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清廷放弃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被俘印度当猴供人观赏,后绝食而亡

被清廷放弃的一品大员,叶名琛被俘印度当猴供人观赏,后绝食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4/1/14 4:16:20

说起中国受洋人践踏的现实,人们总会想到光绪、溥仪等晚清皇帝。但这肯定不是清朝命运的开始,乾隆过后的清朝基本就气数将尽了。嘉庆推倒了和珅救不了国,道光节俭一辈子同样救不了大清。鸦片战争让洋人看准了大清这块肥肉,至咸丰国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他完全无可奈何了。

奇人叶名琛,身材高大,却不修边幅,身为两江总督,独当一面,洋人对他恨得牙根痒

其实,当时肯定不只是咸丰憎恨洋人,但凡有点爱国之心的人,对洋人都心存仇恨。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广总督叶名琛。

说起叶名琛,真是让人称奇。人家家里比较有钱,当然这绝不是从他的职位中赚来的,因为就叶名琛本身来说,他不算是个贪腐之官员。但是他非常节俭,道光对此深为满意。

据说叶名琛身高约有一米八,可惜这样一个好身材,让叶名琛给糟蹋的:终日穿着脏不拉叽的衣服,甚至还会生虱子。这形象,真的怎么想都让人觉得大清气数已尽。

最为主要的,叶名琛是两朝老臣,在道光时期就很受道光看好,到了咸丰时期,同样受到咸丰的青睐。所以,叶名琛前半生的官场生涯是极顺的。

叶名琛虽然做两广总督并不怎么落好,但对洋人却是一点也不媚外,甚至总与洋人过不去,让洋人恨得牙根痒痒。

这当然与咸丰对洋人反感有关,他告诉叶名琛,最好把洋人都止于城外。于是,叶名琛贯彻很深入:能不让洋人进城的就不让其进来,能不进行交涉的,就直接不要理会。什么五口通商,运转不灵就随他去吧。

如此一来,洋人抓狂了,中华大地的市场可是好不容易才打开的,一下被堵在外面,不是得不偿失了嘛。所以就想着通过修改条约来应对,可惜叶名琛根本就不理会洋人,加之咸丰不可能接受修约,他就干脆当没这个事了。

不管洋人怎么对叶名琛做工作,那就如同肉拳打棉包,没一点动静。再加之国内一些反洋人的活动,比如对神父神马的刺杀,叶名琛全睁一眼闭一眼,根本不追究。洋人对叶名琛那叫一个恨呀,一听他的名字几乎就要暴跳如雷。

亚罗号事件爆发,叶名琛被推到风口浪尖,洋人用尽方法,多次抓其不获,没想到他最后竟然自己送上了“门”

其实,洋人如果能不动武,他们也不愿费这事来打打杀杀的。但遇到叶名琛这样好坏不听的主儿,他们原本的不可一世被当成了空气,怎么能不想着出口恶气呢。

1856年,广东水师接到举报,说亚罗号商船挂英国旗停泊于黄埔。按规定,不管什么船入泊港口都要降旗。广东水师马上去查了,结果发现执照是过期的,当场将12个中国水手抓了起来。

这也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洋洋的亚罗号事件,当时英国方面要求叶名琛出面送还水手,并赔理道歉。但事情发生了两天,叶名琛才下令放掉9个水手。

洋人当然不同意,这时又发生了洋人居室被焚烧的事件,致使广东十三行全部被毁。英国公使包令传信给叶名琛:如不速为弥补,自饬本国水师,将和约缺陷补足。

洋人方面深知叶名琛爱拖延,难说话,就借题发挥了:越日日中不如约,即攻城。这就是要动手的意思了,逼着叶名琛解决事件。

但叶名琛认为可以放了12个水手,但道歉一事没必要,这明明就是一起公事公办,又没什么错。所以,他拒不同意道歉。

这下洋人找到借口了,马上开动炮火,将广州城门轰开。本来是想抓叶名琛的,可他早提前躲了,所以洋人扑了空。

此后,叶名琛此时还不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只是对广州城进行了修复,同时还下令:杀一名洋人者,赏银三十元。

更甚者,叶名琛还花了巨额雇佣费,让人去香港等地刺杀英国人。只不过用的毒药是砒霜,据说人家吃下去引起呕吐,却并没有死掉。这下毒技术,实在有待提高呀。

及至英法联合逼“宫”,叶名琛守不住了。洋人一进广州城,马上就冲向官衙去抓叶名琛。没想到,这一次叶名琛竟然没有跑,反而是穿戴好官服,坐在大堂上,就等着英国人到来呢。

原来,叶名琛竟然有自己的打算,他要求被带去英国,要亲自见英国女王,来交涉两国之战争的事,他自认为肯定能说服英女王。这有些太天真了,洋人哪有那么好说话呀。

叶名琛的心理阴影是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被人当成动物,放在大街上任人参观,最后竟然还保持苏武的精神

被俘的叶名琛倒也没受太多委屈,洋人让他穿着自己的官服,还让他带上了自己爱吃了食物,以及几个仆人。这个俘虏的待遇不错,连最基本的捆绑都没有。

坐上洋人的船,叶名琛一度以为自己要漂洋过海去英国了。可他没想到的是,人家的船只直接开去了印度,在加尔各答停泊。

这些洋人也是够损的,给叶名琛特别做了一个透明的房子,将其放在里面,然后放于人多的地方,任人随便观赏。且写上一块牌子:清国公爵,被俘至此,免费参观。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绝对的侮辱,对一个人来讲,又肯定是人格的最大羞辱。但此时的叶名琛却完全无可奈何了,好在他并没有受多少影响,甚至该干嘛干嘛。

过了一段时间,叶名琛又被迁到了托里贡的一处住宅,他依旧保持着自己日常读报,写诗的常规。同时,还会念念佛经。

但身边人认为,他作为一名朝廷大员,被俘总不是个好事。所以,在写诗的时候,最好不要署上自己的名字。叶名琛觉得有道理,于是便给自己取了个笔名:海上苏武。

可惜的是,苏武出使那么多年都没有饿死,但他叶名琛的粮食在四十八天之后就吃完了。为了做到真正“不食周粟”,他开始绝食。

当然,很多人都说,其实他不是真的不食周粟,只是因为知道了自己永远不可能看到英国女王,永远也没机会与之交涉而失望了,反正已经再无颜回国,于是选择了绝食自杀。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叶名琛的绝食是他认为的最好结果。一个一品大员,一位封疆大吏,城都没了,他若还苟活,那就要被人笑死了。

只是叶名琛想不到,在他被俘的那一天,其实皇帝已经将其视为死人了。所以当遗体被送回国后,并没有得到皇帝任何的抚恤,家属也没受到任何安抚,只是草草埋葬。这对一个一品大员而言,实在过于冷淡了。

有人说叶名琛是“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因为这种怪举动,让他形象很不好看。可就当时的社会现实又能让他怎么样呢?他纵不怕死,奈何国家实力不如人,只是嘴硬管什么用呢?还是那句话:没有能力,就要受气。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罢,最重要的还是得加强实力,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标签: 叶名琛

更多文章

  • 叶名琛:一位颇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他到底算不算一个“爱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叶名琛

    “对付别人可能不行,但对付那些洋人我还是有把握的!”1847年升任广东巡抚的叶名琛,到任之后他一直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待英国侵略者。当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已经五年,但英法两国为了扩大在华的既得利益,他们居然提出要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于是1849年,英国人提出要求进入广州城。但叶名琛

  • 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带到印度“关笼子展览”,有这回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大清重臣。鸦片战争之前,广州的任何一个官,都是肥差。但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做地方大员,有一个非常苦的差使。这一切都叶名琛给赶上了。1847年,叶名琛担任广东巡抚,1952年,担任两广总督,这几年他过得并不顺,首先两广总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五口通商事务。这可不是一个

  • 晚清重臣叶名琛,结局悲惨,被英军俘虏后带到印度,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叶名琛

    在清朝,两广总督可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清朝一共设置了11位总督,其中有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等。而有的地方没有设置总督,只设置了巡抚,比如山东。而我们知道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历朝历代,末代皇帝的结局令人唏嘘。比如北宋发生的靖康之难,其皇室所遭受了其大的耻

  • 清朝一品大员叶名琛,为何被俘虏到印度?像猴子一样供别人观赏

    历史人物编辑:时愿历史标签:叶名琛

    叶名琛,两广总督,官至一品,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手握重权。然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叶名琛却被俘虏到了印度。英国人逼迫他穿上朝服,在玻璃房中像动物一样被人参观。这玻璃房外有一个牌子,上面直接写道:清国公爵,被俘虏至此,大家可以免费参观。清朝一品大员最后却有这样的结局,令人感觉太过悲哀,叶名琛到底

  • 豪格虽为皇太极长子,却被多尔衮冤杀,11代后出了一位有名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豪格

    在清朝历史中,有一个独特而响亮的称呼:铁帽子王。获得者享有优厚的特权和待遇,并且最狠的一点是,只要不犯罪,就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在清朝296年的历史中,仅产生了12位铁帽子王,足见其稀少和难得。其中,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都是铁帽子王。两人本是亲叔侄,按照常

  • 豪格刚打完胜仗,为何多尔衮就把他剁了,还带人,瓜分了他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豪格

    在古代,皇位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格外诱人,因此在皇位更迭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争夺。这种权力之争向来是不死不休,在皇太极去世后,就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斗,其中豪格与多尔衮的争斗更是腥风血雨。 后来在多尔衮一步步的设计之下,豪格逐渐出现颓势,在一次豪格刚打完胜仗后,多尔衮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屠刀。 为了除

  • 如果多尔衮和豪格没有另立皇子,而是两方内讧火并,谁得皇位的胜算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豪格

    先来说说答案吧。如果豪格和多尔衮开战,多尔衮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胜算。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继承之争,主要是清初皇位继承制度不完善所致。旧帝死后,新帝由八旗贵族共同推选。因此,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后,八旗贵族之间就爆发了皇位继承之争。皇太极去世时,八旗贵族中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主要有两人。一个是掌握了两面白

  • 39岁豪格却被多尔衮关进监狱,气得大骂:我要用石头砸死你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豪格

    1648年,39岁豪格打了胜仗,班师回朝。他刚进城门,就被多尔衮关进监狱。豪格气坏了,大骂:“多尔衮,等我出去,我要用石头砸死你所有的儿子!”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算起来,多尔衮是他的叔叔。不过,多尔衮这个叔叔,对侄儿可是恨之入骨。皇太极去世太匆忙,没有留下遗诏,当时豪格是最顺理

  • 从多尔衮处死豪格那一天起,孝庄就知道,他儿子的皇位稳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豪格

    睿亲王多尔衮无疑是实际上的满清第二位皇帝,可以说,如果没有多尔衮,满清根本无法入主中原,定鼎天下。多尔衮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举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从而完成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帝王的遗愿。对于多尔衮个人而言,他的最大遗憾有两点,第一就是一生无子,如果多尔衮有儿子的话,恐怕早就篡位了,这不得不说

  • 索尼、鳌拜原是豪格的支持者,在多尔衮专政期间,他们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豪格

    公元1644年至公元1650年,在清朝历史上,这段时间被称为“多尔衮专政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名义上顺治小皇帝是君主,但国家的权力却掌握在多尔衮的手中。虽然掌握了国家的大权,此刻多尔衮内心依旧颇为郁闷,他原本和皇位非常接近,但就是由于鳌拜等人的参与,最终才变成这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依旧想要