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后期后宫第一美人裕容龄生平介绍及评价

清朝后期后宫第一美人裕容龄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3/12/10 15:16:04

“紫禁城八女官”最早是出自笔名为德龄公主的裕德龄、裕容龄姐妹的回忆录,为隆裕皇后、瑾妃、荣寿公主、四格格、元大奶奶、瓜尔佳·幼兰以及裕容龄、裕德龄8人。

其中瑾妃是光绪帝宠妃珍妃的姐姐,荣寿公主是载入《清史稿》中的最后一位公主,元大奶奶是慈禧娘家侄儿的妻子,瓜尔佳·幼兰是溥仪的亲生母亲,慈禧的养女,1921年时,溥仪与瑾妃发生争执,幼兰因此受到训斥,后吞鸦片自尽了。

裕容龄是唯一一个曾亲自向现代舞蹈家鼻祖伊莎多拉·邓肯学习过舞蹈的中国人;而裕德龄少年时期曾跟随父亲在日本和法国生活过,17岁回到北京,与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了宫中。

虽然清代有女官,但她们不具有官职,通常是陪慈禧解闷的,前6人在宫中生活的时间较长,甚至从小就生活在皇宫,裕容龄和裕德龄姐妹因为在国外生活过,见多识广,慈禧太后通过她们也就了解到了国外的一些情况。

裕德龄在宫中还曾为慈禧太后做过翻译,也曾侍奉过慈禧生活,慈禧对其很有好感,并且有意将她许配给清朝大臣荣禄的儿子,不过裕德龄并不愿意,后设计解脱了,也没有得罪慈禧。

1905年,裕德龄的父亲裕庚患病前往上海医治,裕德龄和裕容龄因此离开了皇宫,便以“百日孝”为由再没有回宫,之后裕德龄与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撤迪厄斯·怀特相识相恋,步入了婚姻,婚后撤迪厄斯·怀特便去做了一名新闻记者。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裕德龄则以慈禧太后“御前女宫”的身份活跃在了上海社交界中,她曾用英文写下了1903年至1904年两年宫廷生活的所见所闻,书名为《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书中内容包括了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以及习性品格,从而受到热烈追捧,此后裕德龄又写下了回忆录体作品《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以及纪实文学作品《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

在晚年时,裕德龄更是大胆的说出了慈禧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秘密是比较私密的,与慈禧太后沐浴时的情况有关。

据裕德龄描述,慈禧太后沐浴前要事先准备好100多条毛巾,并且每条毛巾都是属于贡品,上面都绣着黄丝线金龙,然后太监再抬来一个三尺长的木胎镶银洗澡盆。

沐浴更衣的过程中都是由四位宫女负责,领头的宫女先取半叠毛巾,浸湿拧干后分发给其他宫女,拿着毛巾的宫女小心翼翼的擦拭慈禧太后全身,并且每个部位都是交代好的,一条毛巾也只用一次,若是被慈禧发现同一条毛巾被使用了两次,宫女避不可免的要受到重罚。

如此擦拭6、7次,慈禧沐浴完,100多条毛巾差不多就用完了。慈禧沐浴更衣尚且这般繁琐、奢侈,就更何况其他方面,也难怪她身边的太监透露:“日费四万两,歌舞无休日。”

标签: 裕容龄

更多文章

  • 清朝仁宪皇太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仁宪皇太后

    康熙帝一生非常重视亲情,他的父亲顺治皇帝24岁英年早逝,母亲佟佳氏23岁也早逝,父母双亡时,康熙才9岁,只是一个孩童。这样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性格,身在皇家,很多事情都不得已,但康熙重视亲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可以从他对仁宪皇太后的态度看出来。仁宪皇太后并不是康熙的亲生母亲,只是他的嫡母。按照清朝后宫

  • 明朝开国功臣之首韩国公李善长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善长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善长

    一、出身与功绩李善长出身普通家庭,少年时期就酷爱读书,通晓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具有卓越的谋略和内政能力。当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帐下效力,被派遣去攻打滁州。李善长闻说朱元璋仗义豪爽,胸怀大志,主动来投,两人初见便有知己的感觉,一见如故。之后,朱元璋便开始重用李善长,一方面,李善长承担了朱元璋军中所有内

  • 明朝开国功臣冯胜生平介绍及评价 冯胜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冯胜

    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初需要依靠武将浴血拼斗打江山之外,其他大多相对和平的统治时间,均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因此,打江山的那一批武将甚至谋臣,一旦建国,大多失去利用价值,遭君主猜忌,难免落得一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其中,明朝开国名将冯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

  • 明朝藏书家胡震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胡震亨

    胡震亨(1569年-1645年[1]),明代文学家、藏书家。原字君鬯,后改字孝辕,自号赤城山人,晚号遯叟。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先世业儒,藏书万卷。震亨才识通达敏捷,为诸生即怀济世之志。[2]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后为合肥知县。在任5年,大兴水利,改革官粮运输,颇多善政。崇祯末年,荐补为定州

  • 竹林七贤之阮咸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1]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步兵校尉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1]阮咸好酒虚浮,仕途不顺,担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没有得

  • 司马懿夫人之柏灵筠生平介绍及评价 柏灵筠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柏灵筠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是第一聪明人,唯一能勉强跟诸葛亮一较高低的就是司马懿,他是曹魏集团的重臣,尤其是曹丕、曹叡时期功劳不小,不过关于司马懿的私人生活,却是显得一团乱糟糟的。司马懿的正妻叫张春华,根据史料的记载,张春华也是个狠人,早年司马懿为了躲避曹操的召见,在家里装作瘫痪在床,可有一天下大雨淋湿了书籍

  • 东晋权臣丞相桓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汉名儒桓荣之后,宣城内史桓彝长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1],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

  • 唐朝名将韦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皋

    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将韦小宝说成是唐朝的"韦忠武王"之后,给韦小宝脸上大大的贴了金。这位"韦忠武王"就是出镇西川二十余年,联合南诏抗击吐蕃的节度使韦皋。他出镇西川时,大力发展西川的经济文化,维护

  • 唐朝名将韦皋在治蜀方面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皋

    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泚留下的500个士卒,由其旧将牛云光统领。朱泚率军攻来时,牛云光先是称病不出,请韦皋统兵,然后暗中谋划,打算劫持

  • 清朝宗室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