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权臣丞相桓温生平介绍及评价

东晋权臣丞相桓温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3/12/18 1:33:48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1],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

桓温曾在晚年逼迫东晋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政权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领兵灭亡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桓温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楚宣武皇帝”。桓温出生后不久,便被温峤称许,于是以“温”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苏峻将领韩晃杀害,泾县县令江播也曾参与此事。桓温当时只有十五岁,发誓报杀父之仇。331年(咸和六年),江播去世。桓温以吊唁为名,将江播的三个儿子杀死。后来,桓温娶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并承袭父爵万宁男。335年(咸康元年),桓温任琅琊太守,又加辅国将军。

从《晋书》推断,桓温应该是个相貌不凡的美男子,他的美不是秀气,而是雄伟。他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的好友温峤就认为他有奇骨,啼哭声也很好听,十分赏识他,便取自己的姓氏“温”给他起名叫“桓温”。成年后,桓温更是相貌魁伟,豪爽有风采,好友刘惔称赞他“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眼睛像紫色石棱般刚毅有神,头发胡须似浓密的刺猬毛一样向外张开,像传说中孙权司马懿的样子。

永和二年(346),桓温乘成汉政权腐败,人心涣散之际,率军沿江直上,次年,平定蜀地,声望极高。五年,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乘机北伐,六年,朝廷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5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企图以此对抗桓温。九年,殷浩大败而回,免为庶人,内外大权遂集于桓温一身。永和十年二月,桓温第一次北伐前秦。四月,桓温在今陕西蓝田击败前秦派来堵截的数万大军,前秦主苻健以数千人退守长安。但桓温未乘胜进攻长安,而是坐待敌军自溃,终因军粮不继而于六月被迫撤退。

桓温在历史上是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争议,不是因为他的驸马身份,也不是他卓著的武功建树,而是他被后世指摘有篡逆之心。在路卫兵看来,其实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证据也不是很充分。因为这些言论都是来自皇宫内部,是东晋当朝的那些人的思想,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事呢。即便到了老百姓说三道四的地步,那也是从朝里传递出来的信息。换句话说,这是政治争斗的产物,自然有着不靠谱的一面。事实上,桓温在世时,并没有这方面的传言记载。只是当时桓温威振内外,简文帝“常惧废黜”(《资治通鉴》),害怕被桓温给废了。篡位是自己当皇上,桓温有野心,有专权之意,这个我不否认,但和篡逆还离得很远。简文帝本来就是桓温废掉司马奕后立的傀儡,即便废了他,桓温也不一定会自己当皇帝。

标签: 桓温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韦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皋

    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将韦小宝说成是唐朝的"韦忠武王"之后,给韦小宝脸上大大的贴了金。这位"韦忠武王"就是出镇西川二十余年,联合南诏抗击吐蕃的节度使韦皋。他出镇西川时,大力发展西川的经济文化,维护

  • 唐朝名将韦皋在治蜀方面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皋

    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泚留下的500个士卒,由其旧将牛云光统领。朱泚率军攻来时,牛云光先是称病不出,请韦皋统兵,然后暗中谋划,打算劫持

  • 清朝宗室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

  • 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生平介绍及评价: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索南嘉措

    索南嘉措(1543-1588),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第三世达赖喇嘛。出身于拉萨堆龙德庆县泽噶康萨贡地方的一个贵族家庭,父名南杰扎巴,母名贝宗布赤,家族为玛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索南嘉措(1543~1588),第三世达赖喇嘛,曾任哲蚌寺和色拉寺的法台,并在康区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

  • 明朝开国功臣卫国公邓愈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邓愈

    朱元璋开国六公爵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按照开国功臣们的功勋大小,于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公元1370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十一)对明朝开国功臣们进行了大型封赏,并赐予相应的爵位。这次封赏一共册封了六位国公爵和二十八位侯爵,其中: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

  • 明朝开国功臣郑国公常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常茂

    常茂(约1356-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

  • 隋朝功臣长孙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孙晟

    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时期军事家、外交家,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1]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的父亲。生性聪慧,涉猎文史。[2]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仕北周,起家司卫上士,迁奉车都尉。隋朝建立后,历任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迁左领军将军、右

  • 宋徽宗第二任皇后显肃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显肃皇后

    显肃皇后显肃皇后郑氏(1079年1131年),开封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父郑绅,始为直省官,后来因为皇后的缘故,累封太师、乐平郡王。郑氏少年入宫,聪明伶俐,向太后总是令郑氏侍候端王赵佶。徽宗即位后,向太后便把郑氏赐给徽宗。人物生平徽宗为端王时已由郑氏和王氏二人侍奉,徽宗即位后封贤妃,其后又晋贵妃

  • 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惠王魏罃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惠王,魏罃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称梁惠王,《竹书纪年》作“梁/魏惠成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70年即位,在位52年。[1]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2]但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