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生平介绍及评价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22 17:56:08

吴王阖闾(前537年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率兵伐楚

阖闾原称公子光,是吴王诸樊之子。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吴王僚趁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之时,兴兵伐楚。由于国内空虚,阖闾加大了策动政变的步伐,并在吴王僚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派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由此阖闾夺得吴国王位。

强兵兴国

当时的吴国虽已强大起来,但仍有不少困难: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尚不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粮仓还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开垦;西边的楚国已成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国,南边的越国也有很强的实力,对吴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广纳人才,任贤使能,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他任用了楚国旧臣伍子胥,听取其振兴吴国的建议。阖闾任用伍子胥为行人(外交官),伯嚭为大夫,共同参议国事。经伍子胥推荐,阖闾亲自召见军事家孙武,与孙武讨论晋国六卿强弱,孙武献出了自己的军事著作兵法十三篇。当时正是吴国振兴霸业之机,阖闾读了很感兴趣,拜孙武为将军。

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筑阖闾大城,阖闾还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吴国经过阖闾的一系列改革,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楚国。

败楚入郢

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阖闾与伍子胥、伯嚭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舒邑,诛杀吴王僚之弟、逃亡投降楚国的烛庸、掩余二公子。阖闾谋划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将军孙武说:“此时民众疲劳,不能立刻攻打郢都,要等待时机。”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楚昭王逃出郢都,跑到郧县。郧公之弟想杀死楚昭王,楚昭王又与郧公逃到随国。吴军进入郢都,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

威震东南

吴王阖闾十年(前505年),越王允常听说吴王阖闾在郢都,吴国国内空虚,于是率军攻打吴国。吴国另派军队迎击越军。楚国向秦国告急求救,秦国派军队救楚击吴,吴军被击败。阖闾的弟弟夫概见秦军、越军接连击败吴军,而阖闾滞留楚国不撤离,夫概便逃回吴国而自立为吴王。阖闾闻知此事,便率军返回吴国,攻击夫概。夫概兵败投奔楚国。同年九月,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而将夫概封于堂溪,称为堂溪氏。

吴王阖闾十一年(前504年),阖闾派太子夫差率军再次讨伐楚国,攻取了楚国的番邑,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华夏。

伤重去世

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夏,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带兵在欈李(今浙江嘉兴南)抗击(史称“槜李之战“)。越军派遣敢死队挑战,三次冲向吴阵,全部失败。最后越王让犯死罪的囚徒走到吴军阵前,举剑自尽。吴军只顾观看这种奇怪的现象而放松防备,越军趁势攻击,在姑苏(今江苏苏州)大败吴军。

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阖闾,斩落阖闾脚拇指。阖闾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阖闾因伤重死于陉,后葬今天的苏州虎丘山。

临死前阖闾命立太子夫差为吴王,对夫差说,你能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在太湖之中)击败越国,攻入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于为父亲阖闾报复了越国。越王勾践派人向吴国求和,伍子胥认为不能答应,要求灭掉越国以除后患,但吴王夫差志得意满,答应越国的求和,并着越王为之服役。后来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却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杀。伍子胥临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地”,后来果如其所料,吴国被越国所灭。

标签: 阖闾

更多文章

  • 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再兴

    杨再兴(?1140),新宁崀山人[1],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1140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杨再兴,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一个士兵。后来归顺岳飞之

  • 清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仪纯皇后

    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满洲镶黄旗人(原为满洲正黄旗包衣),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1]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 清朝宗室直郡王爱新觉罗.允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允禔

    爱新觉罗·胤禔(ti)(1672年-1734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的异母长兄。生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雍正帝继位之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禔。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

  • 西晋名将荆州牧杜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预

    "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文庙和武庙是历代中国王朝为纪念对社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而建立起来的纪念场所,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和武将们追求的最高精神归宿。最先进入文庙包括孔子、孟子、孔子徒弟中颜渊为首的"十哲"等,能够进入文庙是历代文人的最高荣誉。武庙中配享的有姜子牙、张良、白起、韩信、关云长等人,

  • 曹操早期谋士戏志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戏志

    说到三国时期曹操,就不得不说他手下的谋士,最出名的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他们出谋献策,帮助曹操南征北战最后统一北方。其实,曹操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他的才智堪比鬼才郭嘉,曹操对他非常器重。荀彧在推荐郭嘉给曹操之前,就把他推荐给曹操,他就是戏志才,有人说:“戏志才不死

  • 明世宗朱厚熜妃嫔郑贤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贤妃

    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就把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推上了皇位。明世宗登基后,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此时的他还是一位明君,后来因为宠信奸佞导致国家飘摇混乱。作为皇帝,为了皇家开枝散叶,嘉靖帝由原本的后妃三人增加到最后

  • 明朝开国名将耿炳文生平介绍及评价 耿炳文战绩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耿炳文

    前言: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接壤,可谓“江浙门户”。朱元璋在得到长兴之后大喜过望,在其地设立永

  • 明朝宗室汉王朱高煦生平介绍及评价 朱高煦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高煦

    前言: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当朝太师、英国公张辅府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汉王朱高煦的亲信枚青。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刚满一年,这位当年夺嫡的关键人物为何突然派人找上自己,张辅不禁心下犯起嘀咕。早在在靖难之时,汉王和张辅的父亲张玉之间就是同志加战友的关系。张玉战死之后,朱高煦和张辅之间依然革命友谊

  • 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王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皇后

    提起唐玄宗,想必杨玉环杨贵妃第一时间就跳入你的脑海里,再稍微有点了解的,还能知道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有另一位宠妃武惠妃。可却比较少人关注到,其实早年间,唐玄宗是有一位与他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王氏王皇后(下称王皇后),只不过,后来,她被唐玄宗亲手废黜了。出身大族 相识于微时在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王皇后家世

  • 清朝重臣索额图生平介绍及评价 索额图为何是清朝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索额图

    赫舍里·索额图(1636年-1703年),号愚庵[1],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庶子),孝诚仁皇后叔父,清代康熙年间重臣,权臣。[2-4]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索额图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