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将领李恢生平介绍及评价

蜀汉将领李恢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4/1/16 22:14:49

李恢,又名李德昂,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大谋士与将士。公元213年,李恢在董和的推荐下去州府任职,而当时正值刘备率兵攻打成都,李恢路过的时候,正好得知刘备率兵在前方,便改变初衷,前往刘备处投奔。一路抵达绵竹,李恢利用自己的智谋顺利的见到了刘备,并且成功引起了刘备的惜才之心,成为了大军中的一员,与刘备一起进宫雒城。

公元214年(夏),因为马超的勇武镇守,刘备与张飞久攻不下雒城,诸葛亮来了之后,便巧施反间计,顺利的让城主与马超互相产生了矛盾,马超见大势已去,便悄悄写信向刘备投降。收到信封的刘备并不是太相信马超的投降,但又十分渴望得到马超这一员猛将,于是便派遣李恢前往马超处劝降。

劝降的过程中,李恢只用了简单的几个问题,便让马超彻底的决定了投降刘备之心,在劝降过程中,他问马超道:“岂不闻越之西子,善慧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马超归顺刘备之后便率兵进攻成都,没过多久刘璋便选择了出城投降。一路进军攻打,刘备又夺取了益州,并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在跟随刘备之后,李恢的才能也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在平定南中的战争中,李恢便立下了赫赫战功,并顺利的成为了蜀汉的第二任庲降都督。公元221年,刘备在众人的劝说下,建立蜀汉,自立为帝,同年,刘备的庲降都督邓方去世。就在刘备为立谁为第二任庲降都督而愁眉不展之时,李恢自告奋勇的说道:“人的才能各有长短,孔子曾说使用人时要衡量他的才能,而且圣明的君主在上,那么臣子就会竭尽心力。臣不自量力主动申请,还望陛下明察。“面对李恢的主动申请,刘备大笑着将第二任庲降都督的位置给了他。成为了庲降都督的李恢,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出征南中之旅。

章武三年,在面对一场大败之下,刘备终于是走到了他的生命尽头,于白帝城病世,而诸葛亮也在同年亲自率军进攻南中。在进军南中的过程中,诸葛亮将军队分成了两拨,一波由李恢指挥,从中路进发,从平夷按大道一路进攻到益州郡;一路由马忠指挥,从右路进发平定乱夷:而诸葛亮则亲自率领一军,从左路成都进发,自安上县由水路进攻越巂郡。

中路军在李恢的指挥下,因为过于孤军深入,被敌军给包围了,为了避免自己的军队被打败,李恢并没有继续等到诸葛亮的命令,而是自己想了一个计策,故意让南夷的人得知消息道:“我军粮草已尽,必须得撤军了,我知道我们军中有许多的人都因为战争的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参与到战争之中。这次如果我们不能回去的话,我们就一起背叛了吧,这样或许还能有活下去的希望。”

一连许多天,李恢的军中都传出了军将们悲泣的声音因此南夷军也渐渐的相信了上次的消息是真的,便放松了对李恢军队的封锁,试图将他们招降。发现敌军放松了警惕,李恢乘势突然发起了冲锋,南夷军始料不及,最终被李恢杀的大败而逃。在李恢的中路军胜出不久,诸葛亮与马忠的两路军队也是先后传出了捷报,三军汇合一路前进,同年秋,南中的叛乱便被悉数平定,而李恢也因为指挥中路军大胜,被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

然而对南夷的战争却并没有就此结束,诸葛亮班师回朝后不久,南夷便再次反叛,将诸葛亮留在那里的官员统统斩杀。消息很快便传回了成都,得知消息的诸葛亮也是气愤不已,于是李恢便又一次的率领军队前往南夷平乱。在李恢的指挥下,南夷又一次的迎来了惨败,面对这些如此反复的南夷人,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反叛,李恢将他们的首领给抓回了成都,便将他们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等许多财物作为赋税征收到了军资当中。

据野史记载,在诸葛亮南征时,曾派李恢带兵袭击雍闿、孟获的后方,而李恢当时的前锋军便是关索、李蔚和关银屏(关羽的女儿),因为关银屏从小爱习武,更兼在父亲关羽的教导下,武艺也是十分不凡,因此亦在军中任职。在当前锋军的时候,关银屏和李恢的儿子互相产生了情愫,回国后不久李恢的儿子便迎娶了关羽最宠爱的女儿关银屏。

公元229年4月,孙权称帝,为了不让魏国有可乘之机,蜀国与吴国放下久怨,并歃血为盟,议定二分天下之盟约。再次结盟后的两国,为了避免不再继续发生矛盾,蜀国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当时的交州是吴国的地盘),并重新任命他为建宁郡太守。经过几次的长途迁居,李恢的身体也终于是走到了极限,与公元231年去世。

标签: 李恢

更多文章

  •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末代皇后张丽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丽华

    我们都知道古代对于绝世美女的称赞,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但是,太过美貌的女子却总被人称为红颜祸水。南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就被冠上了祸水的名号,作为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却最终因为长得太漂亮而被人所杀。关于张丽华的美貌,我们可以从清人褚人获所著的《隋唐演义》中了解一二,这里写到:&ldquo

  • 北宋两度被废的孟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皇后

    提起孟皇后,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提起赵构,大家就应该记得了。“靖康之耻”后,身为宋徽宗第九子的赵构,本来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然而他却顺利登上皇位,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这一切离不开跟他关系甚远又彼此密切联系的一个女人:孟皇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孟皇后:一个被赵宋王朝

  • 中国古代唯一与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吴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

    公元1115年,吴氏出生于北宋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按照宋朝皇室的嫁娶规定,吴氏本来与赵构是不可能扯不上关系的,更不用说成为未来的皇后了。吴氏尽管家境比较富裕,但与皇子成亲还是不够条件的。那么,为什么吴氏后来会被选上皇后呢?这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有关,这事儿还得从公元1126年说起。公元1126年,金国在

  • 北宋宋英宗皇后高滔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滔滔

    高滔滔(1032年1093年),大名正仪,小名滔滔,北宋英宗皇后,史称宣仁圣烈皇后,1085年―1093年临朝称制。勋戚之后,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高滔滔自幼养于宫中,曹皇后本想把她献给宋仁宗,仁宗婉拒,将其许配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高滔滔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元

  • 清朝后期后宫第一美人裕容龄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裕容龄

    “紫禁城八女官”最早是出自笔名为德龄公主的裕德龄、裕容龄姐妹的回忆录,为隆裕皇后、瑾妃、荣寿公主、四格格、元大奶奶、瓜尔佳·幼兰以及裕容龄、裕德龄8人。其中瑾妃是光绪帝宠妃珍妃的姐姐,荣寿公主是载入《清史稿》中的最后一位公主,元大奶奶是慈禧娘家侄儿的妻子,瓜尔佳

  • 清朝仁宪皇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仁宪皇太后

    康熙帝一生非常重视亲情,他的父亲顺治皇帝24岁英年早逝,母亲佟佳氏23岁也早逝,父母双亡时,康熙才9岁,只是一个孩童。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不得已,但康熙重视亲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可以从他对仁宪皇太后的态度看出来。仁宪皇太后并不是康熙的亲生母亲,只是他的嫡母。按照清朝后宫

  • 明朝开国功臣之首韩国公李善长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善长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善长

    一、出身与功绩李善长出身普通家庭,少年时期就酷爱读书,通晓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具有卓越的谋略和内政能力。当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帐下效力,被派遣去攻打滁州。李善长闻说朱元璋仗义豪爽,胸怀大志,主动来投,两人初见便有知己的感觉,一见如故。之后,朱元璋便开始重用李善长,一方面,李善长承担了朱元璋军中所有内

  • 明朝开国功臣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冯胜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胜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初需要依靠武将浴血拼斗打江山之外,其他大多相对和平的统治时间,均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打江山的那一批武将甚至谋臣,一旦建国,大多失去利用价值,遭君主猜忌,难免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其中,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

  • 明朝藏书家胡震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震亨

    胡震亨(1569年-1645年[1]),明代文学家、藏书家。原字君鬯,后改字孝辕,自号赤城山人,晚号遯叟。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先世业儒,藏书万卷。震亨才识通达敏捷,为诸生即怀济世之志。[2]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后为合肥知县。在任5年,大兴水利,改革官粮运输,颇多善政。崇祯末年,荐补为定州

  • 竹林七贤之阮咸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1]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步兵校尉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1]阮咸好酒虚浮,仕途不顺,担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没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