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的嫡长子豪格,把一副好牌打烂失去皇位,最终被多尔衮玩死

皇太极的嫡长子豪格,把一副好牌打烂失去皇位,最终被多尔衮玩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鉴知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3/12/15 13:54:54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君临天下17年的清太宗突然暴毙身亡,终年52岁。因“走”得太突然,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引起朝堂动荡,叔侄争位。多尔衮和豪格成为争夺皇位最激烈的两大人选。两派争斗激烈,曾一度出现剑拔弩张的危局。

几番较量,豪格首先出局。在众人推举豪格为帝时,豪格来了一句:“我德小福薄,恐难当大任”。此话一出,令支持他的人大失所望,措手不及,也让多尔衮有了豪格“无继统之意”的口实。而多铎则马上接话,你豪格的确福薄。两白旗派马上呼应,鳌拜、索尼等大臣们彻底放弃了对豪格的拥戴,曾一刀杀死妻子莽古济氏的豪格瞬间出局了。

在清太祖的侄子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提议支持下,拥立了皇太极的九子6岁的福临即位,多尔衮顺水推舟以退为进,当上了名为“摄政王”实为“太上皇”的超级大官。

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羣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清史稿》

5年后,多尔衮整死了还差三天就40周岁的豪格,他还和自己的胞弟阿济格霸占了豪格的老婆,羞辱了尸骨未寒的豪格。

要说豪格被自己的小叔叔多尔衮整死整个过程,可谓一个凄惨,它充分上演了帝王之家争权夺位的阴狠和无情。

对于多尔衮是如何整死豪格的?咱们就先从叔侄二人之间的恩怨说起吧。

多尔衮和豪格的积怨颇深,由来已久

多尔衮和豪格的老爸皇太极同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二人是同父异母兄弟。豪格是皇太极和其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所生的长子,比多尔衮还大3岁零7个月。

豪格从小就很勇猛,皇太极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经常带着豪格随军作战。豪格也很争气,他血战沙场屡创佳绩,因战功得到祖父努尔哈赤的赞封,初封为贝勒,在宗室爵位中位列第三。豪格23岁时被皇太极晋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共议国政。27岁时被封为和硕肃亲王成为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皇太极还让豪格管理户部这一国家经济命脉部门。

皇太极对豪格的宠爱显而易见,豪格曾在工作上多次失职,虽然按规则一再被贬职,但不久他就会恢复原职。清太宗虽然没明确提出让他当继承人,但在一些人心里已是默认。

而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宠爱的大妃阿巴亥所生,子以母贵,他从一出生就得到努尔哈赤的喜爱。多尔衮8岁时就被努尔哈赤立为和硕额真,14岁封贝勒,只是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还没立什么军功,这个贝勒也只是一个赏赐罢了,因为在以武霸天下的满清贵族中没有功勋自然得不到真正的尊崇。在努尔哈赤主政期间一些旗主间的重大会议和朝政大事,多尔衮有权参与其中,已成年且有军功的豪格也能参加,尽管多尔衮作为豪格的长辈也只能靠边站。

当时多尔衮的政治地位不如哥哥阿济格,也不如比自己小一岁多的弟弟多铎。多铎的政治地位是生来就有的。因为多铎是嫡幼子又未成家,他属于守灶之人,是财产的继承人,因而他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就如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托雷一样。

不过,多尔衮在当时也是很有实力的一个台吉,除了四大贝勒和乃兄乃弟,就数多尔衮领的牛录最多了,超过了济尔哈朗、德格类、阿巴泰等人。

多尔衮15岁时,他的父亲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和袁崇焕激战时,被明军的红夷大炮击中,受了重伤,只好败退,不久因毒疮发作病死于沈阳叆鸡堡,没有公开留下继承人的遗命。努尔哈赤生前建立八旗制度,由和硕贝勒议政,下一任大汗很可能要由八旗推举产生。

努尔哈赤刚死,接着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就被图谋继位的皇太极一等逼着殉了葬,年仅37岁。当时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22岁,多铎才14岁。兄弟三人权势弱小,同时经历了人间的第一大惨事,眼睁睁看着母亲冤死却无能为力,刻骨的仇恨深深烙印在多尔衮的心里。此等深仇大恨,怎能不报?

可是皇太极已顺利继承了汗位,多尔衮对他无可奈何,只能隐、忍、等寻找机会。

皇太极初继承汗位时,势力并不强大(实力在各旗主中倒数第二),他深感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这些兄弟对自己的威胁,开始拉拢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多尔衮和多铎。皇太极让15岁的多尔衮跟随自己出征,给他立功的机会,对他很是宠信,多尔衮军功日盛地位升高。在天聪二年,晋固山贝勒。皇太极找借口剥夺了阿济格的旗主地位,让多尔衮做镶白旗旗主,封24岁的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兼吏部尚书,掌管国家军政事务。

皇太极设计追究正蓝旗主莽古尔泰的罪行,让豪格成为正蓝旗旗主,囚禁镶蓝旗主阿敏让济尔哈朗做旗主,并先后杀了阿敏和莽古尔泰。经过皇太极的这样一番大操作,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成为左右朝廷的两大主力,清廷内部形成新的格局。豪格和多尔衮谁也不服谁暗中较劲。

在对明战争中,多尔衮是豪格的主帅,经常以长辈压制这个目中无人的侄子,引起豪格不满不服。而年龄占优势,军事资格老的豪格根本不把自己的这位小叔叔放在眼里,他利用父亲让他监视多尔衮之机找茬,他每次都跟随多尔衮出征,都让多尔衮如芒在背,二人积怨越来越深。

皇太极死后,叔侄二人之间的仇恨更是不共戴天。

在夺皇位时,作为皇长子的豪格得到索尼、鳌拜等大臣的拼死支持。为了让豪格继位,他们佩剑上殿,高呼着要血染朝堂:“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朝堂之上出现唇枪舌剑,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双方相持不下,终使福临渔翁得利。这对多尔衮来说,他当不上皇帝,都是豪格造成的。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之后,有了报新仇旧恨的资本。

对于豪格来说,自己作为太宗的长子,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太极死后继承大统的人非他莫属。再者,他还是被公认的有才能,有战功,有威信的嫡长子。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会失去做皇帝的机会,主要是因多尔衮拥重兵,不但不支持他做皇帝,还和他夺皇位。

多尔衮是如何报复豪格的?

“太上皇”多尔衮首先对两黄旗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拉拢了大批人,势力超过豪格,甚至超过多铎成为最有势力的一个。

顺治元年(1644年)夏四月,战功赫赫的豪格,心中一直对自己落选的事感到窝囊愤懑不平,但他没有什么心机,又因性格柔弱,(后来豫亲王多铎曾当面告诉豪格:“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性柔”就是说豪格懦弱。)

于是豪格就将心中的憋屈和愤懑化为偏激言语来发泄,甚至咒骂多尔衮:“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结果落人把柄,被固山额真何洛会等告发“怨望悖妄罪”,多尔衮就以豪格“图谋不轨”,对他削爵,废为庶人,豪格集团的俄莫克图等遭牵连被处死,大臣瓜尔佳.扬善被躺中枪,连坐死。

顺治小皇帝念及豪格为大清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立下的功勋及手足情深,“啼泣不食”,请求多尔衮放过哥哥豪格。他再“太上皇”,皇帝的面子也是要给的,在大封诸王时,多尔衮释放豪格恢复他的原封和硕肃亲王,让他去战场厮杀。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不久,就把权势牢笼在自己手里,朝中大小事最终都由多尔衮做决定,他直接将顺治帝用的玺印搬到自己的住处随时使用,每次调兵遣将都有多尔衮说了算。

他让豪格领军进入山东,平定山东济宁满家洞的土寇。当豪格彻底消灭李自成势力后,多尔衮又让豪格担任靖远大将军率兵西征去对付张献忠的部队,豪格一路上击流贼,彻底肃清陕西,攻四川,亲手射杀张献忠,摧毁张献忠一百三十多所营寨,大破张献忠势力。豪格因军功受到嘉奖。接着马不停蹄,平定了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四川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满载荣耀的豪格率大军回朝,得到顺治帝亲自慰劳。全国局势基本趋于稳定,豪格的利用价值也日趋减弱。

不久,早就对豪格恨之入骨的多尔衮,立刻找了个豪格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把豪格投入大牢,同时又将支持豪格的八旗将领处死,籍没家产。

多尔衮又称豪格诬陷自己有篡位的野心,还趁机吞并了两黄旗。

此时的豪格感到生无可恋,他愤怒地要挟多尔衮:“将我释放则已,如不释放,毋谓我系恋诸子也,我将诸子必以石掷杀之。”意思就说,如果多尔衮不放了自己,就让自己的7个儿子们都起来反抗,和多尔衮来个鱼死网破。

可是沦为阶下囚的豪格也只是过过嘴瘾,不久他就被秘密害死于牢狱中,从入狱都死亡的时间也就一个月。

五年二月,师还,上御太和殿宴劳。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系豪格於狱。三月,薨。——《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传六》

由于多尔衮想独霸朝政,自然不会让不利自己的舆论散播豪格之死,因而对于豪格的死亡细节,《清实录》中并未记载。《八旗通志豪格传》也只是留下简短的一句:

“为睿王多尔衮构陷,薨。”

“构陷”二字足以说明,豪格冤死于多尔衮之手。

豪格离世不久,多尔衮的权势也膨胀到极点,他竟然“纳和硕亲王豪格福晋博尔济锦氏”,公然违背皇太极规定的不许杂婚乱婚的婚姻改革命令。之前满洲婚俗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娶后母;兄死,弟娶嫂子等一系列旧俗。皇太极严格禁令:禁止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媳的陋习,豪格敢当众违背,这也体现他对皇太极的仇恨及公然报复的心理。

到了顺治帝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外出狩猎落马跌伤,四个月后不治而亡。顺治追尊多尔衮为帝,庙号为清成宗。不久,众臣起来揭发多尔衮,顺治帝昭告多尔衮的十四条罪状,对多尔衮毁墓掘尸,剥夺其一切封号。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翻案,恢复其封号。

多尔衮死后豪格彻底被昭雪。顺治帝恢复豪格的王爵硕肃亲王,并立碑。后来豪格被追谥,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入太庙。

结语

都说谦虚使人进步,可豪格坏就坏在谦虚上;都说姜是老的辣,可比多尔衮还大三岁的豪格一点都不辣,可以说他就是被多尔衮玩死的。与其说是两人争的是皇位,倒不如说多尔衮把对皇太极的恨转嫁到豪格身上,是典型的父债子还,谁叫豪格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呢?

标签: 豪格

更多文章

  • 皇太极死后,豪格成了多尔衮竞争对手,多尔衮是如何整死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芜品文史标签:豪格

    满清第二任掌门皇太极死后,小屁孩福临本来与皇位无缘,而真正有资格、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应是这三位大牛。 (清太宗皇太极) 一是皇太极二哥代善,二是皇太极十四帝多尔衮,三世皇长子豪格。三人各有优势,代善威望最高,多尔衮谋略最深,豪格势力最强。至于顺治帝福临嘛,当时啥啥都不是。代善是满清第一任掌门努尔哈赤的

  • 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他是怎么样被多尔衮整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他勇武善战,军功卓著,威望非常高。皇太极去世后,豪格获得了两黄旗和正蓝旗主要大臣的支持,与多尔衮实力相当,是皇位有力的竞争者。然而,很快,他就险些遇害,靠着6岁弟弟福临的力保才保住了性命。此后,尽管他再次立下大功,但仍然无法逃过打压,最终死于狱中,连老婆都被多尔衮抢走了。能力杰

  • 和多尔衮争斗一辈子,最后顺治捡漏成了皇帝,豪格的后代还不错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豪格

    和硕肃亲王家族始于爱新觉罗豪格。豪格是皇太极长子,他因功于崇德元年(1636)封肃亲王,后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1644)被夺爵,顺治五年(1648)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1651)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

  • 哥哥豪格为何错失皇位?谦虚有时也是错,6岁的福临当上清朝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豪格

    清朝的皇位大多是有才有德,又有实力的人才能担当,皇位的争夺非常激烈,像雍正皇帝更是战胜了8个强大的对手才夺得皇位,过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福临却是一个例外,当时他还是个6岁的孩童,既没有成为帝王的智慧和能力,也没有成为的帝王的权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纪轻轻的福临得到了帝王的宝座?当时参加帝位之争

  • 多尔衮除掉豪格以后,为何还非要霸占他的福晋,就不怕惹众怒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集的城标签:豪格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刚刚灭掉张献忠政权的肃亲王豪格,率军回到京城不到一月,就被多尔衮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削爵、囚禁,一个月后,年仅40岁的豪格屈死狱中。自此,多尔衮和豪格之间因为争夺皇位而结下的仇恨算是有了一个了断。顺治五年,多尔衮基本已经确立了自己在大清王朝的稳固地位,

  • 豪格争夺皇位时,和多尔衮实力相当,为何之后能被多尔衮轻易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豪格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入狱圈禁,两个月后,40岁的豪格死于盛年。而此时,距离皇太极驾崩才刚刚过去不到5年时间,要知道当时豪格和多尔衮正是因为实力相当、对峙不下才有的皇九子福临继位为帝。那么,为何在短短5年以后,和多尔衮实力相当的豪格突然不行了?突然就不是多

  • 川岛芳子和末代皇帝溥仪,到底什么关系?得从豪格和顺治帝身上论

    历史人物编辑:炎黄录标签:豪格

    《清史稿·诸王列传》有载:“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借着为多尔衮平反的机会,将清初时期功勋卓著的八位皇室宗亲“世袭罔替”的爵位承袭制度明确。其中,皇太极长子,被多尔衮陷害致死的豪格,被明确为“肃亲王世系”。经过十一代承袭,光绪二十五年,爱新觉罗·善耆承袭

  • 她嫁给皇太极长子豪格为妻,还未改嫁,就已经怀了多尔衮的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豪格

    多尔衮可谓是清朝大名人之一,对于他的事情,历史资料众多。当初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差一点就成了大清定鼎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但是因为有豪格和其他支持皇太极儿子登基的大臣存在,他并没有得逞,只得拥立福临。也因此,多尔衮更恨豪格,想方设法要除掉豪格。虽然他未登基,但是天下大权都在他手里,要整死豪格很容易。果然

  • 豪格在与多尔衮,输掉了皇位的同时,还失去了自己的福晋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豪格

    在一九六九年,皇太极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豪格,虽然当时的皇太极只有十七岁,但皇太极很注重豪格的培养,在豪格还是青少年的时候,皇太极就带领着豪格到处打仗,让还没成年的豪格早就认识到战争的严重性,在清朝初期,皇子们大多都文武双全,豪格就是皇子里面最优秀的一个。在一六四三年,皇太极病逝了,由于皇太极突然之

  • 代善手握两红旗,为何既不帮豪格,也不支持多尔衮?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豪格

    对于清朝历史相信大家都还是比较熟悉的,不论是从书籍还是从各种清宫剧中,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在整个清朝脉络里出现了非常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比如说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还有许多非常有名的人物。今天我们要说起的这位可能有很多人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他也是清朝初期呼风唤雨的人物,手握强兵,威望极高,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