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叶名琛官居一品,被英国人俘虏后,真的被送到印度当猴子观赏?

叶名琛官居一品,被英国人俘虏后,真的被送到印度当猴子观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飞碟历史说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4/1/14 4:15:18

1860年,咸丰皇帝被洋人吓得仓皇逃到了热河行宫,后来更是以“天气渐寒”为由躲在热河不敢回京,最后于1861年8月22日忧郁地死在了热河。

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导致的后果,不过,叶名琛却比咸丰皇帝更惨。

当然,叶名琛虽然够惨,可多多少少也有一点骨气,这一点咸丰皇帝却又不如他了。

叶名琛前半生的路走得一直顺风顺水,18岁成为贡生,26岁中进士,28岁任广东巡抚,45岁实授两广总督,谁不羡慕?

他被人称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一时为人所鄙,也因此被视为一个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可是,英国人在1849年吵着闹着要进入广州城的时候,叶名琛却说什么也不答应,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开放了广州、宁波、福州、厦门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可却没说让你们洋人入城!

英国人生气了,既然是通商口岸,你不让我们入城,我们还通个屁的商?

不论英国人如软磨硬泡,叶名琛始终只有一个态度——不行!为了防止英国人可能派人打过来,叶名琛还招募好了乡勇守城,摆出了“我说不行就不行,宁可一战,也不让你们洋人入城”的态度。

约翰牛气得咬牙切齿,但也却无可奈何,只能妥协。

道光皇帝将此次事件视为一次胜利,总算出了一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憋下来的气,高兴得赏了叶名琛一个男爵。

1856年10月8日,叶名琛辖下广东水师逮捕了走私船“亚罗号”上海盗和水手,已经憋屈了很久的英国人趁机胡搅蛮缠,随后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对于英国人的胡搅蛮缠和故意刁难,两广总督叶名琛是什么态度呢?

英国人跑去找叶名琛说,“亚罗号”已经在香港注册过了,是我们英国的船,我们拥有领事裁判权,你凭什么在我们的船上抓人?放人,并且公开我们的船员道歉!

叶名琛可没被英国人吓住,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回复,我们逮捕的12个人中有两人已经查明是海盗,一人可作为证人,这三个人将会继续接受审讯,下9人可以释放,但是,道歉?抱歉,这不可能!

英国人随后发出了最后通牒,24小时内必须释放所有船员,并且道歉。

叶名琛看着咄咄逼人的英国人,最后迫于压力释放了12个船员,但是,道歉,仍然不可能!

虽然叶名琛在处理“亚罗号”事件的时候,处于被动地位,可是却始终能够秉持自己的气节,守住了他自己的底线。

英国人则彻底失去了耐心,看着油盐不进的叶名琛,英国人决定用战争来解决这场争端,并从中攫取利益。

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叶名琛也从来没有奉行过所谓“不战不和不守”策略,这更多是清政府对他的抹黑。

叶名琛一看英国人打过来,虽然认为英国所图“惟贸易”而已,断言15日后便没事了,可是他仍然迅速出面号召和组织军民一起抵抗英国人,整备了2万多人的队伍。

为了鼓励军民,他还发出了悬赏,每砍下一个英国人的头,拿到衙门验明即赏30元。

不过,英国当时已经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抽身出来,所以也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鸦片战争中,再加上当时可堪一用的清军几乎全用在了打太平军上,所以叶名琛打得过英国人吗?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更难得的是,广州城破在即,手下人纷纷劝他放弃广州,说白了就是逃跑,可是他一直没走,他守城了,只是受不住而已。

只凭这一点,他便已经不知道比后来一夜狂奔500里的叶志超强多少倍了!

1858年1月5日,叶名琛被英国人俘虏,可是他仍然镇定自若,没有软骨头地向英国人求饶。

英国人俘虏叶名琛后,敬他的气节,也恨他的强硬,一边为防他的部将来救他,一边想用他来增加和清政府谈判的筹码,所以一路带着他去了印度加尔各答。

咸丰皇帝更狠,一听说叶名琛被俘,担心英国人拿他当筹码,直接一口气罢免了叶名琛的所有职务,明摆着是告诉英国人,你们俘虏了就俘虏了罢,反正我已经罢免他了,他已经无关紧要!

当时,叶名琛为什么没有选择殉国呢?因为他一直以为英国人会押他去英国见英国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常态,说白了就是向皇帝献俘邀功。

他想着见到了英国国王,便可以当面据理力争,可是他却没想到英国人只是将他带到印度便停了下来。

所以,叶名琛在知道见不到英国国王之后,因为“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绝食身亡。

此外,英国人也从来没将叶名琛当成“猴子”供人观赏。

咸丰皇帝和清政府之所以刻意抹黑和丑化叶名琛,不外乎是想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黑锅推给叶名琛,从而撇清自己。

标签: 叶名琛

更多文章

  • 被清廷放弃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被俘印度当猴供人观赏,后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叶名琛

    说起中国受洋人践踏的现实,人们总会想到光绪、溥仪等晚清皇帝。但这肯定不是清朝命运的开始,乾隆过后的清朝基本就气数将尽了。嘉庆推倒了和珅救不了国,道光节俭一辈子同样救不了大清。鸦片战争让洋人看准了大清这块肥肉,至咸丰国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他完全无可奈何了。奇人叶名琛,身材高大,却不修边幅,身为两江总督

  • 叶名琛:一位颇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他到底算不算一个“爱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叶名琛

    “对付别人可能不行,但对付那些洋人我还是有把握的!”1847年升任广东巡抚的叶名琛,到任之后他一直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待英国侵略者。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已经五年,但英法两国为了扩大在华的既得利益,他们居然提出要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于是1849年,英国人提出要求进入广州城。但叶名琛

  • 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带到印度“关笼子展览”,有这回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清重臣。鸦片战争之前,广州的任何一个官,都是肥差。但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做地方大员,有一个非常苦的差使。这一切都叶名琛给赶上了。1847年,叶名琛担任广东巡抚,1952年,担任两广总督,这几年他过得并不顺,首先两广总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五口通商事务。这可不是一个

  • 晚清重臣叶名琛,结局悲惨,被英军俘虏后带到印度,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叶名琛

    在清朝,两广总督可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清朝一共设置了11位总督,其中有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等。而有的地方没有设置总督,只设置了巡抚,比如山东。而我们知道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历朝历代,末代皇帝的结局令人唏嘘。比如北宋发生的靖康之难,其皇室所遭受了其大的耻

  • 清朝一品大员叶名琛,为何被俘虏到印度?像猴子一样供别人观赏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两广总督,官至一品,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手握重权。然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叶名琛却被俘虏到了印度。英国人逼迫他穿上朝服,在玻璃房中像动物一样被人参观。这玻璃房外有一个牌子,上面直接写道:清国公爵,被俘虏至此,大家可以免费参观。清朝一品大员最后却有这样的结局,令人感觉太过悲哀,叶名琛到底

  • 豪格虽为皇太极长子,却被多尔衮冤杀,11代后出了一位有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豪格

    在清朝历史中,有一个独特而响亮的称呼:铁帽子王。获得者享有优厚的特权和待遇,并且最狠的一点是,只要不犯罪,就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在清朝296年的历史中,仅产生了12位铁帽子王,足见其稀少和难得。其中,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都是铁帽子王。两人本是亲叔侄,按照常

  • 豪格刚打完胜仗,为何多尔衮就把他剁了,还带人,瓜分了他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豪格

    在古代,皇位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格外诱人,因此在皇位更迭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争夺。这种权力之争向来是不死不休,在皇太极去世后,就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斗,其中豪格与多尔衮的争斗更是腥风血雨。 后来在多尔衮一步步的设计之下,豪格逐渐出现颓势,在一次豪格刚打完胜仗后,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屠刀。 为了除

  • 如果多尔衮和豪格没有另立皇子,而是两方内讧火并,谁得皇位的胜算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豪格

    先来说说答案吧。如果豪格和多尔衮开战,多尔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胜算。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继承之争,主要是清初皇位继承制度不完善所致。旧帝死后,新帝由八旗贵族共同推选。因此,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后,八旗贵族之间就爆发了皇位继承之争。皇太极去世时,八旗贵族中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主要有两人。一个是掌握了两面白

  • 39岁豪格却被多尔衮关进监狱,气得大骂:我要用石头砸死你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豪格

    1648年,39岁豪格打了胜仗,班师回朝。他刚进城门,就被多尔衮关进监狱。豪格气坏了,大骂:“多尔衮,等我出去,我要用石头砸死你所有的儿子!”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算起来,多尔衮是他的叔叔。不过,多尔衮这个叔叔,对侄儿可是恨之入骨。皇太极去世太匆忙,没有留下遗诏,当时豪格是最顺理

  • 从多尔衮处死豪格那一天起,孝庄就知道,他儿子的皇位稳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豪格

    睿亲王多尔衮无疑是实际上的满清第二位皇帝,可以说,如果没有多尔衮,满清根本无法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多尔衮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举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从而完成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帝王的遗愿。对于多尔衮个人而言,他的最大遗憾有两点,第一就是一生无子,如果多尔衮有儿子的话,恐怕早就篡位了,这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