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霸主宋国国君宋襄公生平介绍及评价

春秋霸主宋国国君宋襄公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1/22 20:13:17

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子姓,宋氏,名兹甫,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子,第二个儿子,宋成公的父亲。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宋襄公,子姓,宋氏,名兹甫,是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的次子,为宋桓公的正室宋桓夫人(卫昭伯和宣姜之女)所出,因此,兹甫是嫡子。

兹甫还有个庶兄目夷,而目夷的母亲只是地位一般的妾侍,因此,目夷是庶子,兹甫以嫡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

让国之美

周襄元年(公元前652年),兹甫的父亲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本应是继位之人,可是兹甫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于是,宋桓公把兹甫的想法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

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

东宫图治

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春,宋桓公去世,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宋襄公封庶兄目夷为相,主管军政大权,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还没等宋桓公下葬,齐桓公就约各路诸侯王在葵丘相会结盟,于是宋襄公前去相。在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盟约。其主要内容是: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葵丘之会上,宋襄公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的嘱托,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

平定齐乱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图谋称霸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

泓水之战

宋襄公回国后,听说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劝阻他,襄公不听。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子鱼却说:“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真的按襄公你说的做,就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襄公之死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失败以后,撤退到宋国襄邑的行宫里养伤。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宋国,宋襄公想得到晋国的军事援助,就听从公孙固的意见,送给重耳八十匹马。

周襄王十五年(前637年)夏季,宋襄公伤痛发作,不治而死,葬于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城中东北行宫内。儿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

标签: 宋襄公

更多文章

  • 春秋霸主越国国君越王勾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姓姒,氏越,名勾践,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放归返国,忍辱负重,任用贤臣范蠡、文种,繁息人口,发展生产,重建武装,使越国国力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482年,

  • 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阖闾

    吴王阖闾(前537年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到吴王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在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率兵伐楚阖闾原称公子光,是吴王诸樊

  • 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再兴

    杨再兴(?1140),新宁崀山人[1],南宋抗金名将。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曾试图单枪匹马冲阵擒获金兀术,失败后仍能单骑而还。绍兴十年(1140年),杨再兴与金人在小商桥相遇,杨再兴寡不敌众,中箭无数,奋战而亡。杨再兴,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一个士兵。后来归顺岳飞之

  • 清朝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仪纯皇后

    清高宗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满洲镶黄旗人(原为满洲正黄旗包衣),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1]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

  • 清朝宗室直郡王爱新觉罗.允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允禔

    爱新觉罗·胤禔(ti)(1672年-1734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的异母长兄。生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雍正帝继位之后,改名为爱新觉罗·允禔。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

  • 西晋名将荆州牧杜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杜预

    "振长策而攻取,兼儒风而转战。"文庙和武庙是历代中国王朝为纪念对社稷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而建立起来的纪念场所,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和武将们追求的最高精神归宿。最先进入文庙包括孔子、孟子、孔子徒弟中颜渊为首的"十哲"等,能够进入文庙是历代文人的最高荣誉。武庙中配享的有姜子牙、张良、白起、韩信、关云长等人,

  • 曹操早期谋士戏志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戏志

    说到三国时期曹操,就不得不说他手下的谋士,最出名的谋士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贾诩、程昱,他们出谋献策,帮助曹操南征北战最后统一北方。其实,曹操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他的才智堪比鬼才郭嘉,曹操对他非常器重。荀彧在推荐郭嘉给曹操之前,就把他推荐给曹操,他就是戏志才,有人说:“戏志才不死

  • 明世宗朱厚熜妃嫔郑贤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贤妃

    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就把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推上了皇位。明世宗登基后,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此时的他还是一位明君,后来因为宠信奸佞导致国家飘摇混乱。作为皇帝,为了皇家开枝散叶,嘉靖帝由原本的后妃三人增加到最后

  • 明朝开国名将耿炳文生平介绍及评价 耿炳文战绩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耿炳文

    前言: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接壤,可谓“江浙门户”。朱元璋在得到长兴之后大喜过望,在其地设立永

  • 明朝宗室汉王朱高煦生平介绍及评价 朱高煦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高煦

    前言: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当朝太师、英国公张辅府邸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汉王朱高煦的亲信枚青。仁宗皇帝朱高炽驾崩刚满一年,这位当年夺嫡的关键人物为何突然派人找上自己,张辅不禁心下犯起嘀咕。早在在靖难之时,汉王和张辅的父亲张玉之间就是同志加战友的关系。张玉战死之后,朱高煦和张辅之间依然革命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