灭掉我秦宗权,才有了今天的强大实力,可以看出他还算是个“明白人”。

但后来秦宗权被问斩前说的话,又似孩童所言。秦宗权被朱温押至京师,对于其反叛行为却死不认罪。京兆尹孙揆把他绑起来游街示众时,他从槛车里探出脑袋对孙揆说:“大人,我秦宗权哪里是反叛啊?我只是想尽忠朝廷,却无处投效,才得到了这个结果。”这个滑稽可笑的辩解,惹得满街吃瓜群众一阵哄笑。

多行不义必自毙,食人魔秦宗权难逃死罪,“与其妻赵氏俱斩于独柳之下”。秦宗权反叛朝廷,割据一方,残害百姓死不足惜。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唐廷平定了秦宗权,但难敌野心家朱温,朱温靠消灭秦宗权和其他军阀成为巨无霸,最后架空唐朝皇室,夺得了唐朝江山。

藩镇割据和黄巢起义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盛行,直到唐宪宗李纯对独立藩镇进行一系列讨伐,才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一,为唐朝续命100多多年。黄巢大起义又再次让藩镇割据复燃,而且藩镇更为普遍,直接导致了各地军阀利用“勤王”名义,伺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导致唐廷越来越虚弱,如风中残烛,一吹即灭。对于唐朝的衰败和秦宗权这类军阀,元芳你怎么看呢?

标签: 秦宗权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元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载

    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人,名为元载,此人自幼家贫,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了考取功名,虽然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官场,但却没有想到自己也因为手中的权力而死,甚至死后还被抄家,还被皇帝挖了祖坟。元载出生在凤翔岐山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家庭十分贫困,但是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挡这位好学之人学习的决心,他想方设法来进行学

  • 孝惠章皇后:大清唯一没有侍过寝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惠章皇后

    在清朝的历史上,大多数皇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清朝后宫中很多女子登上后位之后就早逝了,还有的皇后备受皇帝的冷落。但是在后宫中有一位皇后,她十分长寿,但是却不受皇帝待见,甚至她的一生都没有侍过寝,她就是孝惠章皇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侍寝都没有就当上皇后的女子。她出生于当时无比显赫的博尔济吉特氏,

  • 晋明帝正妻庾文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庾文君

    司马睿的长子司马绍于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司马睿即位初就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绍从小聪明过人,深得父亲宠爱。才四五岁时,有一天他坐在晋元帝膝前,正逢长安有使者来。元帝问儿子:“你说太阳与长安,孰近孰远?”司马绍说:“是长安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日边来。”

  • 金朝全真教创始人王喆(王重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重阳

    金朝初年兴起了大教派,其中全真教是出现的最晚的,也是实力最强的,教团的一些古代人物文化程度也都非常的高,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著述、史料等等也都是最为丰富的,约占三派新道教史料的三分之二以上,足以提供相当清晰的全真教历史面目。全真道创立者王喆(11131170年),原名中孚,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 清朝张廷玉: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廷玉

    历史上兴盛的王朝不在少数,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定是三代不衰的"康乾盛世"。而其中起到关键衔接作用的正是人才辈出的"雍正王朝"。只有短短14载的雍正王朝,却在历史上留下不少的名人名事。这其中有一位"三代老臣"张廷玉,他作为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可以说在清朝的历史上书写了传奇的一生。最高荣耀"配享太庙"张

  • 春秋美女“浣纱双姝”之郑旦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旦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也成了吴王的俘虏。吴王虽然留下了越王的性命,但是却想尽办法侮辱越王。而越王勾践也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忍辱负重,在等待回国,能复仇的那一天。果然,越王勾践的顺从让吴王蒙蔽的双眼,三年后,吴王放越王回国。回国后的越王卧薪尝胆就想着如何要打败吴国复仇。可是,当时的越国在各

  • 清朝重臣林则徐被发配伊犁后的情况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1840年)7月,由于林则徐在广州严密布防,进犯广东的英军无机可乘,转而沿海北上,于同月5日攻占定海后,继续北上,于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抗英形势的急转直下,使道光皇帝对林则徐由禁烟之初的极度赞赏转变为要把时局的险恶急于甩锅林则徐。8月6日,两江总督伊里布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浙,道光帝曾

  • 唐朝开国功臣张士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士贵

    在电视剧中《薛仁贵传奇》中,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贤妒能,多次阻拦薛仁贵投军。在军中又冒领薛仁贵军功,记在他女婿何宗宪头上,后来张士贵又想在天仙谷火烧薛仁贵。最终张士贵起兵谋反,兵败后在大牢中被尉迟恭结果了性命。那么正史上的张士贵真的是一位陷害忠良、阴谋造反的奸臣吗?1972

  • 后唐开国功臣郭崇韬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崇韬

    后唐开国功臣无数,郭崇韬首屈一指。公元923年,李存勖率领大军高举复唐大旗,以极其傲慢的姿态踏进了汴州城门,打通了后唐的统治之路。在此前,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三支箭矢为他指明的方向非常关键,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下了一个更宝贵的礼物贤臣郭崇韬。一路走来,李存勖身边的将士谋士无数,但真正为他铺好路的那位却必是郭

  • 如何评价佟养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佟养性

    无论是哪个朝代,卖国贼都是令人痛恨的存在。在明末,不乏从事间谍活动的人,你以为间谍只存在于现代战争?其实不然,在古代一直都有人从事,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记载而已。佟养性这个人是明朝的辽东大商人,其家族在辽东很有影响力,佟养性利用商人身份结交许多女真贵族,看出努尔哈赤的不平凡后投奔于他,娶了后金宗室之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