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乘为何能被封“武襄君”?乐乘有什么功绩?

乐乘为何能被封“武襄君”?乐乘有什么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4/1/2 8:30:08

公元前250年,秦国的安国君正式即位只有三天,就蹊跷地一命呜呼。那个曾经在赵国作为质子的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顺势登基,是为秦庄襄王。

吕不韦功莫大焉,出任秦国相国,执掌国政。吕不韦虽然位极人臣,但是秦国朝堂之中,排挤他的人不少,特别是秦国军中,像王龁这种宿将,根本不买吕不韦的面子。

图-洛邑是吕不韦的封地

赵国利用秦国出现的短暂内耗期,出兵燕国,以避免将来与秦国开战之时,燕国又在背后捅上一刀。

此次出兵的大将人选,并非信平君廉颇,而是赵军的二号人物乐乘。赵孝成王为什么选择乐乘,因为乐乘提出一个天马行空的计划。

按照乐乘的规划,第一步,赵军从太原郡出发,途经代郡,攻打燕国最西部的上谷郡。第二步,从邯郸出发,沿着黄河而下,攻克武阳东面若干城邑,控制北易水。如果两路赵军都成功,便能将武阳孤立起来。

从地图上看,如果赵军按这个线路进军,必须得发动两场战争,而且深入燕国腹地。这一方案劳师袭远、乘险抵巇[xī],如果不是前一年赵军狂胜燕军,恐怕谁都会认为这样的进军方案是天方夜谭。

正是由于廉颇曾十三万大破燕军六十万,现在任何攻燕的方案,都可以摆上台面,乐乘这个方案虽然激进,但赵孝成王也点头同意了。

于是乐乘统领数万大军,从晋阳出发,风风火火开拔燕国。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不出乐乘所料,兵力非常单薄。这个郡主要是抵御匈奴入侵,匈奴人又不擅长攻城战,因此上谷郡的城防与中原相比差距很大,兵员也捉襟见肘。燕国对于匈奴的态度,与赵国一样,以关门自守为主,尽量节省兵力。

乐乘则是有备而来,投石车、床弩、云梯等大型器械一样不少,按照中原攻城战的标准对付燕国守军。

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只有靠近赵国的逐鹿城防尚可,像怀安、宣化这等要塞,各不过两千人左右,其他城邑的守军则更少,怎能抵挡数万赵军的狂攻。不到三个月,上谷郡全境便宣告易主。

乐乘拿下上谷郡,加固“10军都陉”的防御,防止燕军反扑。“10军都陉”是太行八陉最北边的一条通道,燕国本来在“10军都陉”东出口布有重兵,防范山上的游牧民族。后来燕国占据上谷郡,这“10军都陉”作为燕国内部一条通道,地缘重要性大打折扣。如今赵国控制上谷郡,“10军都陉”势必又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乐乘拿下上谷郡后立即在这里修筑壁垒,打造防线。

从地缘上看,赵国纵跨南北太行山,虽然长平和邯郸两战大伤元气,但占得大半个“天下之脊”的赵国依然活跃,与地利的优势很有关系。

上谷这边战事稳定下来,乐乘回师邯郸补给,再统领数万人出征。自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兵力便严重不足。与燕国的这场战争,本来要兵分两路,但是赵国缺兵少将,因此同一支军队先取上谷郡,回师后取得补给再沿黄河而下。

燕国在燕赵边界的兵力部署,是沿着南易水和北易水的立体防线,但是这两条防线也有侧重,越靠近武阳防御越强。

乐乘军沿着黄河而下,最大限度避开燕军在两条大河沿线的抵御,顺利抵达北易水东北岸,达到燕国的“督亢之地”。

“督亢之地”是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燕国向秦国献上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是“督亢之地”与赵国并不接壤,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防御能力可想而知。

乐乘的进兵路线,自然考虑到了这些状况,这才深入燕国,在“督亢之地”上夺取临乐、龙兑等城邑。随后乐乘趁势转身渡过唐河与北易水,将武阳以南的汾门城也拿下。

完成以上这些神操作之后,乐乘才兵临燕国下都武阳城下。

乐乘当然也不是要真的攻打武阳,赵军也没有这个实力攻克武阳,而是通过这种方式震慑燕国,在谈判桌上捞足筹码。

回顾这次出兵,乐乘两次出击转战千里,对燕国各城邑防御水平和守将能力了如指掌,精准攻击燕国防线的薄弱环节,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在那些精兵强将把守的城邑上。可见这些年乐乘在研究燕国上是下足了功夫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乐乘建此大功,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襄,有辅佐的意思,武襄君,则是武力辅佐赵王的意思,这名号多大气!

战国史上,战功卓越的武将封君,不少都带有武字。

秦国的武字辈封君有:白起(武安君)、王翦(武成侯)、王贲(通武侯)。

赵国的武字辈封君有:乐乘(武襄君)、李牧(武安君)。

以上白起、王翦、王贲、李牧等人,哪个不是战功赫赫,乐乘的封号与这几个人不相上下,可见赵孝成王对其的厚爱。

标签: 乐乘

更多文章

  • 英国人赫德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掌管清朝海关45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赫德

    海关。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之一,被被称为国家大门,但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腐败,一个叫罗伯特·赫德英国爱尔兰统治满清海关长达45年,赫德他在位时间从1863年到1908年,时间长度达到45年。在他离职的时候,被封赠太子太保。赫德辞职以后由妻弟、副总税务司裴式楷代理总税务司一职,赫德在任期

  •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劭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许劭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说曹操“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月旦评又名汝南月旦评,由东汉末年汝南郡人许劭所主持。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这种品评方是沿袭东汉以来的清议之风,东汉

  •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后李娥姿生平介绍 李娥姿最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娥姿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娥姿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娥姿是南朝梁国人士,她到西魏那一年已经18岁了。在梁国的时候,她有没有婚配,没有史料明确记载,但根据当时的状况,18岁的她应该是有丈夫的人了。就在她18岁这一年,一件事情让她的一生发生了重大变化。那是公元554年,西魏的大军在于谨、杨忠和宇文

  • 西晋宗室楚王八王之乱之一司马玮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玮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玮出身于皇室。他是晋武帝的儿子,所以他成年了就在军中任职,后来升任将军。他少年的时候就非常勇敢,做事情很果断,杀起人来毫不犹豫。他制定了很多残忍的刑罚,判刑时从来不讲究情面,因此朝廷里很多大臣都害怕的。有的大臣认为

  • 唐朝文学家陈子昂为什么会被称为“诗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子昂

    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子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的外号,大多反映一个人的个人性格,特别是诗人的外号,基本上是反映了他的风格和思想。李白风流潇洒卓尔不群,诗歌想象力若天外飞仙,所以被称为诗仙,杜甫是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一生忧国忧民,写了大量感叹民众悲惨生活的诗

  • 北宋开封府尹包拯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

  • 对包拯的历史评价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

    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欧阳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赵祯: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司马光:①拯进士及第,

  • 东汉大臣孔融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

  • 建安七子之陈琳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琳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绍使之典文章,军中文书,多出其手。最

  • 建安七子之王璨的生平经历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璨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七子”之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劫持汉献帝迁长安,其父时任大将军何进长史,王粲随父西迁,在长安见当时著名学者蔡邕,深为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因关中骚乱,王粲往荆州依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